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稍逊一筹,虽败犹荣(2 / 2)
出版一年销量近千万册,我当了这麽多年编辑,还没听说过这麽夸张的数字。」
林朝阳心想那是你见得少,别说国外,国内今年马上就有一部神作诞生,年销1200万册。
祝昌盛又说道:「不过《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受欢迎归受欢迎,但到底还是以美国社会和文化为背景,跟中国读者有一定的距离,基于这个原因,读者们对于你新作抱有的期望恐怕更高.」
他说了半天,见林朝阳迟迟不接话,就知道这事不好办。
「朝阳,你听说过最近评论界的言论没?」
「什麽言论?」
「有评论说《白鹿原》横空出世,艺术成就不逊于你的《闯关东》,还有人说《闯关东》跟《白鹿原》比起来,气度略逊一筹。」
祝昌盛说话的时候眼睛滴溜溜的乱转,就差没把「激将」这两个字写在脸上了。
上个月的《文学评论》上确实有文章说过「《白鹿原》横空出世,无论从作品的深度还是技巧来看,都是最好的当代小说之一,艺术成就不逊于林朝阳的《闯关东》」这样的话。
但祝昌盛后面这句话就值得商榨了,他自己都说是「有人说」。
这样的言论一旦出现,就算林朝阳自己没看到,恐怕身边人也早就会向他反馈了。
《闯关东》诞生至今八年时间,可以说是横压当代,其艺术魅力和审美高度一直被誉为中国当代文学的巅峰。
如此煌煌巨着,连林朝阳自己都不敢说以后能写出超越的作品。
如果现在突然冒出一部能将它掀翻在地的作品,那必然会震动整个文坛。
《白鹿原》发表的时间也不算短了,文学界的评价很高,《文学评论》的文章是少有的敢将《白鹿原》和《闯关东》相提并论的论调。
事实上,《文学评论》上的这个论调出来之后,文学界有许多人提出了反对意见。
比如新一期的《燕京文学》上就有文章反驳了这个观点,这篇反对文章先是肯定了《白鹿原》的优点。
首先,生活描写扎实,内涵丰富,在农村题材的作品当中是罕见的。
其次,人物形象塑造的极为成功。
不管是刚毅沉稳的白嘉轩丶狡诈好色的鹿子霖这些主角,还是朱先生丶孝文丶白灵丶黑娃这些配角,都刻画的入木三分。
再者就是小说整体的可读性和历史深度,要超越了一般的当代小说。
肯定过优点,文章也直言不讳的谈论起了《白鹿原》的缺点。
无节制的x描写,部分情节经不起推敲(比如写白灵发动ue潮丶鹿兆鹏让鹿兆海送白灵去张村等)。
还有小说为了追求丰富性,叙事过于繁杂,导致一些该出情绪的地方烘托不上气氛。
文章最后总结,《白鹿原》有的优点《闯关东》都有,《白鹿原》有的缺点在《闯关东》身上却看不到。
「..-两相比较,高下立判。《白鹿原》奇则奇矣,较《闯关东》还是稍逊一筹,但虽败犹荣。」
文章最后一句给《白鹿原》的艺术价值定了性。
稍逊一筹,虽败犹荣。
听着祝昌盛的话,林朝阳面色如常,没有露出任何情绪,「《白鹿原》写的确实很好,有人夸也是正常的。」
唉!
祝昌盛心里轻叹一声,知道激将法这套肯定行不通,说道:「朝阳,你的新书交给我们《当代》发表怎麽样?」
祝昌盛把话说开了,林朝阳也不好装糊涂,他沉吟着说:「我已经跟花城出版社那边说好了·—.
「我知道你跟花城出版社一直合作的很好。不过现在我们的文学杂志确实不景气,你这麽大的作家,要是连你都不支持我们,谁还能支持我们?
朝阳,我这不是卖惨,而是陈述事实,你得帮帮我们啊!」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祝昌盛现在已经是《当代》副主编,姿态放的如此之低,林朝阳也不好生硬的拒绝。
这场面要是让一些年轻编辑看到了估计能惊掉下巴,平时拒稿毫不留情的副主编竟然还有这样卑微的一面。
但这就是作家和编辑之间的现实,爱搭不理和高攀不起完全取决于作家的实力和名气。
「老祝,不是我不想给你这个面子,你也应该知道,平时联系我的杂志很多,给谁不给谁,大家心里都不舒服——」
「我们人文社不一样啊!我们可是国家级出版社,他们说破大天也是地方出版社。」祝昌盛茶里茶气,就差把自己说成是「大明湖畔的夏雨荷」了。
老话说的好,同行才是赤裸裸的仇恨。
编辑组稿,下限那就是用来突破的。
「老祝,你这不是让我为难嘛。」
听出林朝阳的口风变软,祝昌盛说道:「你看这样行不行?我们可以跟花城出版社商量一下,把杂志发表和出版的时间贴的近一些,这样的话对出版的销量影响也能小一些。」
「这—」
「朝阳,这几年国内文学界的情况你也应该有所了解,发展大不如前啊,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作品一茬不如一茬。
以前我们的模式是编辑们挖掘好作品,先在文学杂志发表,再由出版社出版,这是一条产业链,也造就了前些年文学的蓬勃发展。
这几年好作品越来越少,文学杂志的销量和影响力也每况愈下,要是连你这样的作家都不愿意支持我们文学杂志,我们还能靠谁?
朝阳啊,你现在是我们中国文坛的领头羊丶扛旗手,不能看着我们当代文学这麽沉沦下去啊!」
见林朝阳态度犹豫,祝昌盛一番苦口婆心,又是撒狗血丶又是戴高帽,把林朝阳说的一点脾气都没有。
「好吧。」
祝昌盛闻言顿时笑逐颜开,朝林朝阳拱手表示感谢,「感谢啊,感谢朝阳你对中国文学的帮助!」
林朝阳失声笑了出来,「老祝,你这大旗扯一会儿得了,小心《收获》《十月》找你算帐。」
「我怕他们?终究是地方出版社!」
组稿成功,祝昌盛底气更足,气焰也更嚣张,就差横着走路了。
他又跟林朝阳要来稿子,细细看了前面两万字,只感觉林朝阳的文字越发的老辣。
两人约定等改完了稿子之后,祝昌盛再来取,说完他就离开了。
转眼到了3月,这天下午,程忠实到小六部口胡同拜访林朝阳。
「朝阳!」
见到林朝阳,一口陕普的程忠实上前握住了他的手。
程忠实今天穿了一身宽大的白色羽绒服,衣着一如既往的朴素,不同的是整个人精神焕发。
他是昨天到的燕京,先后去了文协和人文社,把研讨会的事落实到位后,就来了小六部口胡同。
与他同来的还有陕西作家高建群和京夫,两人是给程忠实的作品研讨会助阵的。
人逢喜事精神爽,林朝阳跟程忠实寒暄了两句,能明显感受到他发自内心的激动和喜悦。
对于绝大多数外地作家来说,能由人文社主持,邀请一众贤达,在名家云集的燕京举办一场作品研讨会,绝对算是人生中梦以求的机会。
聊了几句研讨会的事,林朝阳问:「《白鹿原》什麽时候出版?」
《白鹿原》发表完有段时间了,评论界和读者的反响又这麽好,按理说应该尽快安排出版才对。
「这部书人文社要重点推广,可能要到6月份才出版。」
说起出版的事,程忠实脸上笑容更盛,昨天人文社还和他谈到了《白鹿原》
的出版合同。
人文社给了他千字30元的稿费,这个标准已经是目前人文社之行的最高稿酬标准了。
《白鹿原》全书近50万字,也就是1万5千元,这是他创作生涯拿到的最大一笔稿费。
「这个稿酬·——.—低了点啊!」
程忠实笑了起来,「我不能跟你比,能拿到这些稿费已经知足了。」
林朝阳调侃道:「《白鹿原》这麽受欢迎,单行本发行以后说不定就火了。」
他又正色说:「还是签个版税合同好一点。千字30元的稿费,若以版税计酬,可能也就一万多册。你不会连这点信心都没有吧?」
一旁的京夫也说道:「我也劝过他。版税虽然是跟销量挂钩,能拿到的作家很少,但《白鹿原》这麽受欢迎,完全可以试一试,亏也亏不了多少。可他偏不听..」
「你又不是不知道—」
程忠实对作品销量很敏感,主要是前几年吃过亏。
88年中原农民出版社打算为程忠实出版小说集《四妹子》,结果因为征订数太低迟迟未能出版,几番周折好不容易出版了,首印9000册。
结果出版社编辑来信,说由于销量低迷,出版社恐怕要面临亏本出书的风险,因而稿费的付款将以书折价。
当时出版社给他邮来了上千册书,程忠实至今都记得他从市邮电局一包一捆的将书拉回家,再扛上楼的心情。
那种难以启齿的尴尬丶难堪和羞愧,他这辈子都不想再经历了。
林朝阳听他说完这段经历哈哈笑道:「前些天祝昌盛还跟我夸口他们是国家级出版社呢,放心吧,人文社要面子,可干不出这种事。他真要是干了,我替你去伸冤,臊不死他们!」
林朝阳的幽默化解了程忠实内心的忧虑,他沉吟片刻说道:「好,那就听你的,跟他们签版税合同。」
在林朝阳家待了小半个下午,程忠实又邀请林朝阳去外面吃饭。
「不是我请客,是人文社招待这次参会的嘉宾。」
「人文社请客我就不去了。等下次吧,以后你小说出版赚了大钱再请我吃饭!」
林朝阳虽然拒绝了邀请,却无法让人心中产生丝毫不悦。
「小说赚大钱」这种话程忠实只当林朝阳是开玩笑,他朗声笑道:「真赚了大钱,到时候我请你到燕京最贵的饭店吃饭!」
「一言为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