阅读历史 |

第293章 我同意(1 / 2)

加入书签

第293章 我同意

如果不知道历史走向,选择跟着太子混,完全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尤其是一个成年的太子,上面还有一个老年的皇帝。

什麽样的储君,位置是最稳固的?没犯过错,有子嗣,还有出身良好的正牌太子妃,朝中有大官维护,亲爹年纪超过五十五岁。

正所谓五十五,阎王来倒数,皇帝活到这个岁数,轻易不会动储君。

朝野皆知,李林甫想要将太子拉下来,但对李林甫有这个信心的人,却少的可怜,就连李瑁也知道,李林甫没有这个能力,但是配合上他,就不一定了。

李泌明显心动了,朝着高仲舒的方向走了过去,两人开始了聊天。

这小子成名非常早,就连基哥也会时不时的提起他的名字,年少时先后得到张九龄丶严挺之丶萧诚丶韦虚心丶张廷等人的器重赏识,要不是醉心玄学,这小子完全不用参加什麽科举,就会被保举入仕。

他今年来参加道举,并不是想要做官,而是被人请来,增加道举的含金量,

不是他需要道举,是道举需要他,人家的对道学的研究,已经可以当老师了,完全可以进集贤院丶翰林院丶弘文馆这一类的学术机构。

那麽盯上他的部门,自然也不少,还在皇城那边守着的门下省捉郎官听说李泌被东宫截下之后,立即便跑过来抢人了。

他们给出的职位,是门下省主事,从八品下的官。

后世最好的部门,是两办一部一委,在大唐,是三省六部,是可以接触到核心权力的,按照当下来看,比去东宫有前途,而东宫是属于,要麽没前途,要麽前途封顶。

很多人都认为,李泌肯定非常难以取舍,多少进士都进不去门下省,多少人几十年宦海,都没跨进过门下省的大门,正常人,应该会选门下省,因为眼下选东宫,需要蛰伏很长一段时间,不如门下省的实惠就在眼前。

但是李泌还是毫不犹豫选择了东宫,将自己的一只脚迈进了鬼门关。

因为李瑁有过打算,李泌如果像历史上那样成了太子的人,他是肯定要杀掉的。

此子是正儿八经的关陇集团,祖上便是北周太师李弼,跟隋末的反贼头子李密是同宗。

礼部那边也过来抢人,但是尘埃落定,李泌顺利接下了东宫的任命书,接下来,他会与其他士子继续前行,进入皇城拜祭太庙。

元载在前方太常寺礼部官员的引导下,继续往前走,但是他的心思已经飞到了九霄云外。

毫无疑问,他将成为近年来最悲哀的状元,无人问津,甚至连个给他递花笺的女子都没有。

没办法啊,没有后门,没有人脉,就是这样凄凉,元载不是傻子,相反,他很聪明,他如今已经反应过来,与其说这是一场游彩,不如说这是双方早就在背地里商量好的你情我愿。

根本不是官衙在挑人,而是背地里人家已经挑好了官衙,今天不过是一场表演。

说到底,还是箩卜坑。

游彩的路是非常漫长的,两旁的街道上频繁有人向士子敬酒,有人请你留步题诗题匾,并不是步履不停,而是停停走走。

偃月堂,中枢大官们仍在议事,但外面一直都有礼部官员汇报来最新的游彩情况。

在得知李泌被选走之后,卢奂也是不好意思的看了一眼李瑁,意思是你别怨我,谁让你看中的人,被那麽多人也看中了呢。

陈希烈在得知李泌拒绝了门下省之后,冷哼一声:

「既是精修玄学,去东宫做什麽?简直背道而驰。」

大唐一直都提倡研究道学,这方面的人才,也都被招募进了他该去的地方,

意在将道学发扬光大,巩固国本,因此精通道学的人都非常吃香,李泌吃香就是源自于此。

李适之听到陈希烈这麽说,顿时皱眉道:

「用词不当,辅佐太子,以备谘询,这是大道,怎麽就是背道而驰了呢?」

他并不是帮着太子或者李泌说话,完全就是冲着陈希烈去的,因为门下省的老大,是李适之,而陈希烈却越过李适之来表态,有不敬之嫌。

李适之要不是动不了陈希烈,他第一个就要将此人踢出门下省。

陈希烈不声,但也没有看李适之一眼,不屑的表情一览无遗。

李林甫皱眉询问礼官,道:

「你是说,元载至今,都没有衙门请留?」

「没有,」礼官道。

李林甫脸色难看的扫视了一遍堂内诸人,你们也太不当回事了,明摆着对方中状元是圣人的意思,你们竟然没有表示表示?

其实也不怪他们,是因为最近这些年来,状元的第一份工作,大多都不怎麽样,少数得到优差的,那也是自己有门路。

比如以前的王维。

而在座的都是核心部门,轻易不想给缺,卢奂争取来的七个缺,可不是他说了算的,缺编在哪个部门,哪个部门的老一意见最重要,而李林甫是最后那个拍板的。

状元不如进士混得好,一点不新鲜,就好比NBA选秀,也有水货状元嘛。

李瑁已经猜到,李林甫马上就要给元载安排了,于是他抢在李林甫开口之前,朝陈希烈道:

「门下的缺叫什麽来着?主事是吧?」

「是,」陈希烈点了点头。

随后李瑁又看向李适之,笑道:

「给元载吧,他总不至于像那个李泌一样,看不上门下省的职位。」

一句话,让李泌在门下省这边,留了一个不好的印象,很多人都听得出,李瑁有挑拨的嫌疑。

李适之点了点:

「既然有缺,确实该给头名,隋王的建议正中本相下怀。」

说罢,李适之安排门下省官员,立即去朱雀大街,请元载留步。

李林甫这下安心了,他是不在乎元载的,他在乎的是圣人给王忠嗣的这个面子。

李瑁曾经告诉他,元载百分之百会成为王忠嗣的女婿,而李林甫私下派人详细调查一番后,也基本确认了这个事实,没办法,王忠嗣的闺女比较另类。

陈希烈的本意,门下省这个职位就是给元载留的,他还不知道元载是被特殊照顾的吗?

但是他做不了主,因为他现在于省内干什麽事,李适之都在挑刺,他说左,

李适之必右,完全就是冲看他来的。

李泌也是李适之选的,陈希烈假模假样的劝了几次之后,就不劝了,等着看李适之的笑话,到时候圣人责问起来,我都推给你。

只是没想到,李瑁又给提出来了,而李适之竟然同意了。

「你不是不太喜欢元载吗?」裴耀卿在一旁小声问道。

李瑁笑了笑,同样小声回复道:

「但我更不喜欢李泌。」

「这是得不到就成仇人了?」裴耀卿笑道,他从卢奂那里知道,李瑁对李泌是很看中的,而且也给人家留了一个职位,左卫府录事参军事。

没办法,李瑁能给的职位只有两卫,其它地方他可没本事给人家留缺。

负责去捉郎的,是盖明书,早早的就开口了,李泌拒绝了,而李瑁这边也收到了消息。

想想也正常,人家的理想抱负,李瑁当下是没办法提供舞台的,选太子也是情理之中。

「状元没有衙门请留,是一件比较难堪的事情,不单单元载难堪,主考官们也难堪,」李瑁笑道:

「你说是吧,裴公?」

裴耀卿授须一笑,小声道:

「严挺之手里有一个吏部缺,给元载兜底呢,你倒好,送给李适之了。」

李瑁一愣,下意识看向严挺之,后者微微一笑。

「右相好像并不知道,刚才似乎还有些不满没人选元载,」李瑁道。

裴耀卿道:「自然不知道,因为这是.::::.咳咳,懂了吧?」

懂了,基哥的意思,那麽自然就不需要通过李林甫了,李瑁点头表示我懂。

也就是这个时候,礼部一名官员急匆匆的跑进来,气喘吁吁道:

「元载被王家娘子拦住了,要捉婿,还要在朱雀大街当场写下婚书,不成体统,不成体统,可是没人敢拦啊....:

偃月堂瞬间鸦雀无声,一个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

捉女婿,一般都是递出花笺纸即可,后续也都是族内男子或者媒人出面,没见过正主当场抢人的。

还要写婚书?

「啪」的一声,李林甫怒火上头,一掌拍在长几上。

他恼怒,是因为王秀的行为不恰当,你爹是圣人义子,你的婚事到底怎样,不是你说了算,你敢跨过长辈自己做主?

看起来,名门贵女相中状元郎,似乎是一样非常值得称道的事情,实则婚姻一事,是非常复杂的。

「事已至此,恐怕是拦不住了,」严挺之道。

李瑁悠然笑道:

「十二娘真女中豪杰,不愧为大将军之女,右相应立即派人入宫请旨,促成此事。」

他这话一出,大家都一脸讶异的朝着他看了过来,怎麽?你是要看王忠嗣笑话?

李林甫也觉得李这麽明显的表态不合适,抬手道:

「不行,婚姻一事,本相不能乱掺和。」

「那就我去一趟朱雀大街,」李瑁起身道:

「千金之女,如何就嫁不得寒门之子呢?此事必然在我大唐传为一桩美谈,

王忠嗣若是怪罪起来,让他找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