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9(1 / 2)
位之心,他觉得他是有能者。可我爹独揽朝政十余年,为什么滨州会是人间炼狱?”
苏景同望着顾朔沉沉的黑眸,“你说,我享受着民脂民膏,是否是一种罪?我借着我爹的身份,才得以挥金如土,却又在心里怪我爹,这是否是另一种罪?”
“你厌恶我是应该的。”苏景同想,你是天上的月亮,我是沉沦在欲望泥潭中的烂泥。
苏景同听到顾朔轻轻叹了一口气,他的呼吸喷涌在自己头顶,继而一只温柔的手抚在他头顶,“原来你是这样想的。”
“你想听听我当时的感受吗?”顾朔温柔地问。
第19章 行动
“嗯?”
那天……
苏景同吐得天昏地暗,头脑发晕时,一只矜贵修长的手托着月莹棉的帕子,递到他面前,帕子上用银线绣着一个小小的“川”字。
顾川,大皇子。
“吓坏了吧。”大皇子说,“出来赈灾是这样的,一个不小心,就会被刁民围追抢劫。”
刁民……
苏景同难以置信自己耳朵听到了什么,地上还横七竖八躺着流民瘦的皮包骨头的尸体,目睹了人间惨剧,他竟然在说“刁民”?
苏景同侧头,避开大皇子的帕子。赈灾出发前,他便不大看得上大皇子的行径——这人知道自己是来攒功绩的,又和六皇子顾朔一同出门,生怕穿得素净,旁人分不出他和六皇子谁主谁次,叫尚服局赶制了几套奢华无比的衣裳鞋子,好压六皇子一头。
送粮的队伍是从津门抽调回的赤霄军。赤霄军独立在朝堂外,并未被摄政王苏季徵笼络。
苏景同的意思是大家急行军送粮。
大皇子心里盘算着他的小九九:禁军一共两万人,虽然都是好手,但数量上有所欠缺,一旦和苏季徵撕破脸,不够用,赤霄军负责镇守津门,一共有三万人,眼下抽调了三千人回来送粮,若能笼络赤霄军,自然是极好的。
大皇子便道:“滨州乃粮食大洲,除了滨州粮仓,滨州粮商处也有不少粮食,不必急于一时。赤霄军的将士们连夜从津门赶回,一路舟车劳顿,不如我们缓行军,也好叫赤霄军的将士们略作休息。”
顾朔罕见地插话:“急行军。”
大皇子充耳不闻——老六不愿看到他笼络赤霄军罢了。
最后是赤霄军首领三番四次表示无妨,可以急行军,赈灾要紧。他们才得以急行军快速赶到滨州。
路上,大皇子的矫情愈发上劲儿。他是真正的贵人出身,急行军只能用轻便的马车,他坐得不舒服,坐久了腰酸背痛,便时不时要停下休息,顺便去找赤霄军首领聊天,拉近感情。
吃食上也挑剔,总说“这些干粮怎能用来招待赤霄军的兄弟们,咱们去城里吃些好饭好菜”。他们离城远,一来一回需要一天。三千人的饭菜,需要几十个店家来做。
虽说急行军,但行军速度被他拖慢了好多天。
苏景同实在见不得他,堂堂皇子,不分轻重缓急,灾民还等着救援,他在这儿大肆拉拢赤霄军,在大皇子又一次提出要去城中吃饭时,苏景同冷声道:“要去你自己去,本世子急着去滨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