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2(2 / 2)

加入书签

【秦二初次出宫时看到了太多贫富尊卑下的不公——此后她一生都致力于减少这些不公,改变底层人民悲苦的命运。】

【她又足够敏锐,四岁就能意识到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才会让李信给养济院找老师,自己混在里面一起学。】

黔首们已经知道儒家的尊卑贵贱发展到最后,会造就“孔雀王朝”这种怪物。

但大秦并没有到那种地步。

他们看不懂这段用词,甚至不理解什么是“贫富尊卑下的不公”。

但能看懂“改变底层人民悲苦的命运”。

因为他们中绝大多数人的一生都充斥着悲苦。

从记事开始就要劳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可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完全保证温饱,稍有天灾人祸就可能面临冻饿致死。

他们已经习惯了这种人生。

秦二想改变他们悲苦的命运,才会免除他们的四赋与徭役?

这是为什么?

………

连陈平都想不出为什么。

? 如?您?访?问?的????址????佈?页?不?是???????ω?ε?n???????????.???????则?为????寨????点

为君者善待百姓,其根源是让百姓归心,以稳固自身的统治。

可秦二的善待太过了。

轻徭薄赋就足以获取民心,彻底免除反而容易失去对百姓的掌控。

陈平本以为是秦二有别的深意,只是他才学不够猜之不及。

可后世却给出这么一个简单的理由:

秦二想要改变底层人民的命运。

这么做对她有什么好处?

【你给了我很大启发,秦二后来那句“军队为保护百姓而存在”好像就是这种思想的延伸。】

【比起“造反圣体”这种说法,我认为秦二更像是“天生圣皇”。】

【对比秦末时其他造反的平民就不难发现:他们得势、哪怕只是暂时得势,都会忘记自己原本是平民,极其热衷于巩固权势。】

【但秦二不同,她所有政策最终都指向保护百姓,这一点从未变过。】

【这让我想到了张良那句让秦韩党嗑生嗑死的话。】

【“世间不会再有你这样的君王。”】

【造反圣体可以有很多,但天生圣皇确实只有她一个。】

嬴云曼没想到后世对她的评价能高到这种地步。

明明她只是在拙劣地模仿那抹红色。

她隐晦地看了眼韩信和祖龙。

韩信完全不在状态。

祖龙……看不出在想什么。

秦二认为军队为保护百姓而存在?

嬴政无法理解这句话。

军队分明是君王最锋利的刀剑。

秦二善于巧言令色。

这应该是她获取民心的话术,且相当有用——几百年后的黔首依旧视她为圣皇。

………

百姓同样无法理解“军队为保护百姓而存在”这句话。

但他们早就在得知秦二会永久免除四赋徭役时,就认定她就是圣皇。

张良也无法理解。

但他记下了这句“所有政策最终都指向保护百姓”。

只凭这一句,无论秦二性情怎样恶劣,都将是他认定的君主。

【所以秦二为什么不主动找始皇帝表明自己的能力?天生圣皇就该越早当皇帝越好。】

【因为她是女的啊。】

【先不说政哥会不会考虑公主当继承人,就“不祥”二字她都见不着迷信的政哥。】

【秦二想见始皇帝并不难,李信就是很好的中间人,因此可以推断出她是不想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