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13 章 一百一十三(2 / 2)

加入书签

明清位面

读书人们都在议论这件事,对因为作文写多了要换答题纸的行为表示很震惊,“难道他们不知道科举考试有字数限制吗?”

“唐朝的科举考试主要用诗,北宋时改为经义,没有字数限制,好像只有殿试的时候才有字数限制,但也有不遵从规定的,据说宗泽在殿试的时候就不顾字数限制的规定,洋洋洒洒写了万余言。

按理说宗泽违反规定,应按落榜处理。但宗泽不仅没落榜,还被赐予同进士出身,从此步入仕途。

而且他的同进士可不是因为违反规定,而是他那万余言力陈时弊,批评朝廷轻信吴处厚的诬陷而放逐蔡确,认为‘朋党之祸

() 自此始’,主考官觉得宗泽的话太直,怕有忤旨之嫌,所以才将宗泽置于末科。

可见宋朝的科举虽有字数限制,但却不严格,即使超过字数,也不会按落榜处理。”

“到了明朝才严格规定字数,超过多少字就不给誊抄,这谁还敢超?”

可惜上面没有明朝皇帝,就应该让他们也尝尝限制字数的苦才是,一个书生打扮的年轻人心里默默道。

“原来以前的科举不限字数的么?”

“当然不限了,唐朝的时候又不糊名,也不用誊抄,自然是爱写多少写多少。”

“不糊名可不好。”那书生头摇得跟拨浪鼓一样,不糊名岂不是更能看人下菜碟,那不公平。

还是糊名誊抄更好一些,限制字数就限制吧。

**

模拟考场

经过前面作文那一出后,考场的考试氛围更重了,没办法,已经浪费那么多时间,接下来可不得抓紧时间嘛。

李世民以最快的时间写完作文,回到前面开始答题。

若是作文达不到惊艳全场的程度,他在浪费那么多时间后还能考好也是一种惊艳不是?

他敢写自然是做好充分准备的。

一个小时后,李世民抬手用手背擦了擦额头上的汗,这阅读材料怎么那么长?看都看不完。

好不容易看完后,去看题目,李世民怒了。

概括选文主要内容?

怎会如此丧心病狂的问题?这么一大篇文章,让概括主要内容?

既然如此,直接写主要内容不就好了,为何要写这么多?

品析第几段加点词“怔住”的表达效果?

李世民:??

呵,你看朕像不像完全怔住了?

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题目?

李世民心里骂骂咧咧,却还是不得不提笔挨个写下答案。

诗歌鉴赏和文言文反而是最简单的。

回头得夸一夸大唐写诗的诗人们,瞧这诗写得多好,朗朗上口,表达的内容也简单。

写诗有什么不好,为什么作文不让写诗?

……

A考场

上回语文考试及格的考生看着两颗星难度的卷子,一边写一边心里默默哭泣,同两颗星难度,上回的明显简单很多,这回的根本就不是两颗星,是四颗星吧?

多了这么多题目,它哪里算两颗星了?

李白苦恼地抓了抓头,作文怎么又是除诗歌外?

都说他是诗仙了,为什么不让他写诗?

为什么让他在一堆同音字里找出正确的字?关键还是一堆简体字。

李白垂下头,蔫了。

片刻后,他又抬起头,握紧手里的笔。

——不行,他要振作,他答应过太宗皇帝,要努力攒积分,换取系统商城里的宝贝造福大唐。

振作JPG。

C考场都是上回考试不及格的考生,有书有教辅的还好,什么都没有的看着面前的卷子宛如看天书。

上回全是诗歌鉴赏和古诗词默写、选文阅读、作文的卷子竟真的和神女说的一样,是最简单的题,现在的题目……呜呜,他们上回为什么不珍惜。

不知道的诗词可以自己现场对一句,没准就对上及格了呢?何至于落到这般田地?

“咦!有附加题!”

不知道是谁惊呼了一句,在场的人眼睛都亮了,附加题=加分题。

哪呢哪呢?

试卷翻动的沙沙声在考场里此起彼伏。

作文的后面赫然印着十道附加题,一道题两分,虽然分值不是很高,但加在一起也有二十分。

七十二分及格,这二十分加上作文分,再加上前面那些题,及格有望啊!

众人心中一喜,连忙去看附加题。

几分钟后,众人齐齐沉默了,这也叫歇后语?

他们怎么知道武则天死老公后面是什么?还有什么秦始皇吃花椒、汉宣帝临朝称制、关公降曹操……

曹操本操:“!?”云长降曹某了?

那后面是弃暗投明还是守得云开见月明?

另一边,B考场也发现了附加题,附加题的主人公们:“……”别看了,不知道答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