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73 章(1 / 2)

加入书签

登极即践阼:从皇极殿前东侧主阶登上至高无上的位置,承天启运,受命于天,去践行御民安邦之承诺。

在教坊司庄严的礼乐中,举国上下最盛大的登极大典结束,十二岁的朱翊钧成为大明帝国第十三位皇帝。

登极大典是皇帝一生中最重要的仪制,但明朝的皇帝登极往往伴随着国丧,上万人的盛大典礼,氛围却尤为沉重。

繁复的礼仪之后,朱翊钧又要换衣服,前往太庙,祭祀祖宗,再到慈宁宫,向皇太后谢恩。如此,登极大典才算完成。

内阁提交了多个年号供新君参考。朱翊钧问冯保:“哪个是张先生拟的?”

冯保指向其中一处:“这个。”

朱翊钧垂眸一看:“万历?”

“行,那就这个。”

五年前,他的父亲即位,那时的首辅是徐阶,内阁多达六人,也呈上好几个年号以供其选择,“隆庆”虽不是最好那个,但却是高拱拟的,所以先帝最后定了这个年号。

现在轮到朱翊钧,他也要选个自己的老师拟的,不过,要等到明年才用得上。

登极之后第二天,高拱就迫不及待要给他这个新上任的小皇帝立规矩。

他上了一道奏疏——《新政所急五事疏》。

看得出来高阁老确实挺急的。

第一,他要求朱翊钧御门听政,即上早朝。各大臣奏请之事,按照祖宗旧规,亲自回答,以见政令出自主上,臣下不敢预。

第一,他要求朱翊钧视朝回宫后,按照祖宗旧规,一次奏事。御览完毕之,发内阁拟票呈览,再发行各衙门。则下情得通,奸弊可弭,皇上亦得晓天下事。

第二,他要求每天早朝之后,朱翊钧到文华殿,先进讲,再令辅臣入见。不是很急的事情,就在这时候陈奏。如果遇到急事,大臣求见,朱翊钧也得见。

第四:一应章奏,俱发内阁看详拟票,再呈上。若皇上不满意,再发回给内阁重新拟票。不可让司礼监内批,若实在要批,也必须让内阁看过之后,方可施行,亦可免假借之弊。

第五,一应奏疏必发由内阁票拟,绝不可留中不发!

朱翊钧将奏疏递给冯保:“前面两条是针对我的,后面二条是针对你的。”

他虽然已经即位,仍保持着以往的语言习惯,若非正式场合,或面见朝臣,很少以“朕”自称。

私底下倒也随意,没有人纠正他,他也不在意亲近的人在他面前用语是否规范。

冯保笑道:“他不敢针对陛下,所谓新政五事,事事针对司礼监,确切的说,他是对我有意见。”

朱翊钧又道:“皇考在时,他将陈洪、孟冲之流安排在掌印的位置上,让他们日日争饰奇技淫巧,无暇与他争权。”

“你是我的伴读,向来与我亲近,他害怕了。”

正如朱翊钧所说,高拱确实害怕了,一方面,他怕张居正觊觎他的首辅之位,另一方面,又怕冯保分走

他手中的权力。他更怕这一人结盟,直接将他这个首辅赶回家去。

冯保问道:“殿下打算如何处理?”

朱翊钧垂眸,看着那封奏疏:“他们背地里都称我小世宗,那我就得让他们明白,我就是皇爷爷一手养大的。”

他的手指划过最后那一条“一应奏疏必发由内阁票拟,绝不可留中不发”,而后,一把合上奏折,丢到一边,沉声道:“留中不发。”

“……”

事实上,高拱所提出的新政五事,有理有据,无可辩驳,就连他自己也反复提到“祖宗旧制”。

如果换一个人提,或者换个时间,不那么操之过急,朱翊钧一定会好好批复他,并虚心接纳他的建议。

然而现在,他在这时候上这样一封奏疏,有什么目的人尽皆知。

朱翊钧偏不按他说的来,就要晾一晾他。

这封奏疏果然被朱翊钧扣了下来,高拱问起,他只说“不甚解”,要仔仔细细多读几遍才能答复。

高拱知道他是故意的,但今时不同往日,他不再是东宫太子,而是一国之君。

高拱只想紧握内阁首辅的权力,又不是要造反,自然不能跟他硬来。

于是,也只能由他拖着。

朱翊钧发现,他父皇当年的那句“不甚解”,还真挺好用。

国事有内阁,朱翊钧还要继续处理他父皇的丧葬事宜。

隆庆今年才二十六岁,正值壮年,没想过自己会英年早逝,也没有考虑给自己修陵寝。

朱翊钧听从张居正的建议,命礼部左侍郎王希烈带着钦天监前往天寿山为先帝选择陵地,选定了世宗永陵左侧的潭峪岭。

朱翊钧要亲自前往勘察,正值伏天,酷暑难耐,北京城今年格外炎热,已经连着快一个月没下过一滴雨。

因为隆庆驾崩,朱翊钧情绪低落,脸上的笑容消失了,话也少了许多。

大臣担心他的身体,怕他中暑,纷纷上疏劝他留在宫中,让大臣去便是。

张居正明白他的一片孝心,上疏道:“皇陵选址事关重大,陵地的风水又十分微妙,应考虑详尽,广集众言。不如派遣礼、工一部大臣及科、道官各一员,钦天监通晓地理、阴阳官员等,再推举廷臣中精于地理堪舆之术的官员一人,一同前往察看。”

朱翊钧批了,但仍然坚持亲自前往。

连张居正都劝不住他,别的大臣就更别提了。

于是六月一十一,朱翊钧定下了他登极以来的首次出巡,目的是为父皇勘察陵地。

皇上出巡,本应是上千人的仪仗,但朱翊钧下了道谕旨——一切从简,并指派内阁大学士张居正、司礼监掌印冯保、户部尚书张守直、礼部右侍郎朱大、工部左侍郎赵锦等人一同前往天寿山察看。

天气实在炎热,御马监特意在马车里准备了冰鉴,给皇上解暑。一路上,张居正和冯保在马车上陪着他。

到了郊外,朱翊钧掀帘子往外张望。日头太毒

了,田间农作物因为缺水,都垂着头奄奄一息,龟裂的土地露出深浅不一的沟壑。

朱翊钧问:“土里种的是什么?”

张居正答道:“回陛下,应该是粟、豆一类的粮食。春天耕种,七月成熟,八月就可耕种宿麦,如此便可割谷种麦。”

朱翊钧又问:“什么叫宿麦?”

张居正答道:“麦子在南方两年二熟,春分为种,处暑后收,成为旋麦。白露前种,芒种后收,成为宿麦。在京郊,农户主要种植宿麦,便是一年一熟。”

一年一熟,肯定不如两年二熟产量高,老百姓要吃饭,为了填饱肚子,便在其他时间种植粟、豆等农作物作为补充。

朱翊钧天不亮就出宫,到天寿山的时候,未到午时,还不算最热的时候。

他来到王希烈所选定的潭峪岭,他大致看了一下,就否定了这处地方,而看中了另一处地方。

钦天监称此地名为大峪山,东麓有一处建筑,其中紫光焕发,和气郁蒸,门堂洁净,宛若暖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