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27 章 军市搞销售(1 / 2)

加入书签

〈37〉

下决心归下决心,做事还是得考虑现实条件。

稚唯原先没想这么着急制出普适性驱虫药,还大范围给予供应——光乌梅就得腌渍两个多月呢。

如今即便改用熏制乌梅,也得需要三天时间。但既然放下了狠话,那就只能上!

系统给她发了个表情包:“冲冲冲!”

[这是干饭人类型的,不适合我。]

“瞎讲究!快去干活吧你!”

趁着摘梅人手都在,稚唯又把梅林薅了一遍,彻底在雨季终结青梅的夏天。

接着请夏翁带人重新砌灶台,台面要足够宽敞,能在垫上苇席后,让新一批清洗干净的梅子全部铺开,最后用另一块苇席盖住梅子们,灶下点燃枯树枝,小火加以熏制。

整个熏制过程要两天两夜,中间灶火不能断,因青梅个头大小不同,所以还需要时不时检查青梅的情况,及时挑拣出提早变色的梅子。

等所有青梅都变得乌漆麻黑,皱皱巴巴,这次的乌梅制作才算完成。

这点活计不至于再召工,夏家自己就能完成。只是收工的那一刻,稚唯走路都是恍惚的。

即便有夏翁夏媪帮忙,她的身体年龄也还是太小,睡眠不足根本撑不住。

这样没法继续做事,只能闷头睡了一觉,等稚唯再起来时,夏媪正带着帮工按她刻录在竹简上的步骤,一五一十按部就班进行中。

稚唯不由得羡慕道:“若我以后有大母这般精力充沛就好了。”

夏媪放下药杵,笑问:“那明日起来跟我练武?”

稚唯:“……强身建体可以,练武就算了。”

她可以每天坚持运动,但武学之人那种熬筋骨法她真撑不下去,况且她也没有那个时间去打磨武艺。

夏媪哈哈笑笑,转而提起:“对了,韩家那小子昨日已经启程归家,他来辞行时见阿唯你无瑕顾及其他,便让我们暂时不要跟你说。”

哦,韩信。

稚唯这两天忙得差点把他忘了。

“早点回去得好,他母亲还病着。”

稚唯心道,若能成功挽留下韩信之母,这位兵仙未来不至于过得那般……孤独吧?

她仔细回忆了一番,驱虫药、各类轻补药、记录疾病筛查条目的竹简等等,确认自己没有落下应该给韩信的东西,便放下了这件事。

“若有缘,咸阳自会再见。”

“是这个理。”夏媪早听稚唯说过他们一家人要搬去咸阳的计划,闻言并不惊讶,回归眼前的事,她招招手道,“来看看这些东西是不是阿唯你要的。”

稚唯点头。

驱虫药本是丸剂,但一般搓药丸都需要加蜜调和,这会导致成本一下子飙升;如果不用蜜,最后成品便是一堆药粉,服用不便不说,直接吞服对口腔、食道、胃肠刺激性也大。

稚唯最终借鉴了仲景乌梅丸的做法。

取稻米蒸熟,用踏碓捣成泥,借用米自身的粘性来包容药粉,趁热勉强也能搓出不规则的药丸来。

现在夏家小院里分成的两拨人,一部分便是在捣米,一部分在研磨药材。

研磨利用的是稚唯拜托夏翁打造的小型石砖磨。

概因如今生活中频繁使用的石磨其实就是一个石盘加石棒的组合,石碾则是一个带凹槽轨道的石盘加石轮的组合,哪个都不好用,都需要人力向垂直方向加压才能得到她要的粉状。

稚唯熟悉的石砖磨倒是也已经出现了。

起码夏翁一听她描述,就立马会意那是什么东西:“就是硙嘛,子推跟我说过,在齐地豪族之家见到过。()”接着又嘀咕了一句,“公输家的,没点技术含量……⒀()_[()]⒀『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稚唯一时间不知道该对哪句话有反应。

她那些现代用词,大父学得很快啊。

不过,相传石砖磨确实是鲁班所创。

鲁班,姬姓,公输氏嘛。

联想公输家和墨家“相爱相杀”的关系,稚唯眼珠一转,假装随意道:“我不知道硙是什么,但我知道大父肯定能做出比那什么硙更好的石磨盘来。”

夏翁立马像被打了鸡血一样精神抖擞,当场叫上几个邻家少年就出发,要亲自去山上选石料。

限制石砖磨推行的一大阻力,就在于石料坚硬,而以当下金属冶炼的技术,所制作的青铜器难以对石料塑形。

齐国物产丰富,凭借渔盐与丝绸之利,一度成为最富有的国家,加之文化兴盛,鲁班他老家还就在相邻的鲁国,齐地贵族豪强用得起石砖磨不足为奇。

但稚唯急着用,又不是要大批量研磨粮食,便让夏翁先做了个小的,然后任由夏翁去对石转磨摸索改良。

要真能做出什么成果来,她给夏无且的回信就有内容可写了。

——适用于旱地的农具,她一时半会真回忆不出来!

见药材研磨顺利,稚唯回到舂米这组,打肥皂洗干净手后,顺手从夏媪的石臼中揪出一团“米糊”,放进嘴里一尝。

嗯,大米糍粑的味。

“咕咚。”

一声充满渴求的吞咽使得稚唯下意识循声回头。

大概是见她那日招人摘青梅、处理青梅时也临时收容了一些孩童,后面几日,便有老人、伤者来做工时一并带着家中幼子。

这些小孩路都走不利索,陪着长辈下田纯粹是增加负担。

稚唯只对帮工们提了“包括幼童在内,绝对不能随便用手或者脏东西触碰原材料”的要求,其他的都默许了。

眼前这个眼巴巴蹲在她旁边的三头身“团子”,便是不知哪位帮工的孩子。

稚唯眨眨眼,索性又揪了一团大米糍粑,塞进小孩嘴里。

“好吃吗?”

小孩捂着嘴细细咀嚼,疯狂点头,不舍得吞咽。

稚唯温笑道:“等回家可以让你阿父阿母给你做。”

踏碓出

() 现后,极大减轻了各家各户舂米的工作量,安丰县又盛产稻米,寻常黔首家即便是省粮少吃饭,吃的也还是稻米。

柴火烧过的米饭再捣成糍粑,米香味更浓,全家人也能吃,小孩这点口腹之欲不难实现。

谁能忠诚拒绝碳水的诱惑呢?

但让稚唯惊讶的是,听到她的话,小孩反而露出了沮丧的表情。

“不行的,我们不能吃……”

小孩说话有些口齿不清,稚唯反复询问都没听明白,还是在一旁的夏媪忍不住,拉着自家“不识人间疾苦”的女孙对其教导。

“阿唯只想到咱们这里盛产稻米,难道忘了稻比粟、麦、菽的价更高吗?”

“我没忘,”稚唯略显茫然,“我懂大母的意思,你是想说他们舍不得吃稻米,而是用稻米去换更多的粟或者菽。但是咱们这里哪还有集市?”

安丰县原先自然是有的,然而自从这里归属于秦地之后,自由集市就消失了。

在秦国,商人是不能随意经商的,他们所有的经营活动都要在固定的交易场所进行,即“市”。买家花钱买东西也需要去到“市”里。

市牵扯到一地的商业税收,以秦国重农抑商的政策,商税之重可想而知,但从吏治角度讲,它在税收中占比就很重要。

蒙恬和王离只是驻留安丰县,并非此地真正秦吏,他们又不缺钱,这种事不会轻易涉足,免得到时候交割说不清楚,自找麻烦。

县城没有交易场所,外地商人来了也没法做生意。

稚唯:“而且稻比粟麦菽价高是在别的地方,在芍陂这一带……”

水田可比旱田多啊!

夏媪反问道:“那就不许人家背着稻米去别的地方换粟?”

稚唯断言道:“这不可能。”

为什么说农村封闭,古代各城池之间相对独立?交通不便是主要原因。

粮食沉重,不便运输,一个农户再有力气,他能携带多少粮食走多远?便是装满一车也没有多少石,同时要考虑牛马驴等贵重家畜的承受能力,和车子的损耗程度,以及行路期间的吃住消耗。等到了别的县城,还得承担人生地不熟的风险。

这一趟下来,赚还是亏真不好说,万一不幸生病,得,那就是一家人的灾难。

细数各个时期,能把粮食南来北倒赚差价的都是大商人,因为只有足够量大才能抵消路途成本。

夏媪听到稚唯有条不紊地反驳,颇为意外地扬眉:“子推往日对你闲聊的这些,阿唯竟然都记着呢?”

稚唯:“……”

不,如果不是刻意去努力回想,她压根记不起夏子推跟她絮絮叨叨了些什么。

这话不好解释,稚唯直接略过,追问夏媪:“那大母可知真正的原因?”

“其实没什么新奇的,阿唯方才就说到了。”夏媪指指秦军军营的方向,“县城中若有人家要交换粮食的,大多都是送到军市中去了。”

稚唯愣了一下:“

啊?()”

〈38〉

秦国的各种律法规定细到令人发指,光“市▏()_[()]▏『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就分出种类、性质来,有私营商贩为主的“贾市”,有官营的“官府市”。

而在军队长期驻扎的地方,为满足将士们的日常生活所需,由此应运而生出“军市”的存在。

这并非秦国独创。

军市上产生的一应租收和税金都收归为军用,可以算是一种变相的军费补充,具体怎么使用……那就看当地将领主帅的了。

比如,李牧守卫赵国边地抗击匈奴时,就直接把军市租税用于犒赏全军,由此深得士卒之心。

只是商鞅当年对秦国军市的制度提出了严格要求,其中就有“令军市无有女子”。

也就是说,稚唯想要进出军市,绝无可能。

[我竟然没早得知这一条规定!]

系统也很震惊:“还有阿唯你不知道的秦律?”

稚唯:“???”

“开玩笑,”系统表示皮一下很开心,又问,“那你现在要怎么办?药丸都做好了。”

第一批驱虫药已经加紧制作完成,稚唯本来打算的是,想办法勾着蒙恬、王离主动为全军买单,然后让全城看到秦军服用驱虫丸后的效果。

她并不指望让所有黔首都吃上,一是药丸数量供应不上,二是成本再低,总有人买不起或者不愿意花这个钱。

她根本目的还是想要借用驱虫丸的影响力,来面向全城普及基础卫生知识。

只是现在的情况……

[变换一下顺序,或者双管齐下,也未尝不可。]

稚唯观望了一阵军市的人流量,在守门市吏疑问的目光中转身离开。

然后,她又在对方惊诧的眼神中,搬了张高脚案几回来,摆放位置就正对着军市大门口,中间相隔六七米的距离。

那市吏纠结半天,看看左右无人视察,小步跑过来,低声询问道:“夏女医是想要买什么东西吗?若不是什么大件,某可以代劳。”

稚唯站在案几后没说是或者不是,反而开始端详起市吏,只把对方看得不自在后,才微皱眉,表情担忧得道:“看来这位老兄认识小女是医家。实不相瞒,我观你……”

稚唯忽又停顿住,欲言又止,止言又欲,深深叹息,摇头摆手。

军市中的市吏即为士卒,那市吏先是怔愣,再是茫然,而后惶恐,想起夏稚唯在军营中“活死人”的名声,连职务都忘了,两肩耷拉下来,躬身向只比他腰高出一点的小女子,忐忑不安问:“夏女医可看出什么来了?难道某、某——即将离绝人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