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6(2 / 2)
戚书宁这些年变了很多,可能是做官的时间长了需要严肃,他的面相也变得不怒自威了,但在最亲的家人面前,他仿佛还是以前那个书生,对待孩子们也是丝毫没有架子,这会儿把三个孩子挨着抱了抱。
“县城的学堂我去了解过了,上任的县令一直秉承着一个有教无类的教育的观念,所以学堂里不论性别,只要能交得起束脩,就都能去上学。”抱完孩子们,戚书宁才跟他们说起孩子上学的事情。
他看向安安和宁宁:“安安宁宁愿意去上学吗?”
两个孩子互相看了看,没回答他。
壮壮拍了拍胸脯:“哥哥,没关系,我会保护你们。”
于是三个孩子坐在一起,陈庆给他们盛好饭,几个大人才好好说话。
“县城的学堂里班级没有分什么男孩女孩儿和哥儿,大家都在一个班里上课,一年之后会重新分,适合读书的就去文班,更通武艺的就去武班。”戚书宁在县城,更了解一些。
“两年前,朝廷立法,文试武举都是朝廷选拔官员的手段,日后孩子们的出路就更多。”他看向壮壮,“壮壮的身板体格,能走武举这条路。”
陈庆并没有想过多么远的事情,他只希望壮壮能够平安长大。
陈庆看向周远,其实周远跟他也是一样的想法,现在家里的条件,只要壮壮不败家,也够他平安顺遂地终老。
“看孩子以后想过怎么样的生活吧,先去学堂里识字。”周远深知道不识字有多麻烦,所以还是希望壮壮能读能写。
五月初,壮壮在家里过完五岁的生日,第二天就要去县城上学了,临走的时候孙大娘哭得眼泪汪汪,壮壮五岁,从来没离开家过,祖孙俩抱着哭,倒是让陈庆有些不舍了。
只是再难接受分离,也不得不分离,壮壮用自己的手绢擦干了孙大娘脸上的泪痕:“不哭不哭,祖母,我上完学就回来了。”
陈庆和周远带着壮壮的很多东西,搬到了他们在县城里的房子里,壮壮倒是很适应,背着陈庆给他缝的书袋美滋滋地转了又转。
晚上睡觉的时候陈庆有些辗转难眠,他趴在周远的胸口上:“学堂里不会有人欺负壮壮吧?”
陈庆都不敢想象,壮壮这么小的一个小孩儿,猛地去到一个都是陌生人的地方,他怎么才能适应?
周远拍了拍他的背:“他在村子里就是孩子王,去了书院也能吃得开。”
陈庆带着浓重的忧愁,拒绝了周远想要亲近的想法,壮壮从四岁开始就自己单独睡了。
第二天起床要去送壮壮的时候,陈庆的焦虑就更加明显,他甚至想把壮壮的书袋藏起来。
李欣跟他们一起去,戚书宁不方便出面,所以拜托周远照顾他们。
看实在没有办法,陈庆只好沉默地跟在他们的身后,看着越来越近的书院,陈庆看着周围,也有送孩子来上书院的,只是那些孩子就抱着爹娘的腿不肯撒手,只有他家壮壮,头也不回地跟着安安和宁宁就进书院去了。
先前周远就已经交好了束脩,也知道每天申时末准时来接孩子回家。
李欣也看出了陈庆的焦虑,于是跟他一起在县城里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