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05(1 / 2)

加入书签

宝敏和胤祐商量好的,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想要让康熙真正相信他们,除了让太后知晓这件事情,还得亲眼看见。

门外没有通传的父子三人,碰巧将后头宝敏讲的话听入耳了。

康熙瞥了眼站在一旁神情认真的胤祐,抬手往站坐没个正形的胤祺身上拍了下,“你身上长虱子啊?不能安稳站着?”

胤祺方才在乾清宫,针对大清入关后中原一带农业发展变化趋势做出的回答,被康熙贬为一派胡言,现在看到老爷子说话声音都低几分。

更何况自己昨天对福晋动了手,这事估摸着也就玛嬷知晓了,老爷子的眼线还没将此事传到他耳朵里。

胤祺生怕自己被秋后算账,坐立难安。

偏生他这样倒是给站在一旁的胤祐做了对照组。

康熙越想越是不得劲。

当初胤祺是被自己半放逐的,老七生来就是个瘸子,他忙于政务,将孩子和成嫔甩在后宫里也没怎么管过。

如今七儿子自己长成了能遮风挡雨的树,怎么五儿子不行?

不过一动脑筋,康熙就决定明年让宜妃挑几个脑子好使的待选秀女,往胤祺的院子里面塞。

胤祐听着屋子里的宝敏将玛嬷哄得团团转,不由觉得好笑。

自己福晋就算是流落街头,那也是能够在大街上摆摊说书,哄人给自己送钱的类型。

绝对不会让自己受一点委屈。

就这张嘴,也是饿不死的类型。

康熙对胤祐提出来的法子很感兴趣。

“古往今来,少有官府将本朝国土之上的农作物产分化仔细,皇阿玛若是按国之疆土,在地图上勾勒出大清国富民乐之景象,确定好边疆之界线,何尝不是一件与秦皇汉武并肩之大事?”

第55章

【二更】要说当皇……

要说当皇帝心中没点宏伟志向,那是不可能的。秦皇汉武这四个字拉出来,就已经注定胤祐要走拍马屁的路子。

可康熙年幼登基,身处险境,能够从中抽身而出,并且极有魄力地将整个大清收拢于自己的掌心,已经是一个极其厉害的帝王。

要真让胤祐说出哪里不太满意,那也就是对爱的人无条件袒护,对恨的人更是像捏死一只蚂蚁那般不留情面。

如果说胤祐的劝说只是让康熙顺着这个念头萌生一个想法,那么当他扶着太后去到乾东五所,看见堆成小山般的土豆,这个想法变成了落在圣旨上的铁令。

胤祐达成自己的目的,能够从八旗兵里面挑选自己想要的人,以京城往西行的皇庄作试验地。

“既然这东西是你找到用处的,那这个农部就交给你管。等雪融化后,就该春种了。”康熙想着这也是才发现的新作物,也不知一年可以种几次,就先研究着,等什么时候技术成熟了,再谈论种到更北的地带去。

胤祺也被康熙指去农部,“你一身懒骨头,所谓的在户部上值,不就是你四哥在后头追着帮你擦屁股?”

康熙不听胤祺的解释,“好生学着点,莫吊儿郎当。要是这中间出了什么差错,朕唯你是问。”

本来是准备上船,但是并不想被迫上船,甚至要承担责任的胤祺:“……”

这不是坑人吗?

胤祐达成自己一开始的目的,心情不由地愉悦着,站在福晋身边轻轻拽了下宝敏的旗装衣边。

控制不住地雀跃。

宝敏见状,也不由地扬唇轻笑,心里面的算盘打得啪啪响,有了胤祐这一“功能性”挡板,之后很多农作物上的事情就能够顺理成章

地推出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