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7(1 / 2)
书人,比咱们普通人学四书五经快多了。”
……
大家激烈地讨论之时,天幕上的姜宛也再次开了口。
“当然,最终拉马克的理论最终被证明是错的,毕竟后天学习到的技能是不可能遗传的,而且根据现代研究表明器官的好坏只跟基因有关。但拉马克的理论却打破了神创论的枷锁,启发了现代生态进化研究。”
姜宛平静地叙述着,然而这时身旁的男人却是一脸震惊地望向了她,“这个理论是错的?那你……”
他的话并没有说完,姜宛却知道男人未尽之意,无非是想说错的理论还说了这么一大堆。
然而姜宛却是一点不心虚,“哎呀,你不要着急嘛,科学的探索就是在不断的试错和求证中进步的啊,哪怕其他物理、化学理论也是这样啊,毕竟科学本质只是人类对自然界规律的总结,而不是所谓的定律啊。”
鉴于之前姜宛偶尔恶作剧的行径,李世民刚才真有一瞬间怀疑姜宛是又故意耍了自己。
然而此时他听着姜宛的话却是怒意顿失,的确,事物的发展哪里有一帆风顺的。
他们能这么快速的知道这些,不过也是因为姜宛直接将答案告诉了他们。
如果等到他们自己研究时,又会怎么样呢?这后世研究这些花了几百年,他们虽然提前知道了答案避免了许多的弯路,但也不可能真的一蹴而就。
而且最重要的是,那天幕又能存在多久?他们早晚要依靠自己啊……
姜宛并不知道李世民心中竟然瞬间想了这么多东西,她间男人没有反驳自己后偷偷在心中笑了笑,她就知道扯出大旗来他就决计说不过自己了。
至于她是不是故意的,嘿嘿……
很快姜宛便转回了正题,“正是因为有这么多铺垫,所以达尔文在经过了一系列环球考察和化石研究后,在1859年的时候提出了《物种起源》,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核心思想,他认为同一种群中的个体存在变异,而那些适应环境能够活下来的个体才能繁殖后代,将他的基因遗传下去,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新的亚种。”
“当然因为时代和科技的局限,达尔文的理论依旧有不少的缺陷,比如按照达尔文的理论一个物种进化需要很长的时间,至少经历十万年,但是在史前寒武纪时,生物大爆发,几乎每隔100年就会爆发一个新物种。”
“所以之后的科学家们根据新的理论以及新的科学发现对进化论进行了补充。”
“比如孟德尔豌豆实验揭示了遗传规律,解释了性状传递的机制,弥补了原本达尔文理论中遗传基础学的缺失。而后群体遗传学,突变理论等等的发现,共同构成了现在的综合进化论。”
“而且最重要的是近年考古中已经发现了关键性的过度阶段的化石。比如始祖鸟化石,它既有爬行动物的特征,如牙齿、长尾骨等,又有鸟类的特征,羽毛、翅膀等,为鸟类是由爬行类动物进化而来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还有鱼类向两栖类过渡的化石也被发现,如总鳍鱼类的化石,拥有肉质鳍,能在陆地上支撑身体行走。”
“还有人类从猿类进化而来的化石证据也已经发现二十多种过度人种,从森林古猿到能人再到智人应有尽有哦!”
“而且通过现代基因学分析,人与黑猩猩的基因相似度高达98.8%!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证明它和人类的确是同宗同源。”
李世民不是不通情理之人,听着姜宛讲述了那么多的证据,他虽然依旧没有全信,但是也信了大半。
直到听到人类和黑猩猩的基因差异程度那般小后,他再次眼前一黑。
他真的不需要被她这般提醒,人和那些畜生拥有同样都祖先!
这一通论证让天幕下的不少古人也有些蠢蠢欲动。
因着天幕的神通,他们对天幕可谓是痴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