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4(2 / 2)
秦夏成亲之后一直没有身孕,他就跟孟栓子一起出门,去年的时候听说为了救孟栓子还受过伤,回家修养了两个月才好,等好了在家里也闲不住,又跟孟栓子出去了,至今还没回来。
大人们在院子里说话,孩子们在院子里跑圈,壮壮手长腿长,本来他最小,但他跑得比两个哥哥都快,眼看追不上壮壮,安安宁宁就开始假哭。
壮壮只好停下来,拿出小爹爹给他绣的小手绢,轻轻地擦干净两个哥哥脸上的泪痕。
李欣就开始笑:“看你家壮壮,多贴心。”
陈庆也笑:“壮壮都是周远教的。”
壮壮的在一岁之前,基本都是在周远的怀里长的,因为他一放下就哭,所以周远基本都是把他带在身上,小的时候趴在他的手臂上,再大点就被周远抱在胸前,背在背后。
壮壮在周岁的当天学会了走路,陈庆也给他准备了抓周的东西,但壮壮不像两个哥哥什么都玩,他目标明确,第一次学会了走路,就走到周远的那把刀面前,抱住了就不松手。
周远倒是很满意,孩子像他的话,以后就有两个人保护陈庆。
“他教的好,男孩子就应该这样。”李欣夸赞到。
戚书宁在翰林院学了三年之后,他被指派为曲江府下面的平清县的县令,官拜正七品。
要说一句的是,戚书宁的原籍就是平清县下面的青冈镇。
戚书宁要在八月十五前到平清县履职,这一去就要把李欣和安安宁宁都带去。
看在孩子们都大了,周远提出他们一起去送戚书宁上任,顺便也算是出去玩一圈。
有周远和陈庆作陪,李欣离家的时候没有那么难过,到了平清县,戚书宁要在县城里走动一番,周远就跟他一起。陈庆就陪着李欣去采买一些日常生活的用品。
在看他们都安定下来之后,陈庆和周远就要带着壮壮回家了,三个孩子哭得撕心裂肺,李欣不常流泪,送他们的时候也哭得不行。
陈庆安慰他:“我以后会经常来看你,两个地方隔得也不远。”
送走陈庆他们,还好有两个孩子在身边,他才不至于整日消沉,在调整一旬之后,李欣说想继续打铁。
戚书宁拍了拍他的手,他在翰林院学习三年之后,身上多了些文人气质,又有了些为官的威严:“只需两年,咱们就会从这里离开,你如果想继续打铁,咱们就找两个婆子来照顾安安宁宁。”
李欣权衡之后,还是决定陪着安安宁宁,只是他闲不住,他也不是囚困于后宅的人,在戚书宁无法出门的时候,他就带着安安宁宁到处游玩。
戚书宁升堂的第一桩案子,公堂里跪着的,是他的后娘,才过去不到十年的样子,她竟然已经老成这幅样子,在她抬眼的时候,看到了坐在公堂之上的戚书宁,一时间全身都抖了起来。
两年之后,戚书宁任满,平调回了洛河村这边,接任上一任县令的位置。
离家两年的李欣,带着孩子回到了洛河村。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壮壮和安安宁宁都已经五岁了。
这五年里,周远渐渐地把镖局的事务分了出去,自己只需要每年拿些分红,他不求大富大贵,当年做这个只是希望带着孟启和栓子闯一闯,所以他如今只是安稳地拿着分红,学会了干农活,一家子过着很是平安顺遂的生活。
安安宁宁走的时候年纪虽然小,但周远这两年也带着陈庆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