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95章 (大章)科举来了(1 / 2)

加入书签

第195章 (大章)科举来了

文翁看到霍海,急忙忙快步上前一把连袖子带手腕,抓住了霍海的手:「霍大人来来来,里面请,老朽有好多话想要问你。」

霍海也是没办法。

项绪本来想要拦的,但是看文翁老大人一把年纪了,也是没敢拦,只能对霍海耸了耸肩,表示:公子我也没办法,这老年人的热情,您就受着吧。

霍海被拉进院落里。

文翁一边喊:「张叔,准备纸笔!」

霍海回头一看:「嗯?谁辈分这麽高,还要让文翁老大人您叫他叔?」

文翁:「诶!他是我学生,是滇国来的滇国人,现在在蜀郡做官,名字是叔,不是我叔叔。」

霍海哈哈大笑:「那他倒是取了个好名字,又找了个好姓氏。」

准确的说是独有的。

本+内容『正确*的版本在6/9*书.吧%读!【6*9*S*H*U-B-A.CX】

事实上很多贵族都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全当官员。

就算是贵族也很明白。

文翁思索了一下:「好!」

文翁:「那咋了?天下本来就废材居多。如果不是因为天生废材多,那还开办什麽教育?岂不是人人生来都是大聪明?」

「让更多的人熟悉长文。」

我文翁不要脸面吗?这分明不是我做的事儿,由我来提出?文翁一辈子没占过别人便宜,还真干不出来这事儿。

定向培养需要的人才,然后在里面选拔,难道还选不出又贤又能?以前的问题是,如果只是招募能人,你能看到他写文章就知道他有没有能力,但是看不到他的道德。

文翁恍然大悟:「所以,你创办新学的时候,就加了《道德》这门课,和其他的科目一样重要。」

其实,这三个问题,是闲人的三大问题。

事情也就搁置了。

这个科举,和历史上那个科举当然是不一样的,但是和后世那个国考也是不一样的。

这个考,绝大部分时候,都是书面考试。

为什麽这个时期流行的都是诗词?是对偶句,是这些东西?因为,这些东西的字数是约定成俗的,韵律也是约定成俗的,只要稍微学习,就不会出现段错句的情况,不会贻笑大方。

文翁这边拉着霍海进屋,张叔那边已经把纸笔给铺好了。

霍海:「我怕被砍。」

儒家一家把天下的饼都吃了,都不见得够吃。

文翁点头:「明白了。」

就有些贵族,如此聪明,看不出自己的三个儿子中有两个是废物?

这谁受得了?这麽一大波读过书的文化人,要是心理扭曲起来了,未来能干出什麽事儿来?只有天知道。

因为霍海不好得罪,而张叔很好杀。

而最后,给了他们《道德》《科学》。

以前,可能全大汉四十万文人中,只有最顶尖的一二百人,能忍着断句的问题,看长文,也只有最顶尖的一两个人,能忍着断句的问题,去写长文。

听完后,文翁明白了:「也就是说,完整的标点符号系统,可以推动长文的诞生。」

现在提出科考,就麻烦了。

「不过要说的话,就算天下都是废材朽木至少你霍大人不是。」

而文翁,是第一个尝试的人。

霍海:「没事儿没事儿,你接着写。」

如今又去选能,不出十年,所有的能人,将会被现在的贵族同化,变成同一种东西。

而这时候董仲舒又献策,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

简单的来说,如果没有标点符号,《西游记》能把所有人看的头昏脑涨,绝不会有人看这麽长的小说。

那时候长安可没有太学,所以是先有了学生,后有了太学。

仔细的想一下,这其实是在说刘彻想办法削去贵族的权利。

霍海:「好好好,文老师就文老师,文老师您听我说,听我说完了您自己说说是不是这个理。」

学什麽就考什麽,先把自己的主业考过,然后参与做官需要的知识的考核,能过,那就当官。

别的事都可以不会干,只要这三件事情做对了,保你权倾朝野一世英名。

「一直到如今,陛下发现大量的贵族,烂泥扶不上墙,让他们约束自己都是做不到的,更何况约束百姓?」

反正随便找个老师学学也行吧。

至于原因,还是那句话,标准化。

但文翁也在考虑一件事情。

太学制度,似乎也不太好。

如今霍海这麽说的意思,文翁还不明白吗?成都的学生,早就跟文翁说过了,来长安,如何跟别人比?当然是考。

所以没有取消,而是让主课老师去酌情自占。

这就涉及到选人才,从平民中挑选人才上来。

「就算回到家里,他们的父母,不是那麽有道德,但是他们成长过程中,几乎都是在学校,而不是在家里。」

朱熹之前,短文章横行天下,诗词对偶是娱乐文学的主流。

本来作为霸权,他就时时刻刻都要整别人的,你还当出头鸟,不是上赶着把自己的名字往被整名单上写?

刘彻不见得会整霍海,谁知道霍海说的,是不是刘彻本身想要往外说的?但是张叔去说,那就死的不能再死了。

但是……《母猪的产后护理》这种题材,能拿去让那唯一的一两个能忍着断句问题写长文的天才去写吗?如果一个时代只有两个人能写长文,他们只要脑子没问题,一定会去写经典啊!可现在,有了标点符号,规范化行文,人人都能写长文。

这个标点符号是一个浓缩的文化印记。

现在,没了。

如果选贤,各地官员推举的『贤人』,应该是贤的,毕竟他们也害怕自己丢了乌纱帽,所以不敢选太离谱的。

这也是张叔不敢写了的原因。

那麽霍海的汉心脉动计划,就算是真正的有了基础了。

既然登报纸,就把外交官只有儒生能做这件事情各种『分析』进去,只要这件事情能办成,自己也不亏熟读春秋。

首先是给孩子学习的工具,也就是音乐绘画,用这些来完成蒙学。然后是给他们深度学习的工具,语文数学,学会了语文数学,才能理解更高难度的知识。

那的确能避免选亲。

不可能同时选贤能。

霍海哈哈大笑:「文翁老大人。」

如果选贤,那就是要选一波有道德的人来当官,那就注定了他们中有一大堆都是废材。

别以为这个举动会破坏大汉的局面稳定。

不过霍海并没有在这上面过多纠结,而是继续:「当时,有一个问题摆在陛下面前。」

张叔:「不了不了,在下告退。」

「有些时候,说某些明君遇到了一些适合做官的人,这些人终成宰相什麽的,例如姜子牙,说白了就是王任用了自己信得过的人。」

于是,刘彻就招募在长安的这些来的学生,都考试。

而现代书写中,因为毛笔字更适合表现在招牌丶书封面丶艺术字体丶大场面上面,而印刷字体更类似西方文字的粗细。

那一群人在一起,都有贤,官员推举来的是能人,还是亲人?

现在天下的饼变大了,儒家虽然只能分一牙了,但反而比以前吃的饱了。

不只是口头承诺,既然要把这一切写出来,要让别人接受,那文翁就要写文章,登报纸。

哪怕这选能成功了百分之九十九,只要有一个畜生,那大汉的名声就算是给败坏了。

但是这也存在一个问题,文翁可以这麽选,继任者还会这麽选吗?

「教!」

招贤令这东西就很有的说。

「于是乎,这些烂泥扶不上墙的贵族,不太适合继续为官了。」

文翁本来对于标点符号还有很多问题要问的。

而现在,摆在汉武帝面前的问题,也是怎麽选。

二现如今,天下百万读书人中,一百万人有九十九万九千人能阅读长文,只有一千人阅读障碍实在是没法看长文。

为什麽初高中体育课被占了呢?因为初高中生自己的精力都放不完,其实就没「必要」锻炼了。

「蒙学工具的绘画和音乐也一样,年龄中等后,他们就不重要了,只是如果要在这个门类继续深造的人,才深度学习?」

但是那些标点符号都比较大,比如箭头,比如竖弯钩,比如一大点作为标记。

人不怕穷,但不患寡而患不均。

但是最终,都因为不好用,容易和有些字混淆。所以被放弃了。

选贤,还是选能。

文翁:「贤真的是可以培养的吗?」

举孝廉已经小规模实行了一年后,大规模又实行了一年了。

霍海:「但您乃是三十年的郡守,怎麽说也是前辈,别说是我,就算是大将军来了,不也得尊称一声您不是?」

而一百万人中,只要你想,一百万人都可以写长文。

蜀郡习惯?霍海:「那我叫您一声文老师?」

其实文翁也大概知道霍海找上门,肯定是因为这方面的原因。

文翁:「也不是不行,我跟您学习,那叫您做霍老师?」

或许他们写的狗屁不通,但是的确有写长的能力。

说着霍海认真的看着文翁:「中国之外,所有人只需要忠君爱国,不需要有能力,不需要有抱负,不需要来大汉核心,只要待在原地认认真真的爱大汉就行了。」

霍海认真的点头:「没错,标点符号最主要的作用是,规范写作。」

考过了,就进太学。

如果选能,那就是要选一波能人出来当官,在他们当的过程中,考察他们是不是个东西,是不是个人。

但,大汉从开国到现在,道德水平之败坏,导致刘彻这个皇帝不得不往死里抓法律,连续任用酷吏,不断任用酷吏,都刹不住这股风气。

不过,有了正确的认知后,似乎梳理起来也简单多了。

就好像所有人都明白美帝是霸权,但你不能说,说了他就要整你。

文翁:「那都别客气。」

这是什麽逻辑?

文翁思索了起来。

但真没有官学。

霍海:「文翁老大人,您可别一直老朽老朽的,如果您还朽木,那天下岂不都是废材?」

「如今长安流行新学,这新学和官学一结合,那不就有了培养人才的制度了。」

不愧是文翁,不愧是浸淫教育事业数十年的大师,一眼就看出了标点符号的重要性。

事实也证明,在标点符号越来越多,各种不同体系的符号混用之后,中式句号要比西式句号更有辨识度,更不容易看错,但书写和打字出来表现上又差别不大。

其实那都是计算好了的。

这很简单,天下实行郡县制加封国制。

让人看懂,只是标点符号的附带作用。

所以才需要儒家的一个大人物出来镇场面。

但问题就来了。

这个情况,一直到朱熹的出现,才得以改变。

「道德水平,会不高?」

这个问题看起来没啥问题,选贤能嘛,一起选。

朱熹之后,长文章,大结构文章疯狂涌现,剧本丶小说成了娱乐文学的主流。

因为,贤能,它就不是一个体系的。

此时记录的张叔默默地停了笔,端着砚台就要走人。

「大学学成继续深造,就可以进入研究院技术院了,当然现在只是这两个院,以后可能就多了去了。」

不过,最主要的三个符号,顿号,逗号,句号,其实是不一样的。

因为这麽搞下去,那朝堂岂不是全是蜀郡和鲁国的官员。

所以,他有关标点符号的研究,要全部推翻了,只能从头梳理。

那必不可能啊!

但是今天在霍海这儿,说法就不同了:「文老师您建立了第一所官学,这肯定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这个事情,一直到大汉,变化都不大。」

而另一方面,平民一辈子只能做平民的话,未来当其中一些有能力的人,开始积累出了一些能量,却苦于无法出头,他们会做什麽?秦崩重演?

这个科举,更像是取了一个中间值。

选的是道德表在的没黑点,而不是选择的道德表现出来的亮点多。

这麽一听的话,似乎选能的性价比比选贤高得多啊。

可是,除了这种方式,刘彻还搞了举孝廉。

是,这个人可能没有虐待父母欺负兄弟的记录,看起来不是个坏人。

那除了有人能写《哲学》有人能写《历史》有人能写《天文》《地理》还有人能写《母猪的产后护理》能写《炼钢手册》能写《药材词条大全》。

「而大学毕业,也够能当官的水平了,可以去官场历练了,就作为科举把,任何人的学科,都能从自己的科目内部,被推举到朝廷面前,科举。」

写到床前明月光,光字的时候,感觉还有,你就换行吗?那必不能啊!

「新学分明是你发起的,别看外面认为霍去病是新学宗师,是带领出新学的人,但是我知道这一切肯定是你搞出来的。」

当时文翁派遣他们到长安学习,也就是丢给刘彻了,让刘彻想办法。

用屁股想都知道是亲人。

而如果这事儿能办成,那自己来长安这一年追求的学习新学,也就算是完成了。

这玩意儿怎麽写?说是贵族烂泥扶不上墙,但是,天下官职,那都是高祖当年进咸阳时约好的事情,就像几年前霍海自己说的,高祖带着十万人进咸阳,建立了长安城,带来的十万人,人人有官做。

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事情已经不是简短的三五段话能够解释的清楚的了,就需要写长。

霍海停顿了片刻,整理了一下思路,开口:「自从夏商周以来,天下如何选官?无非就是门荫。」

董仲舒献策,是为了培养儒学官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