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十三章 离成为皇帝,只差一步之遥(1 / 2)

加入书签

赵俣和赵佶在门外说的话,包括之前跟赵似的谈话,很快就传到了一众皇室耳中。

再不懂政治的人,也能看出来,不论是赵佶,还是赵似当这个皇帝,都解决不了赵宋王朝所面临的问题,他们甚至都不知道赵宋王朝有这样的问题。

如此一来,只有赵俣当这个皇帝,赵宋王朝才能有希望。

更何况,赵佶的名声还臭了,向太后还不可能让赵似当上这个皇帝,赵佖和赵偲还没有跟赵俣竞争的意思。

结果,等赵俣三人进入慈德宫后,几乎所有的皇室和宗室,不论身份高低,都主动前来跟赵俣打招呼,甚至对赵俣敬畏有加。

给人的感觉,赵俣颇有点众望所归的意思。

赵俣也没再谦虚,而是在赵佖和赵偲的陪同下,恰到好处地一一与这些皇室打着招呼……

其实,赵俣之所以不再装了,甚至有点锋芒毕露的意思,是有原因的。

这个原因就是,他已经收到了准确的消息:赵煦的病情又加重了。

这怨不得别人,怨只怨赵煦太逞强,非要亲自主持郊礼。

结果,一累,再被寒风一吹,赵煦在回来的路上就发了高烧。

按照御医的诊断,赵煦的身体已经油尽灯枯,现在全靠他们的药吊命,就算能挺过这关,也绝不会有超过一个月的寿命。

而在此之前,赵俣则是一直很低调。为了不引起赵煦的猜忌,赵俣甚至已经一个多月没离开过自己的王府,一直在闭门谢客。

这么说吧,继茯苓、麻晓娇、王楚楚之后,郭炜又让赵俣给搞怀孕了。

由此可见,这段时间,赵俣得有多闲。闲得他只能没事在家里造小孩儿玩。

当然,子嗣昌盛,也是竞争皇位的一个有效助力。

毕竟,传承问题,可是关乎到皇家统治安稳的大事,不少皇帝,都是因为没有儿子,而导致亡国或者改朝换代,所以,像宋仁宗、宋哲宗这样皇位往下传都费劲的事,是大多数没有当皇帝野心的皇室不愿意再看到的。

基于此,即将当上四个孩子的父亲的赵俣,肯定比他那几个没有子嗣的兄弟又多一分竞争力。

在赵佖和赵偲陪同下,赵佶刚进入升平楼,宋仁宗的第十女庆寿公主,就走过来,说道:“效礼过后,我已向陛下保举你做开封牧,陛下虽未应允,却不似前些时日大臣劝他立储时那般震怒,改日,待陛下身体好些,我再去一趟,势要教你坐成这开封牧。”

庆寿公主是赵俣、赵煦等人的祖父宋英宗赵曙的堂妹,辈分比向太后还高,向太后见到她时,都得客客气气的。

而且,庆寿公主为人刚正不阿,一直都很为皇室着想,当初,不论是宋神宗继位时,还是宋哲宗继位时,她都为之美言过。

所以,庆寿公主绝对是皇室中少有的敢跟赵煦说这种话的人。

赵俣连忙恭恭敬敬地拜谢道:“孙儿何德何能,敢劳烦姑祖母费心。”

庆寿公主把脸一板:“今国势维艰,内有大臣争吵不休,民生凋敝,外遭强邻窥伺,边患频仍,社稷危如累卵。你乃众亲王中,乃至我皇室中,最智勇之人,自当挺身而出,振朝纲,理万机,驱寇虏,安民生。以雷霆手段,破积弊沉疴;凭睿智谋略,图复兴之业。誓使我大宋重焕生机,山河永固,万民乐业,不负列祖列宗之遗泽,无愧天下苍生之期许。”

庆寿公主说这话的时候,赵佶和赵似正好进来。

听庆寿公主这么说,赵佶和赵似,尤其是前者,心里真不是滋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