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五十一章 千里驰援?(2 / 2)

加入书签

这确实是个好消息,然而仅凭现在陷入绝境的残兵败将能否坚持到援军赶来解围还是个未知数。

远道而来的玛丽安娜军队无论如何需要先集结休整吧?

然后得派联络官和翻译官跟他们做好协调工作吧?

接着还要机动至预设阵地做好大规模反击的准备吧?

往少了说三四天,往长了说十天半个月都有可能,可是以目前岌岌可危的形势来看即使背水一战死守两天都够呛。

商克心想玛丽安娜人居然还真乖乖听话派远征军来了,而且效率还挺高的,跨国部署一个军居然不到两个星期就入境了。

「我觉得还是有希望的。」他沉吟道:「反正尽力而为吧,敌人也差不多是强弩之末了,伊凡罗斯军队下级军官伤亡很大,进攻的协同很明显差多了。」

商克不知道的是,这个星期统制政府和合众国联邦政府达成一致,严厉敦促玛丽安娜方面立刻行动,后者承受不住咄咄逼人的外交施压,所以动作很快。

瓦尔兰德军队在泊林以北没能阻挡伊凡罗斯军队的强大攻势,泊林岌岌可危。

战术空军的重要性又一次得到体现,帝俄空军集中出动了几乎全部可用的中型轰炸机与重型轰炸机,对泊林北郊的铁路调车场和火车站进行了四个波次的猛烈空袭。

在帝德空军战斗机和高射炮的打击下,帝俄轰炸机部队付出了血的代价。

三次昼间空袭和一次夜间空袭总计出击大约800架次,损失36架新锐的雅克-1战斗机丶47架佩-2轰炸机丶22架叶-2轰炸机丶30架进口的英制『汉普顿』轰炸机,才两天时间就有五个轰炸机团由此失去战斗力。

这样的行动看似杀敌八百自损一千,但从战役层面来看却收获了巨大的成果。

由于铁路枢纽瘫痪,帝德地面部队的战略调度能力受到严重阻碍,总参谋部甚至只能让一些部队急行军。

十几个师的战略预备队无法及时增援遭到多路强攻的B集团军群,帝俄布列斯特第1方面军和布列斯特第4方面军击溃了B集团军群,随后向纵深一股脑儿的穿插。

战略预备队之一的帝德第267步兵师成为了瓦尔兰德军事史上最耻辱的部队,该部在急行军至泰姆普林小镇的时候部队已经快散架了,师长下令收拢部队休整吃饭,可就在他们毫无防备之时,突然遭遇了迎面杀来的帝俄第8独立坦克旅和第19骑兵师。

第267步兵师根本组织不起有效的抵抗,部队甚至都没来得及展开,才十几分钟就有T-34和大批乘车步兵冲到了师部附近,之后仅有半个步兵团来得及完成战术展开,但是好不容易部署的37毫米反坦克炮面对横冲直撞的T-34又只能干瞪眼。

绝望的帝德士兵们不得不拎着集束手榴弹和地雷与T-34近距离肉搏,但往往只能炸断其履带。最终,第267步兵师在接战后仅两个半小时便溃不成军。

但即使是如此乾脆利落的战斗,帝俄第8坦克旅与第19骑兵师的伤亡仍旧接近全军覆没的帝德第267步兵师的两倍,可以说帝德官兵的技战术水平是相当精湛的。

这场战役,帝俄部队总伤亡20.3万人,损失677辆坦克和303架飞机,然而全歼战果只有几个师,大部分帝德部队都抛弃重武器和技术装备拼命突围了,总伤亡大约12万人。

第四次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芙娜)攻势其实并不完美,以击溃战为主,歼灭战太少,只能说勉强达成了战略目标。

不过,随着北线战局崩盘,泊林北面可谓门户大开,完全暴露在两百多万伊凡罗斯军队面前。

这座历史名城岌岌可危,似乎已经成了沙皇的囊中之物?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