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十一章 如何解读都可以(2 / 2)

加入书签

这里面隐藏的,就是人性。

此时,弹幕上就已经有人在质疑了。

“这是什么话?难道是我想要故意搞砸饭碗吗?我明明很努力了!”

但也有人反讽:“是天的错,是地的错,是领导的错,是社会的错,反正我没错。”

乐天还在继续:“搞砸石家庄的,是石家庄人,砸了药厂饭碗的,是药厂工人。”

“能救药厂的,是药厂的工人,能救石家庄的,是石家庄人。”

“如果怀念,那就怀念。”

“如果迷茫,继续背对我,但你要记住,你的小孩也会有一个背对的人生。”

“如果不甘心,就不要等到真的到了三十年,真的等到大厦崩塌。”

“希望被杀死的是那个石家庄人,不是每个石家庄人。”

现在不是讨论改变是对是错的时候了,而是已经搞砸了,不改变,那就拖着所有人一起死了。

现在改变,是有一部分人要失去他们当初的‘特权’了,但不改变,这部分人还得失去他们的生命。

那么,究竟是谁错了?

那是另一回事了,《杀死那个石家庄人》从头到尾没说过谁错了谁对了,从头到尾没有告诉谁应该怎么做,从头到尾也没有抱怨过有人害了谁。

杀死那个石家庄人,从头到尾本来就是为了喊出那句‘如此生活三十年’。

在场其他人还没明白是什么意思。

只有曹操饶有深意的看了一眼乐天。

乐天这是准备拿下石家庄了,现在在铺垫呢。

如果不是为了拿下石家庄,那乐天对自己这首歌如此解读就有天大的麻烦,会得罪一个巨大的群体。

但如果是为了拿下石家庄,那就恰恰相反了。

因为怨天尤人的人,不会真正的团结起来给乐天使绊子,他们要是有这个动力,当初他们就不会把自己坑趴下。

而愿意改变的人,会深深的认同,然后站在乐天这边。

以前的石家庄被以前的石家庄人搞砸了。

能够放到台面上来说的石家庄人,不是石家庄的普通人,是石家庄的豪族石家庄的士族,石家庄的县令,郡守。

所以,他们要改变,第一要务就是反对以前的石家庄。

那就等于反对邢道荣。

本来摇滚就是一种思想,如果能接受这种思想的人,大概率都会很‘冲动’。

只要石家庄能有百分之几的人,能接受乐天这一套,加入乐天。

那他们摇旗呐喊造成的威势,就会像整个石家庄都在乐天麾下了一般。

乐天没想过有这么好的局面,乐天只是想告诉石家庄人,差不多是时候改变了。

就算更多人冷眼旁观,和以前一样,坐等开饭。

那也无所谓。

至于网络上其他人对于这首歌的解读,那就根本没关系了。

那对石家庄人不重要,对乐天也不重要。

他们爱怎么解读喜欢怎么解读都行,他们解读开心了,成了乐天的歌迷了,是最好的结局。

虽然他们可能和石家庄人理解出完全相反的认知。

都可以,甚至乐天会夸他们解读的好。

只要他们愿意掏钱听歌,那怎么解读都是对的!

为什么一开始选的是这首歌?因为这首歌表现的就是创作者的态度,歌里面本身没有任何态度。

前世,正方吃亏就吃亏在不敢骂工人。

但这是汉末三国。

所以在这儿,至少正反双方规模会相当。

其他人没看出乐天要干什么,曹操看出来了,曹操最后试探询问:“如果你在电影方面有你在音乐上百分之十的天赋,我愿意给你一座城,让你去领,这座城全然由你做主,曹某不做任何干涉。”

这么强力的招揽,几乎已经是极限了。

这几乎就是当初袁术对孙坚的态度,是如今吕布联合刘备抗曹操的态度。

乐天摆头:“我不想管城市,如果我拿下城市,可能会选择在其他方面托管汉室,自己只专注于拍电影方面。”

“因为我拍电影是为了赚钱,不是为了夺城。”

这话太违反现实逻辑了!

不为夺城?托管?如果托管汉室,汉室给分配的钱不够你拍下一部电影怎么办?到时候你再食言?

曹操听明白了,乐天是招揽不了的,随便开了个玩笑,避免太多人发现乐天的用意:“我明白了,你想做个慈善家,花自己的钱给全球的人带来快乐。”

现场一片笑声。

乐天:“我要靠拍电影赚钱,我觉得现在的电影投入和收入比是不成正比的,我希望改变这个现状,我只对赚钱有兴趣,我不想参与天下纷争。”

“我和刘备的理念不同,但貌似现在我只能走糜夫人这队了。”

糜畅拿着【汉】标志胸针起身:“欢迎加入汉家子战队。”

此时,弹幕已经炸裂了。

收视率已经来到了三点七!恐怖的收视率下,弹幕筛选百分之一的显示量,都已经覆盖了整个屏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