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十五章 锁定胜局(1 / 2)

加入书签

朱太妃以为向太后在吓唬她。

可仔细一想,朱太妃汗流浃背。

如果赵似真当上了这个皇帝。

鉴于赵似才十五,肯定得有人垂帘听政。

这个人是谁?

正常来说,应该是政治经验丰富的向太后。

那个……她也想试试赵宋王朝最高的权柄,所以,最好向太后能带她一块垂帘听政。

可向太后已经表明了,赵似要真争这个皇位,就成全他们母子。

那就是说,向太后不会垂帘听政。

如此一来,就只能她自己垂帘听政。

她又没搞过政治,只是一个普普通通、本本分分了一辈子的普通深宫妇人,她哪里会垂帘听政?

再想想现在新旧两党斗得不可开交的糟糕政治环境,以及赵宋王朝现在必须得改革却又不知道怎么改革的形势,朱太妃慌了!

“官家都没能做成的事,我和似儿能做成吗?”

这些也就算了,还不是迫在眉睫的事。

已经火烧眉毛的是,怎么跟辽国和西夏和谈?

一旦谈不好,丧权辱国,背负骂名不说,万一辽、夏两国联合伐宋,可就真有可能发生澶渊之事。

不打,往南跑?

当初宋真宗何尝不是这么想的,可寇准几乎就跟押着宋真宗差不多,硬生生地把宋真宗给逼到了前线。

真要是再有辽军大举南侵的事发生,就章惇那个好战分子,铁定会效仿寇准行事。

那时,我们孤儿寡母可怎么办?

“坏了!只想了我似儿再当上皇帝,我母子便能继续尊享无上荣耀,却未曾细思这荣耀背后隐藏的千钧重担与步步荆棘。”

朱太妃心中如鼓点急敲,面色愈发苍白!

直到这时,朱太妃才想起,宋神宗在位时,以及赵煦执政时,虽有心振作朝纲,却终究未能摆脱党争之困,朝堂之上风云变幻,新旧党争如烈火烹油,势同水火,以至于宋神宗三十多岁就死了,赵煦更是才二十多岁就病入膏肓。

这烂摊子若交由一个十五岁的孩子和毫无政治经验的自己去收拾,自己这不是老寿星上吊嫌命长嘛,而且还要搭上自己仅剩的一个儿子。

朱太妃终于意识到,这皇位之争,不仅仅是权力的游戏,更是关乎国家兴亡、百姓安危的大事,一般人真就承担不起。

最关键的是,这皇位就算争到了手上,它也未必就香,自己的大儿子不就争上了,可结果怎么样,才二十多岁,人就快不行了。

见朱太妃想明白了个中关键,向太后这才悠悠地说:“你已然有一个儿子当上了皇帝,只要不犯错,定能荣华富贵一生不说,他日若是我死了,你未必不能当上先皇的皇后,何必执着自己不能胜任之事,搭上自己及简王的一切?”

说到这里,向太后总结性说道:“你要是聪明,便去向陛下荐莘王担任开封牧,为你及简王赚一份保障,你若执意与我及莘王斗一斗,便放马过来。”

朱太妃大惊失色!她万万没想到,向太后真的铁了心站赵俣。

朱太妃想问问,赵俣真比她似儿强这么多吗?

可不等朱太妃张嘴,向太后就挥挥手,示意她下去吧。

朱太妃失魂落魄地往外走,向太后看着她的背影,默默地说:“你不要以为我在欺负你,我这是看在你让了我几十年的份上在帮你,莘王对这个皇位志在必得,顺他者生,逆他者亡,你母子太老实了,岂能是他对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