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31章 他们帮谁,谁就能赢!(47K)(2 / 2)

加入书签

这就是人和人的差距吗?

这位陈老师看起来年纪也不大啊,为啥人家就能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所在呢?

果然还得是多读书啊!

读的书多了,看问题的角度都不一样,就是不知道这位陈专家现在是博士还是教授,又在哪个高校高就?

……

陈景乐的话如果用游戏版本叠代来比喻,可能会更加形象。

就是游戏官方明确告诉你,接下来会有一轮比较大的版本更新,会进一步优化部分地图收益。

其他区域的高等级玩家可以前往该地图带萌新下本赚钱,但是你不能夺走萌新的物品分配权利,不然官方会出手制裁你。

官方的目的,是希望更多玩家能将等级提升上来,营造一个良好且能自循环的游戏氛围,而不是一个糟糕的只会劝退萌新的游戏环境。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官方后续肯定还会继续对游戏本身进行优化,各种打补丁。

玩过游戏的都知道,所谓版本红利,就是要在版本刚更新时候跟上进度,尽快适应新版本,否则晚了汤都喝不上,更别说吃肉。

陈景乐见没人讨论了,便继续说:

「先抛开圈地不谈,我们来聊聊乡村振兴的三条主线。」

「农村现代化,这个很好理解,构建现代化新农村这个概念提了很多年,现在很多地方都建设得差不多了,只是跟城市还是有不小差距,后续肯定是进一步发展基础设施。这个跟贵司关系不大,毕竟贵司是传统的农业公司,硬要说有的话,乡村道路好走一点,运蔬菜水果也方便。」

「农业产业化这个就是重点了,这是贵司最为了解擅长的领域,也是主要收入来源。正常来说,未来农村产业应该是资本与科技的结合,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如无人机打药施肥采摘搬运等等。」

「然而这样就会有新的问题出现,众所周知我们国家有着庞大的人口压力,农村人口更是占据全国人口的七成,科技的发展,毫无疑问会进一步挤压农村农民生存空间。如何平衡其中关系,就成了重中之重。」

「上面现在显然是既要又要还要,要发展农村,要实现农业产业结构升级,要解决农民就业问题。谁能替上面解决这些问题,谁就是座上宾,谁就能横着走!」

说到这里,陈景乐又略作停顿,让他们先思考一会儿,顺便拿起旁边的矿泉水瓶喝一口。

今天说了这麽多话,属实辛苦自己了。

喝完水,喘两口气,陈景乐继续说:

「再就是职业农民问题,这个其实跟农业产业化是最紧密联系的,农业产业化离不开职业农民。然而新时代的职业农民,需要更高的文化水平和知识素养,如果不能适应时代发展,只能被淘汰,最后靠土地入股或者赔偿,离开农村,走进城市。」

「问题是现阶段城市就业压力本来就庞大,没有知识文化专业技能的农民,在城市中依旧只能从事最底层的体力工作,收入低微,这并不是上面最想看到的。最好的办法是留在农村继续建设,甚至将庞大的城市人口就业压力,转向农村,连同资本一起下乡。」

「如果贵司能在实现农村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帮忙解决一部分农民就业问题,带领广大群众走向富裕,我想即便是最严苛的主政官,都挑不出毛病。」

说得这麽明白,李启光要是再不知道接下来该怎麽做,就太对不起他这白手起家攒下的偌大基业了。

对他来说,对鸿启这种级别的企业来说,赚多赚少,其实问题不大。

关键在于怎麽稳住现有基本盘!

刚才陈景乐说的大资本入场圈地,有点吓到他了,到时候要是真整个行业都被做烂,别说赚钱,能不破产都算好了。

所以他内心已经有了决断。

陈景乐微微一笑,继续说:「我看过贵司上半年的内部财报,比我想像中的要好不少。我说的好,不是指营收利润增长方面,恰恰相反,让我意外的是李总似乎在有意无意地控制利润增长。」

「公司收入分配方面,大部门主管月薪3万,次一级副主管5万,各地区驻办经理2万,一线员工哪怕是前台接待,工资都在7000以上,这个待遇在江北称得上丰厚,同时没有拉开太大差距。而且公开透明,没有什麽保密说法。」

「凭藉不错的业界口碑,无论是个体农民,还是中小规模承包商,都愿意把产品卖给鸿启,全国各地的采购商们也愿意跟鸿启合作。利润不高,但是十分稳定,这都是长期口碑带来的好处。」

「这里我想说声谢谢李总。江北本地招的摘荔枝龙眼工人都有300块一天,不论丰年还是欠年。杂工也有180一天,六七十岁的老头老太,只要还能做工的通通都要,做一天能顶一个月养老金,这对很多在农村没有其他出路的农民来说,已经是很好的赚钱路子。就连我们村,都每年有不少村民去给鸿启收购的果园摘荔枝。」

饶是李启光见惯大风大浪,这会也有点不自然。

我用得着你小子来吹捧?

不知是哪个马屁精先带头鼓掌,一时间整个会议室掌声雷动。

李启光只能装模作样轻咳两声,摆摆手。

等掌声停了,陈景乐才继续说:

「我觉得很多人还是小看了农村的潜力,前提是你得把农村农民的活力激发出来。」

「举个例子,有个很牛逼的百年公司,当初凭藉一纸简陋企划,拿到红熊资本的天使轮跟A轮投资,在天才CEO的带领下,成功击败国内外竞争对手,于1949年成功上市,历经多年风雨屹立不倒,如今已经发展为世界第二大公司。他们是怎麽起家的,我想在座各位应该都清楚。」

「就是靠的广大农村农民!」

「诚然农民是胆小又很盲从的一个群体,在很多人看来,是谁赢他们就帮谁,然而事实恰恰相反,是他们帮谁,谁就能赢!鸿启作为一家农业公司,我想不应该是站在农民对立面,相反,他们是贵司最亲密的合作夥伴,无论是想要稳住现有的基本盘,还是未来继续扩大规模,抵御外来资本,都离不开他们的帮助。」

「当然,以上都只是我本人基于上面大方向基调做出的判断,后续具体怎麽走怎麽实施,充满了不确定性,即便是上面,都随时可能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不要照本宣科,要紧跟时代潮流!」

「我要说的就这麽多,谢谢各位。」

陈景乐鞠躬致谢。

已经说得够多了,后面还有什麽问题,就让老李同志自己去解决吧。

从回顾历史到当前现状,从理论框架到实际操作,从问题探讨到应对措施,几乎是掰碎了喂给台下这群高管。

如果这都不能理解,那只能说他也没办法,直接回炉吧。

再说又不是他的公司,只是过来帮忙讲讲话,能说这麽多,已经很给未来岳父面子了。

别以为他的时间就不值钱。

场上众高管纷纷送上掌声,就是不知道几分真心实意。

正当陈景乐准备走人时,李启光突然站起来,环视众人,问:「谁还有不明白的,赶紧提问。」

卧槽,老李同志你别太过分,就逮着我一只羊使劲薅是吧?

陈景乐板着脸,心情很不爽。

这时,台下就有一名高管举手站起来。

「那个,我想问一下,按照陈先生您的说法,公司最好跟农村农民进行深度绑定,可这样一来,会不会让公司平白多出一笔负担?」

陈景乐眉毛一挑,不得不说,这是个很好的问题。

(上月有个小推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