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13(1 / 2)

加入书签

现了疑似的传染病,典甲需要调查并且迅速上报,朝廷则根据疫情派来医师检查和治疗,患者还会被送往历所进行隔离治疗。”

“到了汉代,朝廷更是用空宅将病人们集中起来,公费治疗,甚至他们还赐给病人家属安葬费以便及时安葬得了瘟疫而死的病人,减少传播。”

“因着这一系列制度,据史料记载这之间很长时间都没有发生过蔓延全国的瘟疫。”

嬴政和刘彻听着姜宛的介绍,心中颇有些沾沾自喜。

他们大秦/大汉的政策果真完备,虽然没有发明那“口罩”,但是这不是因为时代所限吗?他们根本不知道疫病会通过人的呼吸传播啊。

不过还好哪怕不知道那“口罩”,他们不也控制住了疫病,让其没能在全国范围内生乱吗?

然而很快姜宛的下一句话就让他们几乎快石化,特别是刘彻,更是震惊不已!

“直到东汉末年,爆发了长达五十年的大瘟疫,带走了少则两千万人口,多则四千五百万人口,据说整个华夏减少了七分之六的人口。”

刘彻愣了半晌才反应了过来,饶是他算不得多么的体恤百姓,但听见这个死亡人数还是大吃一惊。

毕竟如今他大汉也才三千多万人口!好家伙,这一场疫病直接带走了如今他整个大汉的人口啊!

可怎么会这般严重呢?只要当政者及时发现并且隔离控制不至于蔓延成这样,甚至五十年都灭不掉!

而很快姜宛便解释了他的疑惑。

“瘟疫固然可怕,但是瘟疫能传播这般广与腐败的政治生态以及当时末年连年战乱脱不开关系。公元168年,汉灵帝登基,然而登基后的他只顾大肆收刮财产,只顾玩乐,昏庸无比。”

“此时京城内流行起了一种伤寒。起初朝廷并未重视,直到越传越广,几乎传遍了整个中原腹地,这时朝廷才开始重视疫情。”

“然而随着气温回暖,到了夏天,这种伤寒逐渐消失,东汉的统治者们认为这是天佑大汉,于是继续醉生梦死,然后他们便被上天教训了。”

“随着天气转凉,疫情卷土而来,而且还越传越广,哪怕随着温度升高渐渐变暖疫情减缓,但隔几年便又会卷土重来。汉灵帝在位21年,记载比较大的疫情便有五次,一直持续到汉献帝时期。”

“汉灵帝起初三次还会派太医送药,后来两次直接躺平了。朝廷如此摆烂,瘟疫自然消灭不了。”

“而死了这么多人,再加上东汉末年正值小冰河时期,天气转冷,粮食减产,于是浩浩荡荡的农民起义开始了,黄巾起义是其中规模最大的一场。东汉朝廷为了镇压农民起义却又养大了董卓、袁术这样的军阀,开启了军阀大混战,连绵不断的战乱更是让疫情雪上加霜。”

说到这姜宛忍不住叹了口气,“其实每每翻看史书,我就会觉得瘟疫固然是天灾,但是最终瘟疫蔓延全国乃至全世界本质上还是人祸。哪怕是如今传染性极高的流感,也不可能凭空传到千里之外,古代交通还不发达,对人口流动还有着强有力的管制,只要朝廷能及时发现疫情封城,怎么也不可能蔓延全国。”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华夏几乎每次大瘟疫都是爆发在王朝的末期。”

此时天幕下的张仲景也随着深深叹了口气,的确的只有官府和朝廷愿意管,才有可能掐灭感染源。

他治病怎么可能有感染得快?毕竟他只有一双手,又能救治多少病人呢?

只是他望向院子里躺倒在地的病人还是不死心,如果能找到更快更对症的治病方法,他总是能够多挽救一些人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