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十章 《杀死那个石家庄人》(2 / 2)

加入书签

这很能引起过得不太好的人的共鸣。

这世界,谁能一帆风顺呢?所以大部分人听到都挺有共鸣的。

但是,共鸣和共振还不一样。

在石家庄,很大一部分人突然醒悟了过来。

这个地方,曾经因为铁路的原因,无限的拔高了地区存在感,从一个小村庄,变成了一个超大型城市。

而住在这里的人过上了富裕的生活,跟随着时代的变化,奋勇向前。

每个人都想要永远的留在潮头浪尖。

但,现实并不是这样的。

当石家庄附近的其他人走上了新生活时,在附近的农民早就知道了大锅饭吃不住,所以自己开始拼搏奋斗时。

地区核心的人还躺在一个自己给自己编织的故事中。

一个人不能再傍晚六点下班,恰巧就是因为前三十年他都在半晚六点下班。

不只是他不能,他儿子也不再能傍晚六点下班。

如此生活三十年的巨大代价,就是自我毁灭。

生活在经验里?

药厂职工的孩子,宁愿考取一个存在感不高分数极低的制药专业,也不去考取这三十年里正在蓬勃发展的其他热门专业。

他们追寻父辈的经验,想要过上经验中的人生。

直到大厦崩塌,药厂不在的时候。少年突然失去了面目,不知道应该做什么。

“如此生活30年,

直到大厦崩塌

一万匹脱缰的马,在他脑海中奔跑

如此生活30年,

直到大厦崩塌!

云层深处的黑暗啊!淹没心底的景观~”

没人能杀死你,特别是,没人能用假枪杀死你,但自己可以用假枪杀死自己。

时代在变化,但既得利益者的懒惰,让他不想变化。

当时代在变化,而自己不变化时,实际上就是自己在坠落,只是坠落的人没有发现而已。

不想变化,就会大厦崩塌。

大厦崩塌本身,没有谁对不起谁,没有【无辜论】,只是这件事情很值得纪念。

因为那是自己的人生。

如果谁不怀念旧时代的石家庄,那他就是没有良心。

谁若是想回到旧时代,那他就是没有脑子。

只有走出来的石家庄人,才知道这首歌写的是什么。

当然,没走出来的石家庄人,正是被这首歌所怀念的人。

这首歌最厉害就是它没有强迫你作出选择。

它只是在‘如此生活三十年’‘生活在经验里’的时候,高声的提醒你,提醒你该做出决定了。

如果你不选,那就继续听歌吧。

开上单曲循环,一遍一遍,听到地老天荒。

如果选了,那就好好告个别吧。

谁说摇滚一定要有态度。

《杀死那个石家庄人》就是一首完全没有任何态度的摇滚。但却是最符合摇滚精神,最摇滚的摇滚。

《杀死那个石家庄人》没有态度,只有现象。但是能把一个如此大的现象以普通人的角度讲清楚,本身就是最摇滚的事情。

歌没有态度,但是写歌的人唱歌的人,有最好的态度。

此时,听歌的除了石家庄人,还有一种人——正走向石家庄的人。

正走向石家庄的人,浑身上下都在抗拒,但却不知道是谁要杀死自己。

【是我……要杀我?】这个我是我自己吗?还是我的过去要杀死我的未来?

对于不是石家庄的普通人来说,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有功夫在网上发言的。

他们此时正在狂发弹幕“好酷的歌!但,好残酷的歌!”

一种是没有功夫在网上发言的。

点燃一支烟,深深的抽了一口,望向窗外的夜色。

对于石家庄的普通人来说,也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有功夫在网上发言的。

他们正在发弹幕开玩笑“我爷爷就是药厂的,我在石家庄师大附中,谁要杀我!我已经报警了!”

一种是没有功夫在网上发言的。

他们神色如常,就和以前的日子一样。

石家庄人不会在网上大喊哎呀痛死我了,这话不是用来在网上喊的。

乐天唱完之后,就放下了吉他。

乐天不知道自己成功没有。

乐天要给非相关的所有观众塑造一种,自己要带着石家庄再次起飞在此伟大的感觉。

但乐天真正要做的是打破‘无辜’幻想,让石家庄人明白自己应该干什么。

如果真的想要改变现状,那就改变吧。

乐天把石家庄整座城市,有动力做事,有动力继续下去的人,一刀划在了自己这一边。

把沉睡在经验里,不愿意被惊醒,只想要在低沉的歌声中怀念的人,划在了邢道荣那边。

只是,就算他们被划到了邢道荣那边,他们也不会反抗,不会敌视乐天。

因为,他们是普通人,士族不会从普通人的角度给他们写歌。

至于石家庄的非普通人。

不好意思,石家庄的非普通人早就跑光了。

此时,甄逸面对几个同乡大佬的虚拟投影,背负着手:“自古以来,一个地方的人要往上爬,有两件事情最重要。”

“一是团结。”

“二是选一个明白人做头领。”

“但,在真正的大事面前,我们这样的人是没有选的资格的,只要机会到了我们面前,就一定要抓住。”

“现在乐华摆在我们面前,你们要不要上这辆车,要不要成为未来华国的一份子。”

歌曲刚刚结束不久,七家石家庄起家的大型商业公司共同发布公司动态。

“欢迎乐天先生前来石家庄拍摄电影。”

明着跳反贼!

当然,也可以翻译成弃暗投明。

可以宣称自己要跟随乐天,匡扶汉室。

此时,看节目的人,还不知道外面风暴正在酝酿。所有人都在惊声尖叫。

“从没有听过这样一首歌!从没有听过这个形式的歌!从来没想过歌还能这么写!还能这么唱!”

“从来没有!”

几秒钟后,他们又喊:“从来没想过《乐旦评》还能打广告!”

“从来没想过还有十块钱一个的乐器!口笛?!已经下单了,速度发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