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87章 审查以及师生的接头(七千字,勉强算补上昨天的。)(1 / 2)

加入书签

张安平必须亲自审讯这些被「遣返」的手下。

这是应有之意——这毕竟是张安平的第一次「惨败」,无论如何,他都得做出该有的动作。

如此才能符合人设。

参与了审查的除了张安平亲率的直属精锐外,还有西安站参与。

在军统的众多的分支机构中,区一级的机构不多,更多的是站或者组。

而在众多的站组中,西安站是一个很特殊的机构。

论人员规模,西安站要远超于直属的重庆站,甚至比几个不重要的区还要庞大。

究其原因,便是因为这里是对抗丶渗透延安的前线。

军统中对中共经验最丰富的特务,基本都在西安站,接收的中共叛徒,大多也都在西安站——就连张安平「亲自」策反丶接收的「叛徒」边季可,也被调至西安站。

可以说,军统西安站,是最最了解延安的一个特殊机构。

这也是张安平将移交地点选在西安的原因。

将接收的释放特务集体扣押以后,审查工作就大规模的展开了,尽管张安平带来的直属手下外加西安站特务,差不多有超过三百人参与了审查,但审查的速度依然快不起来。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审查的时候不是说光问一问就行了,通常是需要将一条信息向多人进行问询,获得了统一的答案后才算是合格,而面对一百多人,涉及到的各种信息,又何止数千条?

各种甄别丶问询的流程,走了一遍又一遍的以后,说不准还会因为另一条突然获得的情报,又展开重新的流程。

这场审查,足足持续了十天的时间。

张安平带来的直属精锐,还能坚持住,但西安方面的特务却叫苦不迭,高强度的问询丶甄别,对受询问者来说是考验,但对询问者来说,负担更重。

等死撑到第十天后,西安站方面的特务是真的审不动,不断有人向参与辅助的西安站站长叫苦:

「站长,真的扛不住了,我现在一闭眼睛,全都是各种乱七八糟的消息,真的扛不住了。」

西安站站长其实也累趴下了。

他原本是不怎麽鸟张安平的,但前不久,张安平的大砍刀砍下来,听从他的嘱咐而没有放人的监狱长,就被局本部下令撸职,随后就遭到了调查——张安平来的时候,砰的一声枪响,他的心腹监狱长就这麽嗝屁了。

这种情况下,西安站站长哪还敢阳奉阴违?

他生怕张安平杀猴儆鸡,把他也给毙了。

「扛不住?你一天审几组人?你知道张长官一天审几组人吗?你一天才面对着多少消息?你知道张长官一天要面对多少消息吗?」

「张长官有说扛不住吗?」

「告诉你,张长官每天休息的时间不到三个小时,除此之外,他连上厕所都带着你们询问的情报,一遍又一遍的查遗补缺!」

「你们组被打回来的几次情报汇总,全都是张长官挑出来的!你以为就你累?滚回去干活去!」

西安站站长隔空拍了一顿马屁。

但这番马屁也让西安站站长想到了一条妙计:

我不敢叫停张长官无休止的甄别工作,可是……如果我曲线救国呢?

说干就干,他立刻给重庆局本部发报,称:

西安站目前人手严重不足,因人手不足张长官来西安十日,每日休息时间不足三个小时,除此之外,无时无刻不在审讯释放特工丶一遍遍的翻阅审查报告,请局本部加派人手以解燃眉之急。

这电文一方面是求援,但另一方面却是隐晦的透漏一个消息:

我西安站现在屁事不干,光负责审查甄别了,以后出啥事,别怨我啊!

军统局本部收到了电报后,因为是事涉张安平,所以在第一时间呈送了戴春风办公室。

看到西安站的电报后,戴春风其实没意识到西安站推脱责任的潜意思,他反而担心如此下去外甥吃不消。

相比于单纯的体力劳动,脑力劳动本就更费人,更不用说外甥心里还有一个硕大的疙瘩。

他能理解张安平的不甘心,但外甥如此拼命,却是超乎他想像的。

本想发报喝令张安平不需要这麽拼命,但深知外甥脾性的戴春风知道张安平未必会理会自己的关心,思来想去,他决定去西安看看。

说走就走。

戴春风秘密搭乘飞机,于当天下午就出现在了西安,他没有通知张安平,而是让西安站站长带自己看一看外甥到底在怎麽拼命。

西安站站长差点吓傻了,他没想到自己早上发去的电报,下午大boss就出现在了西安。

意识到戴春风对张长官的无比信任后,西安站站长为自己的全力配合而暗暗庆幸的同时,开始一个劲的拍张安平的马屁。

这段日子,张安平确实拼命,但在西安站站长的介绍中,那就不是拼命了,而是燃烧自己。

他带着不置可否的戴春风去了城外的军营,参观了张安平设置的审查营。

「所有人员都是被单独关押丶单独询问的,每三个成一个小组,每三个小组分为一个甄别单元。」

「任何一个甄别单元能否结束审查,都需要张长官亲自把关……」

站长在介绍中,正好碰到一名手下愁眉苦脸的抱着一摞文件折返,戴春风做出了示意后,站长知趣的喊住手下:

「怎麽了?」

「又打回来了——张长官圈出了几条信息,说这些信息略有纰漏,让我重新甄别。」

戴春风恍然,难怪这名特务愁眉苦脸。

待对方走后,戴春风问道:「守义,到现在为止,甄别通过的单元有几个?」

「本来有6个——」站长王守义汇报导:「但昨天因为一条有出入的回答,张长官又将其中的两个单元打回去了。」

一个甄别单元是9个人,六个单元加起来还不到一半!

戴春风对张安平这精益求精的作风颇感无语,但他明白外甥只是憋着一口气的缘故。

如此折腾,难怪西安站人手不够。

「带我去见见世豪。」

「是。」

戴春风跟着王守义悄然来到了张安平的办公室,其实他人还没进去,张安平就已经通过脚步声确定是老戴来了。

【王守义这家伙,总算是把人请来了!】

张安平暗中吐槽。

他这般折腾自然是做戏的缘故,但做戏必须要让需要看的人看到才行。

他的做戏,自然是为了让老戴看到,为此他折腾自己丶也折腾西安站,拼了命的折腾后,可算是把老戴给折腾来了。

于是,他继续仔细丶认真丶深入的工作,哪怕是老戴到了门口,他也「没发现」。

戴春风在门口站着,看到外甥时不时的皱眉,时不时用笔在文件上勾勒,等了一阵后,故意咳嗽出声。

张安平瞬间暴怒:「我说了安静……舅丶局座!」

张影帝一瞬间表现出了三个情绪,暴怒丶错愕丶恭敬,三个情绪转化自然快速,浑然天成,带着一丝局促的起身,显示出了此时此刻他的不知所措。

戴春风这才大步进来,目光审视着屋内堆积如山的文件,也看到了每个文件上张安平亲笔所写的编号,随后目光回到了张安平身上,看到外甥血红的眼睛丶邋遢的样子后疲惫的脸庞后,皱眉道:

「你还打算审查多久?」

审查有用吗?

有!

但审查有大用吗?

没有!

最明显的例子是抗战还没有全面爆发的时候,彼时的张安平为顾慎言谋划上海区区长的职务,将陈默群坑的不要不要的。

当时按照张安平的算计,一旦陈默群垮台,王世安又是「共党」,以上海区的人员情况,就地提拔的话只有顾慎言接任。

但老戴没有按照常理出牌,直接把上海区一巴掌扇成了上海站,将老吴派过来任站长。

原上海区的中高层干部一齐被审查——包括顾慎言在内的一众人,被审查了大半年,最终无果,顾慎言最后被重新启用。

所以说审查没什麽大用并不为过。

大家都是干特务这一行的,真要是在释放人员中做文章,就如张安平派去新四军的卧底,里里外外藏了三层,真正的核心哪里是审查能查出来的?

所以戴春风对于张安平这般钻牛角尖的行为有点不满。

「我丶我……」张安平顿了顿,深呼吸一口气后道:「局座,再给我五天时间。」

「五天?」

戴春风怒道:「你张世豪是什麽人?」

「你是我军统的头号干将,是让日本人闻名丧胆的张世豪!」

「你要将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这里吗?」

面对质问,张安平在沉默了数秒后,带着憋火道:「我不甘心!」

「日本人在我面前,我想怎麽拿捏就怎麽拿捏,想怎麽算计就怎麽算计,上海特务机关没有一任机关长能在我手下善终!」

「可是,在共党面前,我输得莫名其妙啊!」

戴春风心说果然,这混小子心里的疙瘩还大的离谱啊!

他强忍着脾气,朝已经缩到了门口的王守义摆摆手,王守义关门离开后,戴春风才道:

「安平,赢得起还要输得起!真正的强者从来都是经得起挫折的,纵观历史,哪个强者不是如此走出来的?」

「你如果纠结于一次失败,并且因为失败而畏首畏尾,那你的前途就局限于此了!」

张安平这一次沉默了更久的时间,许久后,他道:

「表舅,我丶我没钻牛角尖。」

戴春风哼笑,但也没有揭破张安平的谎言,他顺势坐到了张安平坐的火热的椅子上,问:

「那有结果了吗?」

张安平答:

「共党破获情报网的大致过程目前有答案,但详细的过程我到现在无法复原。」

戴春风先是皱眉,但很快就舒展了眉头。

这其实可以理解。

谍网的成员被捕以后,必然是交代了东西的。

往往一句无心之失,极有可能会将重要的信息泄露。

但在审查的时候,任何人都不可能踏踏实实的回答——人都是有私心的,这一点古今中外都是如此。

所以,张安平想通过审查推导出整个过程,必然会因为充斥着各种诱导性或者隐匿掉的答案而失去方向,

戴春风明白张安平为什麽耗这麽久了,他便又问:「其他收获呢?」

「一共有14人向我坦白称他们遭到了共党的策反;

另外还有11人,被共党用各种手段进行了污蔑,其中就包括林楠笙最得力的助手。

还有四人,我怀疑他们早已经被共党策反,这一次是藉机安插进来当卧底的。」

戴春风错愕的看着张安平,他有些不敢相信张安平竟然真的查出了这些信息来。

但看着办公室中堆积如山的各种文件,戴春风却也觉得这挺合理。

这时候张安平又补充:

「这些都是前四天时间通过种种蛛丝马迹查到的,这六天来,毫无收获。」

看张安平一脸挫败的样子,戴春风没好气道:

「你就知足吧!」

「共党那边准备的后手肯定不止于此,塞进来的钉子肯定不止于此,你能揪出起码四个来就不错了!估计他们自己都想不到会被你揪出来——他们敢塞钉子,一定是做好了万全准备的。」

张安平摇头:「我手上没有证据,所以我想尽可能的搜集一些实证,届时找他们的麻烦。」

臭小子,心眼真小!

戴春风心里吐槽一句后,道:「你个傻小子,人家怎麽可能留下证据?而且以我对共党的了解,他们就是塞钉子进来,现在大敌当前,他们也不会贸然启用,绝对不会给咱们抓小辫子的机会。」

「那四个,处理掉就行了,省的丢人现眼。」

张安平皱眉:「我想实锤——算了,我让人去办吧。」

戴春风就喜欢张安平这种态度,虽然有自己的意见和想法,但当他戴春风的命令下达后,只会无条件执行。

「你还有发现?」

「没了,」回答后张安平又一次顿了顿,带着不确定的口吻说道:「局座,您说有没有这个可能——林楠笙,他有问题?」

「林楠笙?」

戴春风被张安平的这个问题问住了。

他从头到尾没考虑过林楠笙,主要是谍网一直在林楠笙的手上,如果林楠笙有问题,这张谍网早就暴露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