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31(1 / 2)

加入书签

敏的额娘是宗室女,但早早出嫁,这种家宴也轮不到她。

大臣那边也不带女眷一起入宫参宴,就算能,法喀也不会带上女儿进宫。

他担心宝敏进宫不小心招惹上什么不该招惹的人,到时候出大麻烦。

如今看来,法喀对自己闺女的性子十分了解。

胤祐想了想,“这算什么?在家宴上出错,也没有人敢嘲笑你,也不会有人以死明志,冲着朝堂的柱子撞过去。”

宝敏哽住,不自觉地想起朝堂之上各怀心思的朝臣,又将手帕攥紧几分,“算了算了,那些人更难搞。”

宝敏一点都不想跟他们对上,之乎者也,引经据典,吵架根本吵不过这些人。

到时候在朝堂之上被说哭,那可就是丢大脸了。

宝敏最会的就是冷不丁刺两句,真让她用嘴吵架,指不定站在那当个闷葫芦盯着你瞅。

这招对上自家的阿玛是有用的,对上其他的朝臣还真不好说。

她也没有兴趣去验证这件事情。

宝敏缓过神来,注意力就放在了眼前的剑舞上,也没去想康熙跟她要的计划书,更没想过那台已经制造出来的纺织机要如何处理。

事在人为,当下她还是老老实实先看完宴会表演,等康熙考察完各位皇子一整年的表现,就准备好生休息了。

宴会的表演点到即止,或许是因为最近发生的政事过多,各位儿子的立场相对于去年发生了剧变。

康熙对他们的态度也有些冷,跳过前头几个已经在朝廷上立了足的皇子,转头去问后面还在上书房读书的老八、老九、老十。

被晾着的皇子也不着急,坐在一旁安静地听着。

唯有被考察的老九、老十一脸苦瓜相。

尤其是有了八阿哥的对比,那答题更是满头大汗,苦不堪言。

宝敏瞧得津津有味。

只要自己不是戏中人,吃瓜的观感就比以前好上许多。

康熙点点老九,“你可多些心思放在读书上面,别跟你五哥似的……”

五阿哥也不反驳,干脆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继续捏着果子吃。

端得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开水越烫我越浪的模样。

九阿哥瞧着自己不成器的兄长模样,又看看恨铁不成钢的皇阿玛,愈发觉得还是八哥更加有兄长的担当。

这些已经成家立业的哥哥,没几个靠谱。

康熙瞧着剩下几个儿子一脸“懵懂”,连带着气息都不平稳了。

就这些状态,怎么让他安心将大清的天下交给他们?

好在大年初一的钟声救了他们,鞭炮声四鸣,提前准备好的火堆被点燃,代表着新一年的运势火旺,年草也被太监们捡起来,不断朝着火堆里扔去。

而后一人分了一碗素饺子,这个除夕跨大年初一,才算是圆满结束。

众人退散。

太子和太子妃临出门时,又被叫住,梁九功上前去请,说是皇上记挂十五皇子,让两夫妻抱着十五皇子去给皇上瞧瞧。

还没等宝敏听见更多,她就被胤祐拉着往外走。

“做什么?走慢些再听一耳朵也好。”宝敏颇为可惜,难得嗅到瓜味,也不用听二手消息,倒是被人破坏了。

“快些走,晚点天更冷,路上面都结冰,回去晚。”胤祐揣摩道:“今天晚上这饭菜也不合你口味,怕是要让小厨房给你做宵夜吃。那福晋这是准备什么时辰睡?明日还要去给太后、额娘拜年,你不早起?”

“明天还要拜神,快些回去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