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妥协(2 / 2)
等福奇成为『医疗效率委员会』主席,这份草案已经成型,送上来确认。
福奇看到这份草案,真是要谢谢『哈登』八辈祖宗——混蛋,你想笼络人心,要签就签嘛,为什麽就签了个没法律效用的草案?
因为这份草案存在巨大的漏洞,一旦实施必然引发轩然大波,却偏偏在这个时间点送过来,摆明了是要拉他福奇一起背这口沉重的黑锅!
草案的内容很简单,旨在给疫情期间坚守岗位的医护人员发放津贴,以表彰他们的辛勤付出和巨大牺牲。
这听起来无可厚非,可这份草案的适用范围,竟然仅仅局限于华盛顿特区的一万多名医护人员!
全美可是有六百多万医护人员啊!
那些同样在生死线上奋战,同样承受着巨大压力的各州医护,难道就不配得到这份应有的补偿吗?
这份看似慷慨的方案,在福奇眼中就是一颗精心包装的毒药,一个暗藏隐患的陷阱。
签,还是不签?
若是签字批准,那麽「卫生部」将动用联邦政府收缴的税款,仅仅为华盛顿特区的医护人员发放津贴。
可以想像,当其他各州的医护人员得知这个消息后,会有何等强烈的愤怒和不满。
各州政府为了安抚人心,也必然会向联邦政府施加巨大的压力。
可若是不签……「卫生部」这个庞大的官僚机构或许能够承受住一时的舆论压力,毕竟他们早已习惯了各种指责和批评。
但那些已经在高强度丶超负荷的工作状态下苦苦支撑了半个月的华盛顿特区医护人员呢?
他们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本以为能得到一份迟来的慰藉,如果希望落空,他们也一定会「造反」!
福奇在「国家康复医疗中心」已经见识过了,他试图宣布撤销哈登副主席职务时,那些疲惫不堪的医护人员爆发出何等的愤怒。
他们声嘶力竭地控诉着政府的无能,表达着对哈登的支持,甚至扬言要集体罢工。
那场面至今想来都让福奇感到一阵后怕。
这也是『哈登』为什麽依旧是『副主席』的原因——反对他的人很多,可支持他的人同样多。
若是给全米所有医护都发钱呢?医护们当然是都高兴了,可米国财政部就要不高兴了。
『哈登』开的价码是每人每天一千美元,乘以『百万』级别的人数,这可不是小数字。
除了发钱的破事,还有『招人』的事同样叫人为难。
目前维护华盛顿特区秩序的是马里兰州和维吉尼亚州的国民警卫队,可这两个州也出现疫情,早就想把自家人手撤回去。
『哈登』提出搞医疗志愿者,来填补军警人手不足的空缺,维持当前『特区』秩序,两个州肯定答应,但『白房子』那边只怕不会答应。
唉.福奇长叹一声。
作为老官僚,他瞥了身边的『哈登』一眼,唾面自乾般放低姿态,仿佛之前的冲突不存在般,低声道:「哈登,我要跟你私下谈谈。」
——
部长会议室里,在场众人无需过多指示,纷纷心照不宣地起身,如同退潮般悄无声息地离开了会议室。
待到厚重的会议室大门缓缓合拢,福奇这才微微低下头,以妥协的语气说道:「哈登,我要向你道歉。之前我对你的态度……可能不太好。」
可能?!
周青峰懒洋洋地嗤笑两声,身体向后靠进宽大的皮椅里,两条腿搭上了光洁的会议桌边缘,随意又挑衅地反问道:「您想要什麽?」
福奇强忍住心头涌起的怒气,努力平静的说道:「你签署的那些医护津贴提案,根本不可能在现有的框架下通过。」
「那就不通过呗。」周青峰随意地挥了挥手,玩世不恭的笑道:「这世界本来就是个巨大的草台班子。
我们的总统天天在社交媒体上胡说八道,我们这些事务官偶尔搞些不着调丶不成熟的提案,不是很正常的事情麽?」
福奇神情变得严肃起来:「可你这些提案已经引发了不小的社会反响,医护人员的期望很高,完全不实行也不行。」
『哈登』的背后已经裹挟着一股强大的民意,一旦处理不当,将会进一步加剧社会动荡。
周青峰爆发出爽朗的笑声,饶有兴致地看着对面的老官僚:「主席阁下,我不相信您会没有应对这种局面的办法。」
他顿了顿,戏谑道:「无非是先『凑合凑合』,象徵性地『修改修改』,再随便『糊弄糊弄』,先把眼前的难关应付过去再说。」
他伸出手指,在空中虚点了几下,「给全美在岗的医护人员发放特殊津贴,这是必须要做的,但可以限定在疫情期间。
然后,想办法尽快宣布疫情结束,至少宣布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这样一来,需要支出的资金就不会像想像中那麽庞大。」
接着,周青峰的目光转向窗外,「至于华盛顿特区的封锁,早就如同虚设,与其继续维持一个毫无意义的形式,不如乾脆解除。
反对的声音应该不会太大。
允许那些已经产生抗体的人在城市里自由活动,但同时建议体弱多病的人继续留在家中休养。」
「至于『特区』的居民是否会因此感到恐慌,是否会立刻逃离这座城市去寻找他们认为更安全的避难所,那就不是我们能够控制的了。」
最后,他抛出了解除封锁的「完美」理由,「『全民免疫』已经基本达成,没有必要再维持严格的封锁措施了。」
福奇听完周青峰这一番看似荒诞不经,实则充满了政治算计的言论,脸色愈发沉重。他忧虑的摇摇头:
「我是传染病方面的专家,这次的『X』病毒不同以往。疫情不会如此轻易结束的,现在就放松警惕,后果不堪设想。」
周青峰也跟着摇了摇头,语气轻松又薄凉,「那是以后的事了,跟以后的你我,又有什麽关系呢?」
福奇盯着周青峰的脸,暗想:「这家伙倒是天生的官僚,处处是算计。但眼下也只有按他的办法来解决难题了。
至于将来这家伙行事毫无顾忌,还是要把他尽快从『卫生部』弄走才好,否则要惹出更大麻烦。」
——
此刻,远在太洋对岸的『东大』,凯莉正在『魔都』的『电力飞行』总部顶层,透过巨大的落地窗,眺望着下方井然有序的城市景象。
与窗外的平静形成鲜明对比,她心里如同翻腾的海浪,为美利坚越发失控的疫情形势而忧心忡忡。
『东大』这边虽然实施了严格的封控措施,但街道上并非一片死寂,反而呈现出一种奇特的忙碌景象。
一辆辆无人配送车不知疲倦穿梭于空旷的街道之间,精准地将生活物资送往各个封闭管理的社区。
一架架无人机像蜂群般在楼宇间起降,把个人所需逐一送达客户手中。
凯莉依然可以便捷地订购外卖,只需在手机上进行操作,无人机便会嗡鸣着将食物送到总部大楼的楼顶平台,再由工作人员上去取回。
整个过程高效而无接触,尽可能的减少传染机会。
至于病患,已经有成熟而严谨的处置流程,无非就是将轻症和重症患者严格分离开来,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切断病毒的传播链。
病毒再厉害,也是要遵循科学规律的。
至于『电力飞行』的生产线,不仅没有因为疫情而中断,反而面临着雪片般涌来的订单。
城市内部的『低空』物流需求在疫情期间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
政府在寻求更安全丶更高效的运输方式,「电力飞行」不得不提前启动扩大产能的计划。
在疫情爆发初期,凯莉的父亲,杰夫·康纳利想尽办法来到了「东大」。
与凯莉的忧虑不同,这位老父亲没啥烦恼,反而对着电脑屏幕上不断涌现的一连串新订单,发出了充满疑惑的灵魂拷问:
「维克多到底从哪里弄来这麽多医疗物资的新订单?这动辄就上亿美元的采购金额,怎麽看都不像是个人或某个小型机构的需求啊!
凯莉,那混小子到底在搞什麽?
我还能继续向『圣光』集团加大投资吗?
从华尔街流出的避险资金实在是太多了,你们『电力飞行』的企业债要不要再发行一批?
现在米国的银行利率低得令人难以置信,热钱就像白捡的一样,再发个一百亿美元的债务吧!
一百亿,就一百亿!」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