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21(2 / 2)
089
在元狩二年之前, 大汉和西羌几乎是没有发生过任何的冲突,因为那时候的河西走廊被匈奴占领,西羌不可能直接抵达中原, 而中原也并未将西羌视为大敌。
但是自从霍去病领兵两次征伐匈奴, 成功地占领了河西走廊之后,情况就发生变化了。
从前是匈奴威胁着大汉的边境,而现在是西羌和大汉的领土接壤,牙齿还有和舌头相碰的时候,更何况是汉人与羌人?
和匈奴相比, 西羌自然是没有那么强大了,但是对于大汉而言,打下西羌不是什么难事,如何管理它才是真正的难事。
西羌和东羌不一样,东羌至少在秦朝就已经融入了中原, 生活习惯也已经从游牧文明转向了农耕文明, 而西羌却依然和匈奴一样过着游牧生活,也仍然处于奴隶制社会阶段。
这就意味着现在管理西羌比当年管理东羌要难得多了, 因为西羌完全没有接触过中原文明, 更别提被中原同化了。
“西羌的语言和生活习惯都与我们大汉不一样,再加上路途遥远,想要管理他们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刘彻将捷报放下之后看向小九等人,“你们有没有什么好建议?”
“西羌与东羌不一样。”刘据第一个开口, 他说, “当年东羌是主动融入中原的,而西羌如今却是迫于我们大汉的武力, 所以父皇,儿臣觉得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先派兵驻扎西羌, 以武力震慑他们。”
在刘据看来,西羌现在并不是真心诚意地臣服于大汉的,所以他们一旦放松对西羌的戒备的话,那么保不齐羌乱会再次席卷而来,真到了那一天,除非是大汉无力镇压了,否则的话定是要派兵再次平定西羌的。
既然如此,那么在刘据看来倒不如现在就直接用武力镇压西羌,尽可能地降低他们再次制造羌乱的可能性。
这样的话如果是从小九的口中说出来的话,刘彻并不觉得意外,因为他早就发现了,虽然这个小女儿的模样跟他没有半分相像,但是脾气和性格却都有和他相似的地方。
而刘据却不一样,这个被他寄予厚望的儿子性格温和谨慎,而且宽厚仁慈,这样的性子不是说不好,只是刘彻有时候却觉得实在是有点太不像他了。
子不肖父,这是很多父亲的遗憾,刘彻也不例外,当然了,即便如此,刘彻也没有萌生要更换继承人的意思,毕竟刘据除了性格和脾气不像他之外,并没有其他的问题。
尤其是元鼎四年的年底,他出远门的时候把朝政都交给刘据处理了,在他不在长安的那段时间,刘据把事情都处理得井井有条的,在刘彻放下朝政,衣不解带地照顾小九那段时间,也是刘据一个人用他瘦弱的肩膀撑起了前朝的事。
更何况刘彻自己也很清楚,刘据即便性子和脾气不像自己,也不代表他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甚至优秀的皇帝。
毕竟他现在的情况和汉高祖的时候不一样,汉高祖当年为什么会因为太子刘盈天性纯善,仁孝恭敬而对他不满,甚至有意想要更换太子人选?
那是因为那个时候大汉处于开国阶段,刘盈的性子太过软善的话汉高祖觉得在他死后,刘盈根本镇压不住那一帮跟他一块打江山的老兄弟们。
但是现在不一样,刘彻也不是不知道自己屡次兴兵对大汉以及大汉的百姓负担有多重,他之所以坚持,那是因为他知道如果不这么做的话大汉的江山不能稳固,这天下也不能安定。
但是他可以这么做,不代表他后代也能这么做,毕竟刘彻不希望自己辛辛苦苦平定了外族对大汉的侵扰之后,大汉反而重蹈了秦朝灭亡的覆辙。
所以刘据的宽厚仁慈,正是刘彻所需要的。
只是刘彻自己也没想到,刘据虽然宽厚仁慈,却不是只一味地宽厚仁慈,在对待西羌的问题上,他展露了自己强硬的一面。
刘彻饶有兴致地问刘据:“用武力镇压之后呢?”
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