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12(1 / 2)

加入书签

谭峥泓问过桑景云后,买了一些报纸,又对报童说:“你下次出来卖报,要把手脸和衣服洗干净,知道吗?”

那孩子盯着谭峥泓看了一会儿,认真点头。

谭峥泓又道:“你还可以看看别人都是怎么叫卖的,学一学。”

说着,谭峥泓还教了对方三句话:“云景先生书里的情节成真,引起轰动!”

“上海码头两群人争斗,动用枪械,快来看!”

“俄国皇帝或将被赶下台!”

这三句话,谭峥泓念了好几遍,又让对方重复,确定对方全部记住,才让人离开。

等他把人送走,已经简单翻阅过手上报纸的桑景云抬起头,笑着看向他。

谭峥泓一直没变,保持着赤子之心,真不错。

“桑小姐,报纸上有没有刊登昨天发生的事情?”谭峥泓问。

桑景云道:“刊登了,就连《申报》这样的大报纸,都刊登了,《上海日报》更是头版头条报道了这件事。”

桑景云看东西很快,已经将买的几份报纸大致看过。

《申报》刊登了发生在上海县城码头边的事情,新闻的篇幅不长。

《上海日报》刊登的报道的篇幅则很长,除刊登这个新闻外,还表达了对鸦片的厌恶,觉得应该严查此事。

这两份报纸,对昨天的事件都是如实描述的,在死亡这一块,写的都是数人。

第三份报纸就不一样了!

这第三份报纸叫《喇叭周报》,每周一份,周末出售。

这报纸在上海小有名气,它在刊登各种消息时,喜欢夸大其词!

在这份报纸上,刊登的是上海县城那边的谣言。

上来就是伤亡上百人。

这个时代虽然已经有白话文,但用词什么的,跟后世不太一样,甚至后世很多词语,这会儿都没有。

这篇报道的用词就很文言文,用这样的文风,写出一篇夸张的报道……写报道的人,也是个人才。

什么“喊杀声震,血肉横飞”,什么“烟民困兽犹斗,人多势众;售假者不甘示弱,恃强斗狠”,什么“码头染血,江水呜咽”……

桑景云一直都不太喜欢这份报纸,觉得这报纸老说假消息,但这会儿,她有点喜欢这份报纸了。

这写得还挺有意思。

不过等她往后看,发现报纸上的下一篇报道是俄国皇帝或许已经被杀……她就又无语了。

据她所知,那位皇帝活得好好的。

桑景云和谭峥泓找了一家茶馆听消息。

不出她所料,茶馆里有人在谈这件事儿。

这个茶馆是给那些没钱的人喝茶的,茶资只需每人一个铜元。

而此刻,有个文人打扮的人,正滔滔不绝跟人讲昨日的事情。

他是照着那份《喇叭周报》来讲的,讲的时候,还加入许多细节,好像他亲眼见到了昨天的冲突。

那些喝茶的人听得津津有味。

但也有人提出质疑:“《申报》上写,死的人不过六七个,没那么多。”

立刻就有其他人道:“那个姜老二有来头,那些大报纸都是打了招呼的,人家不敢写真相!”

“对,我听人说,昨天码头那边的水,都被血染红了!”

“我也听说了,啧啧,真的死了很多人!”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