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40(2 / 2)

加入书签

阿庆:等我老公回来,把你们豆沙了,豆沙了!

第92章

陈庆在药田里干了半个月的活,已经适应了这样的干活节奏,腰酸了三四天之后就习惯了,每天下工的时候是他最快乐的时候,看着手里的铜板,觉得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

在干活的时候,陈庆也发现了很多人磨洋工,陈庆一开始有些不理解,后来听他们悄悄闲聊,才知道这么做的理由,进度慢一点,他们的上工的时间就会多一两天,就能多赚些钱。

陈庆在干活的时候也在想,这种做法到底对不对,但是他始终没有放慢手上的动作,自己该怎么干还是怎么看。

也许是看他手脚利落,管事的把他调去了旁边的药田里,这边的药田种的沙地人参,这味药能够补气血,尤其适合老人强身健体。

陈庆还是目不斜视,干活还跟从前一样,只是从这片药田出去的人在出去的时候都会搜身,毕竟这里的药材贵重。

陈庆倒是无所谓,他都是手脚干净地干活,自然也不会担心搜出什么东西来,他也认为这么严的看守,不会有人铤而走险。

因为今年的药材收成好,也许是因为其他人不声不响的磨洋工出了效果,一个月时间到了活还没干完,又要多干十天。

可就在快完工的前一天,出去的时候就有人被搜到偷了药。

管事们倒也没有动手,连多余的话都没说几句,直接把人带去衙门了,留下剩下的人都议论纷纷。

陈庆最近老是听他们的墙角,说这人家里的儿子不知道怎么染上了赌瘾,把家里的积蓄都输完了,这人也是没办法,才想偷点药材出去卖,听说也偷了不是第一回了,只是这回被抓住了。

陈庆回去的时候把这事跟祖母说了说,祖母叮嘱他,千万不能贪小便宜:“咱们家虽然穷,但可不能短了志气。”

陈庆很乖地点头:“我不会的。”

他在药田里干了四十天,赚到了四百文钱,这是陈庆从小到大赚到的最多的一笔钱了。

他在回去的路上就已经计划好了要怎么来花这一笔钱,先买点猪油,猪油罐子早就空了;再去买点肉,他还好,中午那一顿饭里总会有点油水,但祖母却是很久没吃过肉了;再买些粮食,这样到年底,他们都不会再饿肚子,至于今年想给祖母买新衣裳,就等他后面赚钱再说。

时间已经到了四月中旬,天气已经很暖和了,刮的风不再是那么刺骨,陈庆帮着祖母穿好衣裳,扶着她往镇上去,陈庆的怀里揣着四百多文钱,用祖母给他的荷包装着,沉甸甸的。

他们这次去镇上,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要去驿站看看有没有周远寄回来的家书和钱,往常都是三月就到了,以前会有人在村口来报信,但今年都没听到过,所以祖母想带着陈庆来问问,也算是带他认认路,以后还得陈庆去拿呢。

他们到了驿站,得到的消息是早在三月十五的时候钱就已经到了,周远寄了二两银子回来,领走人那里按了红手印,名字写的是周木。

果然,不是周远没寄钱,而是周木早就把钱领走了,应该是来报信的人在村口就被周木拦了下来,随后周木就跟着人去把钱取走了。

看祖母了然的样子,陈庆就知道这样的事情发生过不不止一次。

“祖母,周远去了几年了啊?”陈庆扶着他,两个人在人群中走得很慢。

“这已经是第四年了。”祖母说,“那时候家里揭不开锅呀,当时有征兵的来,说去征兵就给二十斤粮食,阿远就去了,当时阿远也才十三岁。”

陈庆在心里盘算,周远就比他大了一岁,他今年十六,周远十七。

没有拿到周远的钱,陈庆有一点失望,但好在他这些天赚了些钱,能买些必须的粮食什么的,来的时候背篓空空,回来的时候背篓背得满满当当,陈庆背着都有些吃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