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31章 摘了口罩,自爆马甲(1 / 2)

加入书签

“博士已经在候场,既然大家这么热情,那么我们就有请博士上场吧!”

夏师长做好承上启下的作用,邀请江曼上台。

台下瞬间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掌声非常响,震耳欲聋。

就连老夫人都用力鼓掌,满眼期待。

“听说这是博士全球首次露面?”

“好像是,博士他比较低调,之前从不上任何媒体和杂志,好像也是因为他的领域涉及的都是尖端东西,露脸会被有心人盯上,搞暗杀什么的。”

“她决定露脸了,那就是打算一直待在国内了呗?不然她一旦露脸,回m国那岂不是危险?”

“这不好说,不一定全露脸。”

这人猜的没错。

因为接下来在掌声中,舞台上走来三人。

走在c位的人戴了一顶鸭舌帽和黑色口罩。

看身形是个女人,而且还是个年轻女人。

个头有一米七几,和旁边陪同的男科研成员身高差不多。

“怎么是个女的啊?”

现场一片哗然。

包括记者,快门都快要按废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不止是个女的,还是个年轻女的,她就是m博士?不可能吧?”

“她站在中间,肯定是她,难不成是旁边那个年纪更小的姑娘?”

众人不禁把目光转到陆映雪身上,觉得更加不可能。

一时间,大家迷惑了。

谁能想象得到,研发出脑仪这么震撼项目的人,居然是个年轻小姑娘?新笔趣阁

江曼知道自己的年龄会是大家抨击的点,懒得节外生枝,所以索性戴了口罩。

接过话筒时,她故意压低声音,声音又冷又沉,带着一股难言的冷厉。

“我知道大家都在纠结我的年龄,大可不必,我国嫦娥工程科研人员平均年龄刚30,不少20多岁的年轻人在其中。这也是震撼老外的一个点,因为他们nasa研究人员的平均年龄是50+,年轻化给了他们危机感。”

“居里夫人36岁就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王贞仪不知道各位清不清楚,用29岁的年华惊艳了欧洲历史200年,我国一位很厉害的女天文学家。”

“1664年1月20日牛顿在他的《算草本》上已提出如何计算物体作圆周运动时的向心力的具体方法。那时他21岁。1905年,年近26岁的爱因斯坦连续发表了三篇论文(《光量子》、《布朗运动》和《狭义相对论》,那时他26岁。”

“我想说的是,科学领域,无关年龄和性别,今天的主题不是讨论我本人,而是脑仪这个项目,我希望能用自己的双手,为科学,为人类做出一点微薄的贡献,就这样。”

江曼说完,直接把话筒递给旁边的男科研人员,又酷又拽,意思是自己不会再多说什么,你们有什么问题,问我助手。

满场死寂……

大家都在回味她刚刚说过的话。

忽然,一片雷鸣般的掌声响起。

江曼手里拿着一枚脑仪芯片,贴在自己的脑侧。

神奇的一幕出现了!

她身后的大屏幕开始出现波纹,类似脑电波一样的东西。

接着,一行字啪嗒啪嗒打了出来:

[科学无止境,造福人未来。感谢陆氏最初的相信与支持,给予了不少资金上的帮助,才能让大家看到今天这么成功的项目。]

所有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这是博士脑电波发出来的信息吗?

[不用怀疑,是我。]

屏幕上再次啪嗒啪嗒出现字幕。

[感谢科研所,感谢陆总。]

屏幕再次出现字幕,江曼鞠了个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