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背景色:字体:[很小标准很大]

分卷阅读46(1 / 2)

加入书签

过了十分钟左右,走廊里响起了脚步声,所有人都立刻望了过去。

一个身穿白色西服身姿挺拔高大的人走了进来,长眉压眼,眼窝凹陷,双眸像是鹰一样锐利,是那种很有压迫感的长相。

她压了压眉峰,不动声色地扫过所有人,之后才简单来了个自我介绍。

她叫祝珏。

夏雨舒在心里念了几遍这个名字。

珏。

二玉相合为一珏。

给她起名字的人究竟是有多爱,一个「玉」尚嫌不够。

“祝珏,祝引玉。”夏雨舒觉得有趣,笑了一声,“抛砖引玉,原来引的是这块玉。”

她说完又自顾自地纠结,如果她的名字只有一个玉,还可以说是「引的是这块玉」,祝珏……是不是应该换个量词?

比如,这堆玉?

她的声音不大,祝珏本不该听见,但她听到了,停下脚步,面无表情地向她看过来一眼。

祝珏自然认得出夏雨舒的这张脸,也知道昨天发生了什么。但她把情绪藏得很好,这一眼不包含任何情绪,仿佛只是听到声音后的条件反射。

夏雨舒冲她笑,毫无当面说人小话的自觉,甚至非常坦荡:“夸你名字好呢。”

她笑得毫无芥蒂,仿佛她压根不是对方的杀兄仇人一样。

祝引玉的罪名是谋反,这是一个毫无回转余地的罪名。因此,就算祝珏因为此事恨上了她,也不能表现出丝毫来——她反对夏雨舒,就是支持谋反者。

但她支持夏雨舒,同样是支持谋反者。

在所有人眼里,夏雨舒是必然会谋反的。

夏雨舒很好奇这个夹心饼干会怎么做。

祝家还岌岌可危着呢。

你看,原本仕途一片大好的祝珏都「主动辞了公务」,来继承家产经商了。

**

虽然祝珏没给她好脸,但夏雨舒的资源并没有因此受到任何影响,甚至变得更好了。

很难说这里面有没有祝珏的原因在。

在水灾和造反事件都告一段落之后,她又接了个现代文艺电影。虽然说是个配角,但也足够让于霏开心的了。

从小屏幕跨向大荧幕,看起来没什么。但两者的区别很大,电影演员的含金量可比电视剧演员高多了。

夏雨舒对此没什么感觉,她接这个剧本,只是因为她在那个大男主剧里长期处于掉线状态。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不如给自己找点事情做。

这个角色的设定是一个40来岁的画家,年少成名,中年名声最盛的时候选择停笔收徒。

男主角则是画家的学生,表面上来学习,实际上是为了偷她的画作。

看这个设定很像主角是不是?

但其实是个戏份没多少的背景板角色——这正是夏雨舒选她的原因。

真正的主角是画家72岁的老母亲。

暴躁易怒的老人和年轻貌美误入歧途的少男。

这是个双向救赎的故事。

“文艺片就喜欢搞这种你救我、我救你的故事。”邀请夏雨舒来试镜的导演是这么说的,“再加上些年龄差,比较容易得奖,投其所好嘛,你懂的。”

夏雨舒不懂,但不妨碍她点头并附和:“是啊,谁说不是呢?”

挥别导演之后,夏雨舒悠哉地躺在保姆车后座上,翘着二郎腿晃晃悠悠。

于霏则坐在副驾驶上,表现得忧心忡忡,患得患失,不停地翻着剧本:“我再确定一下,这个角色是40岁,性格稳重是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