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1 / 2)

加入书签

一会儿才若无其事的擦了擦眼角沁出的泪。

马车却并不懂沈瓷的心酸,依旧尽职尽责的往前头走去。

忠毅伯府中,二夫人裴氏刚看完一个月的账册,才坐下歇了歇,陪房妈妈张氏便一脸紧张的走了进来,在她耳边耳语道:“二夫人,二爷打发人回来传话,说他和沈姑娘这会儿已经进了城往家里赶了。”

裴氏才端起一杯茶,都顾不得喝上一口,急急忙忙的站了起来,“什么?都进城了?怎得不早些传口信过来?”

“院子收拾好没有?让底下的人来回话。”裴氏话虽如此,可根本坐不住,索性自己亲自走一遭,说着就要去看一早定好的院落。

张嬷嬷即刻搀扶着她往外走,嘴里不住劝说,“夫人您别急,这事儿来得太快院子许是没那么快拾掇出来。”

“至于二爷没提前来消息,许是这些日子太忙碌,一时疏忽了。”

“好在沈姑娘是外甥女,不会计较这些。”

裴氏听见这话,没好气的瞥了她一眼,“浑说什么话?就因着是外甥女才不能怠慢,方才还想着差人问问二爷何时归家,谁知竟已经到了。”

“是奴婢失言。”

主仆俩说话间已经到了地方,但院子只收拾了一小部分,底下的人诚惶诚恐,见裴氏过来大气都不敢出。

张嬷嬷唯恐裴氏生气,忙开口解围,“夫人,这院子不小,几日光景实在是太赶了些。”

裴氏又何尝不知?府上承蒙皇恩,赐下的宅子不小,府上主子人数有限,诺大的院子要收拾好的确需要些时日,她倒不至于迁怒下人,只是头疼一会儿见了婆婆不好交代。

“大郎和二郎去何处了?差人把他们找来。”裴氏一边往外走一边吩咐着张嬷嬷,“丫头们呢又在何处?”

“大公子和二公子出府去了还没回来。”

“二姑娘三姑娘这会子在福寿堂陪着老夫人。”

“你亲自带人去外头侯着,接了人后便请到福寿堂来。”裴氏吩咐完后便亲自去了福寿堂,脚步匆忙了些许,她心里埋怨丈夫办事不周到,可这会儿不是抱怨的时候,外甥女远道而来,她可万万不能让人寒了心。

裴氏到了楚老夫人的院子,刚一走近就听见里头传来了些许欢声笑语,她仔细的听了听,原是两个丫头在哄老祖母吃糕饼。

这些日子婆婆因为小姑的事情神伤,裴氏也许久不曾听见福寿堂传来欢声笑语。

心中到底感慨。

楚老夫人身边的康嬷嬷见着二夫人,立刻过来迎,“二夫人怎么这会儿过来,可是出了什么事?”

“二爷传来消息,说是已经到金陵,估摸着过一会就要到了。”

裴氏并未压低声音,楚老夫人在里头听得清清楚楚,她抬起头看向外头朗声问道,“可是沈丫头到了?”

“是,已经到了金陵,您也可以放心些。”裴氏一边往里走一边回着话。

楚老夫人听见这话立刻就坐不住了,非要出去瞧一瞧,两个孙女一左一右的扶着她,裴氏立刻将人给拦下,“娘,媳妇已经命人出去迎,接了人后立刻让过来,您别急。”

裴氏将婆婆劝下,楚老夫人虽还是神色着急,却到底耐住了性子安心的等着。

而方才说话逗老人家开心的姐妹俩,这会儿却安安静静的坐在一旁,一言不发。

姑姑家中的事情她们早就已经知晓,也盼着能早些见到表妹/表姐,如今真到了要见面的时候,姐妹俩反而忐忑起来。

不知等会儿见着人,该说什么才合适。

若是说错了什么话,岂不是惹人伤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