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84(1 / 2)

加入书签

想就被否决了。

第二个法子则是用箱子模拟黄鳝生存环境,进行饲养。

这个太现代化,对水温的要求也很高,宝敏赶忙否定三连。

最后一群人在下桃县连着走了两三天,厨房里的黄鳝眼瞧着快要养不活了。

李桂芬才着急忙慌地说:“我知道!我知道应该去哪里找了!”

“村子不远处有个藕池,去年因为雨水太少,干涸掉,也就没人管。今年应该是又涨回来了,那地方清理一下,将黄鳝扔进去养应当不成问题。”

李桂芬看过宝敏带过来的资料,觉得黄鳝扔到里面去。

“藕池太大,它们会不会跑啊?”尼满质疑道。

“那个藕池不大,民妇带几位贵人去,等你们去了便知。”

第100章

藕池的地理环境成为……

藕池的地理环境成为了养黄鳝的唯一选择,因为养黄鳝的水深度要统一。

而且藕池里面不知道有什么东西,宝敏查过资料,想要用藕池进行养殖,估计还要对藕池进行一次统一的清理。

最后来来回回没能确定下来的,一行人只好租了下桃县老乡的几亩田地,将水田做成适合饲养黄鳝的环境。

然后让尼满、祝丹两个人在下桃县住下,盯着水田里面的黄鳝。

“别让黄鳝跑了,过几天,我去找人设计好藕池怎么改善用来养殖黄鳝,再回来找你们。”

被要求留守在下桃县的祝丹跟尼满有苦难言。

村子里面能够租到的房子都是茅草房,八旗子弟再怎么样也没有吃过这样的苦头。

尼满躺在草床上,越想越觉得当初自己阿玛额娘同他说这是个好差事,怕是一开始就在骗他。

可惜他已经上了贼船,如何都下不去了。

祝丹比尼满想得开,冷静下来后,拍拍尼满的肩膀,“兄弟,好好干,说不定我们要名垂青史了。”

祝丹不知为什么,他就是觉得自己这次在干一件很伟大的事情,哪怕这件事情听上去匪夷所思。

“你别是被气傻了吧?”尼满愤愤地拍掉祝丹的手,“让我干也不是不行,福晋明摆着信不过我们,让一个乡村妇人踩在我们俩头上,指挥我们。”

“这是要做什么?”

尼满嘀咕道:“怎么说,我们才是一家人。”

虽然跟福晋攀亲戚还是有点太过分,可他们才是一家人,这话也不算假。

祝丹瞥了人一眼,阴恻恻道:“你这话可别出去乱说,到时候连累死我。”

“福晋这么安排,自有她的道理。而且不信任我们两个是什么很奇怪的事情吗?”

祝丹觉得,从一开始到现在,他们两个干的事情,的确不值得被宝敏信任。

尼满对李桂芬的不满,并没有持续很久。

因为他发现这个妇人对自己不是一般的狠。

李桂芬大概是知晓村子里面游手好闲之人的习性,自从宝敏将水田里面的黄鳝交给她们后,就日夜翻阅宝敏带过来的资料。

藕池留下来的资料不多,宝敏大多带回去给工匠们查阅,以方便不久之后带人过来更改藕池的整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