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8(1 / 2)
索,长东大致对城里面的变化有了新了解。
康熙开启了“天盛”革法,以太子为首,从官僚体制、经济、教育、农业等多个方面进行改革。
而长东的主子,七贝勒和七福晋上书千字,字字提及教育,认为在现有的政治体制中,通过对教育质量的提高,来影响和推动其他的方面的变革。
新式学堂的年度考核成绩也让一直不为所动的康熙点头。
京畿外横飞过河的稳桥不过数日,便从女子新式学堂和工匠的手中诞生,结构结实牢固。
均岁为十的格格们在康熙的提问考核下,不改面色,甚至比康熙预测的表现得更好。
这只是第一个学年的学习。
康熙感慨,“揽天下出色如此之才为朕所用,国何故不强?”
于是新式学堂一夜之间,遍地开花。
甚至各地为了较劲,还学会了因地制宜,从不同的方面培养人才。
以图得到康熙的青睐。
但这也并不意味着四书五经的传统学校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科举仍然是“抡才”的重要途径。
只不过是有特招人才。
长东被自己所了解的一切震惊到,心里对自己年轻的主子更为敬畏。
他想起在皇庄的那个冬天,若是没有应答下七贝勒爷的下令,如今的他还是庄子上不起眼的小长工。
可如今,他从那个庄子里面走了出来。
还是仆人,却眼界和见识都不一样。
长东看着满街都不同于以往的百姓,内心感触万分,却久久寻觅不到答案。
他们是何故变成这样的?
隔在千里之外的宝敏,要是听到他的心声,说不定能够给出长东想要知晓的答案。
“这就是变革的奥秘。”
宝敏抱着取名为元宝的白猫在街上踱步,感受着与之前已经完全不同的京城,嘴角微扬。
“虽然离之后还差很多,但现在这样已经是我想要的了。”
宝敏抱着元宝朝福盈食楼走去,自从前日,宝敏发现她把脑子里面的菜肴想了个遍,已无新菜,系统给的积分很低时,她就明白一个道理。
靠外力推动一个时代往前追赶发展,终究是行不通的。
系统为了避免出现残忍残杀的悲剧,它在设计之处,就已经将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压在世界的一个水平线上。
饶是发动更多的人力去研究,在大部分国家没有追赶上来,科技发展力很长一段时间都会停留至此。
刚开始,宝敏猜出这个规律后,夜不能寐。
她担心她在书上看到的惨痛历史再次重现,担心她改变的只是一场梦境。
接连几次半夜惊醒,吓得胤祐去请大夫帮她诊脉,宝敏才委婉地跟胤祐诉说自己的不安。
胤祐轻拍着她的后背,似安慰道:“儿孙自有儿孙福,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唐宋元明。哪一个王朝不是更替的?”
“人死后,哪里还管海浪滔天?”胤祐看得开。
他希望清朝可以延绵千万代,但也很清楚,一个不成器的儿孙就能够将好几代的积累化为虚无。
“与其在现在,担心那些不肖子孙败掉河山,不如等他死后入了地府,吃饱喝足撩起袖子好生将他们揍一顿。”
? 如?您?访?问?的???????発???????不?是?ī???u?????n???????Ⅱ????.?????м?则?为??????????点
胤祐这话虽糙,但宝敏一想,又觉得是这个道理。
人活一世,更重要的是在当下。
饶是这样,宝敏还是开始准备东西,她想要将自己知道的东西化为指示,交给下一代,下一代传递给下下一代。
哪怕只有一个人知晓,一个人窥探到她的秘密,将这些秘密一个接一个地传递下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