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81章 陆严河高产似母猪(1 / 2)

加入书签

「关于网上这些议论,你有什麽想说的吗?」

《老友记》第二季开播在即,陆严河来到了彭之行的访谈节目《之行》,为这部剧做宣传。

这都不知道是他第几次来到这个节目了。

可以说,这是他参加最多的访谈节目,都没有之一。

当然,每一次陆严河过来,彭之行都是用最高的规格来接待他。

包括这一次,节目一开场,彭之行就宣布:「今天的嘉宾是我的好朋友,为了欢迎他再次来到《之行》,今天这场节目现场的所有观众,每个人都可以获得一部由节目冠名商ReKen手机提供的最新款Reken12一台!」

这是节目赞助商一早就安排好的环节,但是,把这个环节放在哪一期节目来做,却是彭之行可以决定的。

节目一旦播出来,这肯定能成为一个爆点。

毕竟,没有哪个节目能给现场上百名观众,一人送一台手机。

这个话题度,就跟有的明星宣布直播抽奖送人跑车一样。

彭之行就非常认真地做了采访设计。

比如网络上关于陆严河的议论。

陆严河笑着问:「是什麽议论?网上议论我的东西太多了。」

他做了一个无奈的表情。

现场观众立即发出爆笑。

彭之行露出了「哑口无言」的苦笑,随后才说:「比如说,有人问,为什麽这麽多作品,你都给别人演,自己不演?」

陆严河笑了笑,说:「好多东西都解释过,角色的合适程度,电影本身的考量,包括我自己的档期等等,当然,抛开这些不说,我是觉得,我已经全年无休地在拍戏了啊,我又不是说写了剧本给别人拍,我自己在休假,就算是你们家的驴,你们也不会让它这麽无休止地转啊。」

「虽然我知道你绝对可以说是演艺圈的劳模,但可能你总是给大家一种很游刃有馀的松弛感,所以,抱歉,即使你这麽说了,我也觉得,你还可以再多拍一点,你无论多多少戏,大家都觉得不够看。」

「这种话就听听得了。」陆严河摇头,「要是你们一年四季都能看到我的戏,我就不信你们不会厌倦。」

彭之行震惊地瞪大眼睛。

「你是说我这个每周都有节目跟大家见面的人,大家都厌倦我了吗?」彭之行一脸难以置信的表情。

陆严河大笑。

「你的身份不是演员,当然没有关系。」陆严河说,「你从始至终都是彭之行,但我每一次是要以不同的人物和角色来跟大家见面的,要是出现得太频繁,会影响到大家对我饰演的角色建立信任感。」

彭之行点头。

「好吧,那我暂且接受你的说法。」他问,「我还好奇另一个问题,你以后会把工作重心放到好莱坞去吗?」

陆严河认真地思考了一下,说:「我觉得这麽说不准确,更准确地说,我其实是想要跟全世界各个国家的优秀导演合作,不仅仅是好莱坞。我始终觉得,一个创作者,只有不断地走出舒适区,去跟新的人碰撞,才能开拓自己的眼界,不断地反思丶重整自己对于所谓艺术丶审美的看法。这很玄乎,简单点说,世界那麽大,我想去看看。」

彭之行夸张地哇了一声。

「今天的金句来了,世界那麽大,我想去看看。」他点头,「但你不仅自己去看了,你还带着很多人去看了,这一次《情书》和《老友记》在金球奖的提名,给了你多大的惊喜?」

「我必须要说,很大。」陆严河说,「虽然我还没有正儿八经地去参与过美国那边的颁奖季,但我知道,其实那是需要付出很多心血丶时间和精力的,每一个有希望拿奖的创作者,都要全情投入一场场公关活动,去推介自己的作品。我如果早知道会有这样的表现,我一定会拉着大家去跑颁奖季的,嗯,从明年开始,我要这麽做。」

「你好像一点都不介意向大家表示,你很想拿奖。」

「为什麽要介意呢,我就是想拿奖。」陆严河坦率地说,「在全球领域里,剧集方面,影响力最大的奖项就是金球奖和艾美奖,说实话,人家之前确实不怎麽看得上华语剧,《老友记》能够拿到提名,也是因为上了面向全球观众的流媒体Maxine,得到了很多人的喜欢,才被他们关注。那我不是说一定要拿这两个奖,我们的作品才是好作品,但天时地利人和之下,能够拿这个奖,哪怕只是一个提名,那也是让这部剧进入了一个更大的关注范围。我的每一个项目,只要有希望拿奖,我都愿意他们去拿奖,因为拿奖就能得到更大的关注和认可。」

彭之行:「下面这个问题有点尖锐。」

「没事,你问。」陆严河笑。

「大家说,你作为一个演员,惟一的短板就是没有进入影史记录的电影票房,虽然你的每一部电影票房成绩都很好,这是有目共睹的,你的回报率非常高。对此,你有什麽想说的吗?」

「我也很想有作品可以卖出几十亿的票房,问题是暂时还没有遇到这样的项目,这不是我想拥有就能拥有的。」陆严河无奈地笑,「不过,我想,我还这麽年轻,不着急吧?我还有几十年去创造这样的成绩,慢慢来吧,我才二十多岁的人,别指望我就直接站到山顶上啊。」

全场掌声雷动。

知道自己能够拿到一台手机之后,今天的观众都跟打了鸡血一样热情。

-

录完《之行》,彭之行和陆严河一起去吃东西。

彭之行说:「今年《年轻的日子》,你们几个不在,大家都觉得少了点意思。」

今年陆严河他们三个因为拍《仙剑奇侠传》,一起缺席了《年轻的日子》的录制。

这一季节目当然还得照常录制。实际上,节目的播放成绩也还是很不错,毕竟已经养成了很多观众。同样,因为《年轻的日子》没有因为他们三个人的缺席而使用新的常驻嘉宾,让节目的粉丝抵触情绪不是很大——

大家都知道,他们三个会回来。

陆严河说:「争取明年能够回来录制。」

彭之行笑着说:「我们都跟真真姐说,以后别集中在八月到十月录制了,每年凑档期,只要大家能够凑出三到五天的档期,就录制一次,否则,大家都很忙,以后档期只会越来越难凑。」

陆严河:「这也是个办法。」

「但是这样对他们来说很不方便。」彭之行说,「真真姐的团队其他时间也要做别的节目,不能一直等着我们的时间。」

不是只有艺人的时间需要协调,其他人也一样有工作的。

「也是,她的团队现在就在跟我们一起做《中国好歌曲》。」陆严河说,「什麽时候开始录你知道吗?」

彭之行是这个节目的主持人之一。

陆严河钦点。

彭之行说:「还没有,他们还在收歌,目前收到的歌还不是太满意。」

因为要做的是原创歌曲节目,所以,收歌的质量基本上决定了节目的质量。

陆严河非常认可这种做法。

没有准备好,没有必要急匆匆地进入到正式制作。

彭之行说起自己明年的计划,他说:「其实,我挺想让《之行》这个节目有一点新的东西,在原来的基础上,我想让《之行》能够走出录影棚。」

「嗯?」陆严河有些惊讶,「什麽意思?」

彭之行:「不仅仅是把采访从室内变成室外那麽简单,我打算尝试一下,在《之行》这个节目里,去做几期特刊,做访谈纪录片,不仅仅是聚焦某个人物,而是去聚焦某个主题。」

陆严河反应过来,「那是做纪实类的纪录片吗?」

「这跟《之行》的节目调性也不太符合,本身《之行》最开始就是作为北极光视频的一个配套宣传节目而创建的,只是后来慢慢地成为了一档真正的人物访谈节目,以演艺圈的人为主。」彭之行说,「在这个基础上,我想做一些有价值的丶沉淀下来的选题,你有什麽建议吗?」

「我……」陆严河笑了笑,「这个真的就看你自己想做什麽,是纪实性的,还是批判性的,把节目的讨论和价值做到什麽程度,你希望它呈现出怎样的一种风格,这只能够从你自己的想法去开展,但如果你只是做腻了《之行》,所以想换个形式做一做,我觉得这不是单纯改变形式就能够缓解的问题,只要不是真正自己想做的选题,其实换汤不换药,都是在干行活儿。」

「你说得太对了,我就是觉得我现在已经把访谈节目做得像一个行活儿了,没什麽意思。」彭之行说。

「是不是因为采访对象的原因?」陆严河问,「可能你大部分的采访对象,都不是你真正感兴趣的,所以,你对采访本身的态度就变成了任务式的。」

「也有可能吧,不过我觉得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不得不说,像你一样会表达丶而且有东西说的采访对象,太少了。」彭之行说,「我跟你聊天,其实我聊得很有兴致,你愿意跟我说,我也有好奇心,但有的人吧,肚子里面可能真的空空如也,什麽都没有。」

陆严河哭笑不得。

「因为《之行》一开始的定位,就是为北极光视频各个项目做配套宣传,采访那些主创。」他说,「采访对象都不是你选择的,不过,你现在应该稍微好点了?能有一些选择权了?」

「有当然是有,但也就那样吧。」彭之行摇摇头,「我觉得做访谈节目对我最痛苦的一点就是,跟一般的节目主持,比如《演员的诞生》,我要做的其实就是控场,主导,但并不需要想着做内容,做意义,这一块的东西,不由我来承担,可是做访谈节目呢,这个访谈的质量怎麽样,嘉宾说的内容如何,其实很大一块压力压在我头上,我又做不到摆烂——其实如果我可以彻底地摆烂就好了,反正很多时候即使我绞尽脑汁,也没有让一些访谈的质量高到哪去。」

「说是这麽说,肯定做不到的。」陆严河笑,「我很久之前就放弃这样的想法了,我曾经也跟你一样,想过摆烂算了。我觉得有一句话说得很多,你只要在过程中尽力了,结果怎麽样其实不重要了。有的人把它当鸡汤,我是把它当成宽慰我自己的一句话,问题不在结果,在于过程不尽力,你事后无论什麽时候回想,都会懊恼。我不想有这样的懊恼,你其实也一样。」

「你可说到我心里头去了。」彭之行说,「我们在学校里,老师都教的是价值和意义,到了工作里,你才发现,所谓的价值和意义,只是你自己附加在自己身上的枷锁,除了你自己,没有别人在意。」

「但那些了不起的主持人最后能够脱颖而出,不就是因为他们甘愿给自己戴上这副枷锁吗?」陆严河笑,「决定你是一个什麽样的主持人的,说到底还是这些东西,任何职业都是这样,你要拒绝做一颗随时被替换的螺丝钉,你就得有一点市面上没有这个型号的特殊螺纹。」

彭之行点头,说:「其实,我有点想做一档文化类节目了。」

「嗯?」

「就像你一开始跟叶脉网做的那个《城市游记》一样。」彭之行说,「可说实话,这类节目确实商业价值不高,我顾虑的还有这一点,就是我想做的东西,商业价值往往没那麽高,不像《之行》,不管怎麽说,每一期都是名人来上节目,自带流量。」

「没事啊,两边都兼顾嘛。」陆严河说,「就像你建议《年轻的日子》一样,完全就可以用你《之行》的团队,对吧?在录制《之行》的间隙,如果有一个好的选题,就去录一期,你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你有一个稳定的节目制作团队,那等你录完了六期,或者十二期,你就推出来,就当一个试验品好了,也不影响你平时正常的工作,但却可以帮你去拓宽你的节目类型。」

彭之行笑着问:「如果我这个时候跟你说,我觉得这样就太累了,是不是有点讨打?」

陆严河对他露出了一个微笑。

-

很多明星艺人丶尤其是已经达到一定级别的明星艺人,都没有那麽勤快丶拼命。

一般来说,娱乐圈最拼的是两类人。

一类是在底层,还没有混出名头来的,另一类就是位于当打之年的一线位置,你不拼,周围一堆人指望着你给他们赚钱丶逼着你拼的。

像陆严河和江玉倩这种不是靠资本捧出来的超一线,还因为自己对事业有野心丶有冲劲成为演艺圈劳模的,屈指可数。

其实从他们身边的黄楷任丶曾桥丶蒙粒这些已经红了好几年的明星艺人的状态就可以看出来,大家到了某个阶段,自然而然就放松了。

黄楷任自从凭藉《胭脂扣》拿了影帝之后,事业上就明显放缓了脚步,一个月都很少能见他出来一次。

-

当然,现在黄楷任得出来了,《武林外传》第二季准备在春节档播出,得跑剧宣了。

谁都没有想到,黄楷任竟然胖了不少。

陆严河很震惊地看着他,一时都有点不知道该怎麽开口。

「黄哥,你这是……」

黄楷任叹了口气。

「休息了一段时间,一不小心就放纵了。」他说,「最近已经开始恢复健身了。」

陆严河看着他,忽然就明白为什麽黄楷任最近不出来了。

可能还不仅仅是因为懒。

「你这估计要上热搜了。」陆严河直言。

黄楷任在拿影帝之前,不说走颜值路线,但也是靠脸吸了一大帮女友粉的。

尤其是他在《胭脂扣》里,在王重的镜头下面,有好几场戏,甚至让陆严河感觉到了神似尊龙的神韵——

然后,现在……可能是白展堂这个角色风水不好吧,演过的演员,都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发福的道路。

黄楷任说:「要不我不参加今年的剧宣算了?感觉我现在去公开出席活动,被人拍到,估计要被众嘲一波,反而被影响剧的播出。」

陆严河:「会有这麽严重吗?」

「毕竟白展堂是一个挺潇洒也挺英俊的形象,虽然我拍戏的时候并没有发胖,架不住大家这麽想。」

「这个让宣传人员那边研究一下吧。」陆严河说,「我也不懂,不专业,如果他们也觉得你现在不参加宣传更好,那就不参加好了,一个月瘦身差不多了?等你一月份再加入剧宣队伍,也来得及?」

黄楷任:「差不多,应该可以吧。」

「必须得可以啊。」陆严河说,「你努点力,别躺平。」

「唉,真的是胖起来容易,瘦下去难。」黄楷任说,「早知道就不放纵自己了。」

「我很好奇,你到底是怎麽吃胖了这麽多了,这至少胖了二十多斤吧?」

「差不多。」黄楷任点头。

但是,没等《武林外传》的剧宣研究出来黄楷任是否要参与前期宣传,黄楷任就被拍到了。

黄楷任发福的词条跟火箭似的窜上了热搜。

一如之前所说的那样,那些嘲讽的丶哀叹的声音,一如当年那些人看到小李子举着水枪在阳光下笑容烂漫地弹肚皮的反应。

其实,明星发福不是什麽大事。

顶多被嘲一段时间。

要麽重新瘦下来,要麽就让大家接受这个样子,改变路线。

只是黄楷任新剧还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要开播,这个时候如果因为他形象的问题,对剧宣造成负面影响,那还是挺烦人的。

黄楷任团队那边也不知道是怎麽沟通的,最后是由黄楷任自己发了一条微博:嗯,确实胖了,松懈了,争取在《武林外传》第二季开播前瘦回来。

配图是一张他在健身房里撸铁的背影。

-

黄楷任这事让陆严河忍不住联想到自己。

「你说,要是我有一天也胖了,会不会也有一帮人说要脱粉?」陆严河问。

陈梓妍认真地摇头。

「你的话,我真的判断不出来,你的情况太特殊。」陈梓妍说,「我也不知道你的粉丝组成里,到底是事业粉站高位,还是颜值粉站高位,这个世界上,大部分人都是慕强的,只要你是某个领域的一方大佬,不是吹出来的那种,总有一批忠实的粉丝可以对着狗头夸虎虎生威。你现在差不多就是这个情况,你的演艺事业太猛了,太多人粉你丶喜欢你,是把自己代入了你,想要跟着你去爬上这座金字塔。」

陈梓妍忽然想起什麽,又说:「如果是李治百,那可能人气就真的要下滑很多了,他那些拽丶酷丶富二代等等属性,都得加上他那张脸才能有现在这样的明星光环,就他现在这个年纪,要是胖了,想要再维持现在的人气,很难。」

陆严河没有忍住笑。

「百哥他那个炸药一样的性格,要是听到你这麽说,估计要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