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95 章 西汉篇十三(1 / 2)

加入书签

【那可能大家不禁要问了,这么多迷路侯候选人,李广是怎么凭借一己之力杀出重围的呢?那就不得不提一提文人手里的那支笔了。

李广出身将门世家,作为世家子的代表,自然更受太史公的青睐,于是在撰写《史记》的时候,李将军单独列传并将其人物刻画得入木三分,惟妙惟肖,是语文课本常年文言文本长青桂冠宝座之人选。

与他同时代战绩差不多甚至比他还好点的程不识那可真是nbcs。】

司马迁感受到上首陛下迫人的目光,悄悄往后面挪了一点。

啊,为什么无时无刻不在提他的那本《史记》啊?

他就是想写个一家之言的私人史书,有点偏向,对熟悉的人多写点也应该问题不大吧?

司马迁开始怀疑人生。

【再外加上李唐王朝建立之后,公开追认李广为自己的先祖。于是,在唐朝,追捧李广,夸赞李广是当时的zzzq。

什么“汉家自失李将军,单于公然来牧马。”都是唐朝诗人的手笔。

当然,最为出名的还得是那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教科书常年注释,这句写的是李广。】

尚且年轻什么也没经历过的刘彻已经敏锐地察觉到一丝不太对劲。

刚刚天幕不是说,卫青一战掀飞了匈奴圣地龙城,阴山也是卫青打下来的吗?

为什么这句写的是李广啊?

好怪,再看一眼。

嗯?不是因为李广的失职所以才放走了匈奴的大单于吗?别说怎么打了一阵子单于又如此嚣张就很不合理,便就算是单于真的胆敢公然来他汉家土地牧马,不还是因为李广把单于放走了吗?

别说是其他人了,李广自己听了都脸红。

他当然想要封侯拜将青史留名,可是他好歹是个将军,一点也不想要偷别人的战绩!

不是自己的被识破了难道不更尴尬吗?

【宋代之后,因为大怂众所周知的国策,对于汉武帝那一向是要往泥土里狠狠踩上一脚的,而跟他君臣相得一起到茂陵的卫霍二人,那自然也受到了比较大的波及。

你们怎么能跟穷兵黩武的暴君君臣相得呢?

你们怎么不劝谏呢?

□□不珍爱士大夫的汉武帝怎么能善终呢?

于是尊李而贬卫霍的风气便越发昌盛。

甚至宋人张耒还曾写过:“李广才非卫霍俦,孝文能鉴不能收。”翻译一下,就是说李广的才能卫青霍去病都是比不上的,孝文皇帝慧眼识珠可惜没能用上,暗戳戳贬低武帝任人唯亲,不肯重用贤才。】

刘彻:???

他还没有用李广吗?

一登基他就封了李广做卫尉,哪次大战没让李广带上一队人马?这个他祖父曾经盛赞过的将军是他不想给封侯吗?

是他实在封不了啊!

他封侯可最不小气了。

最不能拒绝的是拉踩!那个张耒!你从那本书里读到李广的本事比卫霍还强啊?是从《史记》里面?还是梦里啊?

司马迁:打咩打咩,他可从来没这么写过!

霍去病疑惑,但他不说。

为什么要劝谏?为什么不能跟陛下君臣相得?

那陛下到处敛财,难道不是为了匀给他和他舅舅打仗用吗?

别说劝谏了,陛下想往哪里打,就往哪里打嘛,陛下的想法可还从来没错过呢!再说打下来又不是什么难事,为何不打?

不仅要打,陛下要五十,那自然要打下一百来,才算是完成了他给自己定的目标。

【再加上因为汉文帝那句,若李广生在高祖朝,定能封万户侯。结果终李广一生,也未能封侯,还自杀而亡,看起来结局格外令人唏嘘。

于是文人们立马共情。

啊这,啊这,这不正是他们梦寐以求的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绝美意象吗?

在抒发自己怀才不遇之情的时候,还能暗戳戳大骂汉武这个皇帝,岂不是一举两得?】

刘邦立马撇清关系。

他不想要这么一个万户侯。乃公被单于围困,你有这么大好的机会给乃公复仇,结果竟然迷路了?

刘恒:……

怎么,还不许他没见过真正厉害的将军吗?再说了,随便夸夸的话你们也信?

【试问哪一个从小长于华夏的国人没有听说过李广射虎的故事,没有为“将军夜引弓”而心潮澎湃?又如何能不为那句“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牵动心肠。

这么一个悲剧英雄,自然成为了无数人心折的对象。于是大家纷纷从语文书中走出,走向历史课本。

一时间,沉默是今晚的历史。

啊,为什么历史课本上就没有李广?有点尴尬,问题不大,我们可以翻史书。

这史书或许我就不该打开。】

李广这才知道,什么叫公开处刑。

名气越大,越备不住人扒翻啊。

尤其是因为大家的偏爱,他的东西好像还特别多。

【你说什么?李广没去过龙城?阴山也不是李广打下来的?你问李广对匈奴作战有什么战功?哦,只有那个文景时期的守城反击。

啊,那一定是汉武帝不做人,没让人上战场。

沉默,上了,且每次都上,但好像不如不上。

汉武帝怎么给了这么多机会,就这李广竟然最后还能蹦跶到自杀而亡?三观收到了重大的冲击。

于是大家纷纷感受到了浓烈的欺骗感,迷路侯的封号以绝对的胜利颁发给了李广。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啊。】

刘彻舒坦了。

就是,一天天造谣朕!太过分了!

还造谣仲卿和去病,简直不能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