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章粮价暴跌,心里博弈!(2 / 2)

加入书签

高阳点了点头。

当看到杜江和上官婉儿不解的眸子,他淡淡开口道,“临江城之危,不仅仅只是粮价暴涨。”

“其根本原因在于什么?”

杜江毫不犹豫的道:“暴雨冲田,粮食歉收!”

“大灾年间,百姓失去了收入来源,这是粮价上涨的根本原因。”

“所以,降粮价之后,要迫切的解决百姓的收入问题,只有令百姓有钱赚,才能在这场大灾中活下去。”

“否则对百姓而言,五十文一斗和两百五十文一斗的粮价没有太大的区别,总归是买不起。”

此话一出,杜江瞳孔骤缩。

高阳的话直指大灾的本质。

高粮价的背后,对应的是老百姓根本无法负担。

最底层的一批百姓,早就身无分文,却又难以找到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

杜江脑海中仿佛有一道精光闪过。

翻修府衙,举办大型活动,解决大灾的本质!

杜江的眼中越来越亮,忽然,他身子一怔。

明白了。

他一切都明白了。

“大人有王佐之才,下官佩服,陛下若得大人辅佐,必定开创大乾盛世!”

高阳笑着道,“杜大人谬赞,本官所作所为,不过只是顺势而为,也不过是出于自保罢了。”

杜江听出来言外之意,联想到定国公府的处境。

他的目光稍稍凝重起来。

“报!”

“最新消息,钱赵韩林四大粮商彻底撕破脸,钱家家主率先将粮价压至七十文一斗!”

上官婉儿满脸不可思议。

这才又过了多久,临江城的粮价就又跌了五文!

她神色复杂的看向高阳。

七十文一斗,这可比清水城的八十二文一斗,足足低了十二文!

高阳起身,拍了拍长袍上的灰尘。

“临江城粮价已跌,本公子的任务完成了,便返回长安了,剩下的就交给杜大人了。”

杜江愕然,“高大人这就要走?”

高阳笑着道,“临江城粮价已成定局,本官留在这,也没有多大的意义。”

“这是本官给这几日逛过的寺庙方丈写的亲笔信,待到府衙开始翻修,可派人将其送过去。”

“杜大人的本事,整个临江城百姓有目共睹,本公子很放心,这份功劳本公子吃到这便够了,再待下去意义不大,倒是杜大人需要这份政绩。”

高阳从怀里拿出几封信递给杜江。

杜江伸手接过信封,一双眸子感动不已。

“大人对下官,简直令下官无以为报。”

高阳笑着道:“举办大型活动,以免三年商税为条件,按照大乾规矩,得陛下点头,本公子回长安,会搞定这件事。”

“其他以杜大人的本事,本公子很放心。”

高阳说着又顿了顿,眼神变的严肃,“本公子只有一点提醒杜大人,千万不可因大灾年间,怜悯百姓,便加大工钱,这反倒会弄巧成拙!”

杜江重重点头,“大人之言,下官字字铭记于心。”

高阳点头,又伸了个懒腰。

“那行,临江城的一切就交给杜大人了。”

杜江震惊,“高大人这么急着走?下官这几日还没好好招待大人,不如再留一晚……”

上官婉儿也开口道,“陛下并未规定期限。”

高阳摇摇头道,“算上路上的时间,只怕长安都快炸开了锅,本公子得亲自回去了。”

高阳一双眸子深邃,令人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杜江有些愧疚的道,“都怪下官愚笨,上了两封奏折,这才将高公子置于风口浪尖,下官送一送大人!”

“劳烦杜大人。”高阳又对绿萝开口:“绿萝,跟随本公子去收拾收拾行李。”

上官婉儿皱了皱眉,她总感觉哪里不对。

“……”

一个时辰后。

临江城,城门。

杜江带着临江城县衙大小官员,站在马车一侧。

高阳坐在马车上,掀开帘子道,“消息传播较慢,这几日还会有外地粮商陆续抵达临江城码头,可将其全部闷杀,逼他们割肉。”

“但粮价不可一路走低,否则百姓会想着还能更低,中间亦要有所起伏,至于如何调控,本官全都写了下来,杜大人照此去做便是。”

白师爷等人嘴角抽搐。

狠!

太狠了!

这些想要谋取重利的商贾急匆匆的朝临江城赶来,以为是一座金矿,实则是一个大坑。

杜江感动不已,“下官拜谢高公子。”

“这是临江城本地的一些茶叶,还望高公子收下,权当下官聊表谢意。”

杜江将一个茶叶盒子递给高阳。

高阳接过盒子,掂了掂重量,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杜大人真是有心了。”

“山高路远,本官在长安等待杜大人的好消息。”

杜江站在城门口,望着离去的马车,一阵唏嘘。

身后,白师爷忍不住的道,“大人,那可是您足足三年的俸禄啊,旁边还有上官大人,这若是被陛下知道了……”

杜江面色一变,开口道,“什么三年俸禄,那是临江城本地的茶叶!况且本官一身坦荡,从未欺压百姓,又未求高公子办事,纯粹是感激之情。”

“纵然是女帝知晓,那又如何?”

杜江猛地拂袖,“本官两次上奏怒斥高公子,以至高公子刚降临江城粮价,就要马不停蹄赶回长安,本官若不聊表谢意,那还是人吗?”

“回府,本官要三奏女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