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05(1 / 2)

加入书签

, 但必须让百姓们相信。

所以他要去泰山封禅,制造天命来证明他是这个世界天命所归的帝王,让那些黔首们心甘情愿供他驱使。

哪怕他听了天幕这段时间的讲述,知道朝廷若是压榨黔首太狠,让他们活不下去,反倒会激起民变。

于是他开始修改严苛的法律、休养生息,但他却依旧未曾想过要真的善待黔首,获得他们的拥护。

毕竟那些黔首大字不识一个,碌碌无为,根本没有自己的思想。随便给他们两口吃的就能任性驱使他们。

那些如同蝼蚁一般的黔首们又怎么能值得他费心对待呢?

嬴政从不指望六国的百姓能真心实意认可大秦,甚至也从不在意秦人是否爱大秦,只要那些黔首们听话,不要民变,不要为朝廷带来麻烦就可以了。

可那后世的黔首却是仿佛真情实意地爱着那后世的朝廷,这怎么可能呢?后世的当政者又是怎么做到这点的?难不成有身噩梦

况且有这个必要费那么大的功夫吗?

唐贞观,李世民深深叹了一口气。

“姜姑娘果然没有夸张,竟然真那么多的百姓去排那么长的队看升旗,看来这后世的百姓的确很是爱戴后世的那个新中国。”

他虽然已经有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思想,这段时间观看天幕之后更是意识到了百姓的重要性。

他自豪于历史里自己创造的贞观之治,更坚信自己未来还会创造更盛大灿烂的盛世。

只是他看着天幕上那些百姓的神情,他心中很是感怀。

他能让大唐的百姓如同这后世那么多百姓那样不远万里冒着寒风只为见到象征着国家的旗帜升起来吗?

明洪武,朱元璋曾做过百姓,自然知道百姓们大多数时候想的是什么。

那时的他每天想的都是明天的粮食在哪,该怎么办才能吃饱。

甚至他其实都没那么在意那朝堂上坐着的是汉人还是蒙古人,只要能让他每天吃饱,他都认了那皇帝。

只可惜蒙古人无道,那南方的汉人乡绅也很是无道,抢走了他家中的土地和粮食,让他一家除了他都被饿死了。

实在活不下去后,他被逼走上了造反之路,而那时他才知道原来造反还需要什么冠冕堂皇的理由。

而后他读了些书,又有了谋士,才终于打出了“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旗号。

他知道如今大明朝的百姓也一如从前的他那般,浑浑噩噩,说不定连江山换了人坐都不知道。

想让如今大明的百姓像天幕下这般,几乎是不可能的。

朱元璋心中百转千回,最终却是化成了一句,“奶奶的,也不知道那后世的国家元首有多么的英明,才能让这些百姓这般狂热。”

……

事件一分一秒的过去,终于当人群几乎填满整个广场时,天边也慢慢亮了起来。

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声,“哇,终于到点了,要开始了!”

整个人群也顿时沸腾了起来,所有人都朝着同一个方向看去。

就在众人的翘首以盼之中,不远处从天安门城楼处出现了一队人。

他们分别穿着蓝、白、绿三色服装,依次排开,为首的三人则是各穿一种颜色的服装,最中间的人还扛着一面红色的旗子。

他们正用极其一致的步伐大踏步往前,朝着栏杆处走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