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02章 飞不了了(1 / 2)

加入书签

第702章 飞不了了

中午的小院很安静,连远处道路上汽车的鸣笛声都微不可闻,只有树梢小鸟的鸣叫在不时响起。

今天是个大晴天,冬日暖阳照在屋顶尚未完全消融的残雪上,却不太刺眼,反而给白雪镀了一层金色。

三只海东青振着翅膀从远处飞来,落在院中的樟树树枝上,也不去管吓飞的小鸟,只是盯着二楼的某扇窗户,发现依然紧闭,便啾啾叫了两声,再次展翅高飞,往远处而去。

小洋楼的客厅里,两只小猴子蹲在燃着火焰的壁炉前,不时换个姿势丶烤另一边身体,就是离得有点近,也不怕被烤焦。

在它们旁边,狸猫半斤趴在地上蜷成一团睡得正香。

二楼主卧室里,姜丽丽也和半斤一样,蜷在某人的臂弯里,呼呼睡着午觉。

好久没有做事了,今天中午回来工作丶可劳动量过大,不觉有些疲惫,甚至连午饭都没吃,便沉沉睡了过去。

陈凡小心地抽出手臂,给她掖好被子,起身走出房间,到卫生间冲了个热水澡,再回来穿上姜丽丽给他做的厚厚家居服,漫步走到楼下。

先去厨房,调了一锅滋阴养颜的八珍粥,放在炉子上用小火慢熬,又弄了点东西塞进烤箱,点燃炭火,随后走去客厅。

打开收音机,泡了一杯绿茶,端着坐到沙发上,再点燃一支烟,翘起二郎腿,莫名有种身心舒爽的感觉。

收音机里正在播报新闻。

「12月28日,西苑决定在全国恢复和增设169所普通高等学校,进一步发展高等教育,以逐步适应四个现代化的需要……」

陈凡夹着烟的手微微一顿,扭头看向收音机。

这不是之前老师跟自己说过的事情麽,今天就正式敲定,要开始落实了吗?

要说这两年社会各方面的变化还是挺多的,可无论是许多人的案子翻案,还是无数知青频频写信丶提出诉求要求返城,又或者是哪些地方允许恢复自由市场,……这些一桩桩大事件,却都无法与教育方面相比。

去年恢复高考,今年年初恢复研究生招生,年中对去年高考政策有所疏漏的地方做了修正,一大批原本受影响的考生得以再次参加高考,并顺利进入大学学习。

之后又决定恢复对外派遣留学生。

还在全国范围内举办了针对留学生选拔的外语考试。

再就是前天,也就是12月26日,方副总出面,与恢复留学生派遣制度之后的第一批52名中青年学者见面。

半个月之后,这批人就会奔赴美国,并在两年后学成归来,成为未来各自行业的翘楚。

教育系统绝对当得起是西苑这两年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陈凡默默抽着烟,听着收音机里的播报,思绪不觉飞得很远。

所以,回省城以后,自己就要增加一份新职业,去大学做老师了?

这个事情吧,利弊都有。

好处自然不用多说,在扩招以前,师生关系,是国内最牢固的关系之一。

若是他能进入江南大学做老师,别的不说,江南大学中文系的老三届加新三届学生,在他面前都要恭恭敬敬叫一声陈老师。

所谓的老三届,是指66丶67丶68这几年毕业的初高中毕业生,而新三届,则是77丶78丶79这三年入学的大学生,其中有不少人既是老三届丶也是新三届。

想想这些人以后各自走上的岗位,……哎妈呀,不敢想。

他要是做了这些人的老师,那以后走出去,说句所到之处皆有奉迎,绝对毫不为过。

而且这种关系,比普通的「我若盛开丶蝴蝶自来」还要更加牢靠丶更胜一筹。

当然也有坏处。

那就是做了老师之后,就要被课程表绑架,时间上没有现在这麽自由。

现在多好啊,想去哪里去哪里,不乐意了就往卢家湾跑丶往京城上海跑,一点也不耽误他到处浪。

可是被绑架以后呢,不说每天都要上课吧,那一周上两三堂公开课,是不是很正常?

关键是一周两三堂课,跟每天两三堂课没什麽区别啊,反正都是走不开,被钉死在一个地方。

想到这里,陈凡忍不住抹了把脸,忽然有种能拖就拖的想法。

刚才也说了,师生关系是现在最牢靠的关系之一,更别说徐教授拿他是当关门弟子看待,这可是跟他和林远祥几位的师徒关系一样稳固的师生关系,堪比亲生父子的那种。

现在老师发了话,岂有他拒绝的馀地?

所以从徐教授开口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陈凡要进江大,做一回大学老师。

区别是和徐教授一样的专职教授,还是和叶圣陶先生一样的那种兼职教授。

想要飞翔的鸟儿啊,终究还是被拴了根绳子,飞不了咯。

……

过了一会儿,厨房传来浓郁的香气,陈凡耸耸鼻子,回过神来,起身过去看了看。

粥煮的差不多了,烤箱里的馒头片丶红薯丶玉米和几块牛排也香气四溢,闻着就让人食指大动。

他先把火调小,随即转身上楼。

进到房间,姜丽丽依然在沉睡,连姿势都没有变过。

陈凡走过去坐在床上,轻轻拍拍脑袋,「要去学校啦。」

姜丽丽睡得正香,迷迷糊糊的被弄醒,耳朵忽然听到学校两个字,不禁猛地惊醒过来。

睁开眼睛就要翻身起床,「呀,很晚了吗?我得赶紧过去。」

陈凡按住她的肩膀,笑道,「别急,还有半个多小时,先去冲洗一下,穿好衣服,下来吃东西。」

听见还有半个多小时,姜丽丽顿时松了口气,再去看他,忍不住张开双臂抱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