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55(1 / 2)

加入书签

《上海日报》的定位跟如今最为有名的《申报》相似,只是更侧重上海本土新闻。

很多人买了《申报》,便不会买《上海日报》,因而《上海日报》的销量不算好,至少是比不上《新小说报》的,找他们打广告的人也就很少。

这也就罢了,《上海日报》的主编还挑剔,不愿刊登诸如补肾广告这样,他看不上眼的广告。

因此,《上海日报》的广告收入,就连《新小说报》的三分之一都没有。

黄培成对此沾沾自喜,认为自己胜过了《上海日报》的主编。

不曾想《上海日报》的主编,竟几次三番说他办的报纸低俗。

这人还当众说他哗众取宠,只知道登些或是打打杀杀,或是情情爱爱的东西。

虽面上看不起对方,但黄培成内心却也是清楚的,他的报社,确实比不上《上海日报》。

这让他很不好受。

板着脸回到报社,见报社里的编辑都喜气洋洋,黄培成有些不舒服。

他并未表现出来,而是问:“你们这般高兴,可是有什么喜事?”

黄培成的表弟也在报社工作,他一脸兴奋:“表哥,云景又有新稿子送来,非常好看。”

上周看过云景写的《双面魔君》后,黄培成对这书,就一直很上心,还让人去打听作者身份。

若非他们手上稿件太少,他怕是早已开始刊登。

现在得知又有新稿件送来,他立刻便让人将之取来,又问自己的表弟,有没有打听出云景的身份。

黄培成的表弟将稿件送到黄培成手上,道:“表哥,我跟南城书局的人打听了一番,听说这书是个颇有名气的新式文人写的。”

黄培成道:“可有打听出那人身份?”

“没打听出来,但今日,这稿件是《上海日报》的记者送到南城书局的。”

黄培成听到此话,喜出望外。

他了解自己的死对头,那人满脑子想的都是要救国救民,他办的《上海日报》招的人,也都是跟他差不多的。

既然《上海日报》的记者愿意帮着送稿件,那这书的作者,应该与他们是一路人,也值得信任。

最重要的,是《上海日报》的主编嫌弃他,嫌弃他的报纸,但对方推崇的新式文人,往他这里投稿!

黄培成知道《上海日报》主编私底下,有资助某些文人,还偷偷帮人印传单。

想到对方这般照顾的文人,不仅给他们《新小说报》写小说,还让《上海日报》的记者送过来,黄培成畅快不已。

他开始读面前的小说,越读越喜欢。

黄培成的表弟,也在旁边念叨:“表哥,南城书局的人,说这书处处都是隐喻,还说这书能呼吁百姓,不要抽大烟。”

黄培成的表弟将听来的话一一说了。

黄培成原本没觉得,听他这么一说,再回头去看,便也忍不住多想。

不论如何,这是一部好书。

这书还非常好读。

黄培成将手上稿件翻来覆去看了许久,突然问:“我们是否可以在印刷时,加入作者用的句读?那些复杂的句读可以不要,只要几个简单的就行……这样吧,你安排人去做些刻了句读的铅字出来,我们试着排版。”

《新小说报》有自己的印刷房,采用凸版印刷。

他们在定好要刊登的小说后,就让排字工寻找所需铅字,按照小说内容进行排列。

等排好版面,就在上面刷上油墨进行拓印并校对。

校对无误后,他们会将排好的印版装到印刷机上,进行印刷。

如今的印刷机是改进过的,比早先的要省事许多,但也需要手摇,因而他们印刷房,还专门请了两个负责摇印刷机的工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