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53(1 / 2)

加入书签

口接一句,“子政也该相看了。”

顾朔,字子政,去年顾朔解除禁足后,周文帝给他取的字——因为这个字,皇后同周文帝生了好大一场气,苏季徵也觉得不妥,名字代表长辈对人的期待,周文帝对顾朔的期待,让苏季徵觉得不安。

苏景同筷子停住,豁然抬头。

有人接话,“陛下说得有理,殿下年纪到了,是该相看了。”

苏景同耳朵嗡嗡响,全身热血往头上涌去,天地像在此刻炸开,他脑子里除了顾朔再装不下其他念头,他急不可耐地去观察顾朔的反应,迫切地希望他能说一句拒绝。

顾朔只平静地用膳,用膳的仪态一如既往地优雅,仿佛一切都与他无关。

苏景同心里不痛快,又不知这不痛快从何而来,顾朔二月生日,今年二月就满了二十岁,相看郡王妃天经地义。苏景同闷闷拿起酒杯,他还没喝过酒,世人常说一醉解千愁,苏景同不知自己在愁什么,但莫名其妙想喝酒。

宫里给他备的酒是甜酒,并不辣,入口香,起初并不觉得易醉,但后劲大。苏景同不知这酒的厉害,咂摸两口,味道还可以,甜甜的,一饮而尽。

中秋国宴人多琐碎,伺候他的小宫女早听闻摄政王世子脾气不好,乖张跋扈,并不敢多劝,摄政王同朝臣们闲聊,亦没朝这边看。

苏景同耳畔是各色人等的议论声。

大皇子到五皇子都已经娶亲,按齿序该到顾朔了。大皇子廉亲王娶了自己的表妹,亲上加亲;二皇子娶了宗亲的女儿;三皇子娶了礼部尚书的侄孙女;四皇子娶了堂妹;五皇子娶了宗亲的女儿。

除了三皇子,其他皇子妃来来回回都在宗亲中打转。

摄政王和周文帝之间的平静维系不了太久,朝臣们轻易不愿让女儿和皇家牵扯上关系,免得将来朝代倾覆被连累,便是保皇党们,也舍不得让女儿将来遭罪。

廉亲王已经喝了两壶酒,醉意爬上脸颊:“肃老皇叔家有个小孙女,今年适龄。”肃亲王远离朝廷,闲散宗亲,手中无权,家中子弟不争气,没正经差使,唯独小孙女品貌才学上乘,家世徒有其表,人却出挑,配顾朔正合适。

苏景同的位置正好在大皇子身后,他赏花宴见过一次这位郡主,温柔娴静,满身书卷气,是顾朔会喜欢的类型。

苏景同斟满酒,一饮而尽。

三皇子附和道:“是不错。敏国公的外孙女也好。”敏国公已经赋闲在家,几个儿子有出息,都在军营就职,办过好些漂亮差使。据说他外孙女性情豪爽率直,英姿飒爽。

苏景同也见过这位姑娘,传闻并无夸大,京城的纨绔子弟们喜欢在清晨的山间骑快马,且要花式骑马,比马术,敏国公的外孙女穿着公子王孙的衣裳,打扮成男儿模样同他们一起在山间纵横,马术并不比他们差。

苏景同酸溜溜地想:其实人家马术比他强。

他是样样都懂,样样不精,一知半解,浮皮潦草。人家专心致志,主攻骑术,若她能上战场,这位姑娘也是顶天立地的豪杰。

顾朔或许也喜欢这款。

苏景同又灌了一杯酒。他发现仰头将酒灌在喉咙里,介于呛酒与不呛酒之间时的滋味最烧心,也最痛快。

一向谨慎的二皇子没说话,眼睛却不自觉瞧向了第三排的左正卿——方才周文帝提到要给顾朔选妃时,周文帝看了眼左正卿。

左正卿只比顾朔小一岁,惊才绝艳的病弱书生,从小身体就没好过,太医瞧过无数次,都瞧不出病根,只说慧极必伤,太过聪慧便容易夭折。左家是保皇党中最强势的一支,左正卿没走科举的路子,原先兵部挂职顾问,现在掌管着巡防营,巡防营负责护卫京城,有两万兵力。紧急时刻能顶一顶。

左正卿有个妹妹,年方十六,尚无婚配。

顾朔如果想和大皇子争皇位,娶左正卿的妹妹最合适。左家满门忠烈,左正卿他爹致力于弹劾摄政王二十余年,官位稳稳当当,除了他为人谨慎老道,也有左家势力盘根错节的原因在,摄政王不想动他,动起来太麻烦。总的来说,左家是门不错的助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