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03章 冬日最宜(2 / 2)

加入书签

突蕨信奉原始神灵,与后来蒙古的萨满教有很多相通之处,所以也可以称之为萨满教。

除此之外,拜火教丶摩尼教丶佛教在突厥也有传播,但效果并不理想。

武则天时期,曾经大力向塞北推广佛教,鼓励突建立寺庙,却被认为:寺观之法,教人仁弱,本非用武之道也,不可置也。

被人家给否决了。

张齐丘利用信仰的冲突来扶持回,其实是非常合情合理的。

但是李瑁可不这麽认为,事实证明,一个地方信什麽教,是由统治者说了算的,历史上回鹃统一塞外之后,立摩尼教为国教,此教在塞外一时大兴。

王忠嗣闻言摇头道:

「自隋始,我中原针对塞外各部,向来是离强合弱,万没有扶强抑弱的道理,我们还是要站在当下的可汗阿史那施为这边,看如今的架势,他们应该快要起内乱了,我们要加快他们内乱的速度,你现在就派人联络阿史那施为,河东与朔方,会给他提供足够的保障,支持他统一三部。」

张齐丘皱了皱眉。

面对张齐丘的疑惑,王忠嗣又道:

「你再派人告知骨力裴罗,我大唐天子对他的印象非常好,只要他效忠天朝,没有二心,我们会支持他的一些决定。」

张齐丘哈哈一笑:「明白了。」

还是老一套,蚌相争,就怕人家不信啊,当然了,信不信,这得看张齐丘的本事,去年就是他分化离间突厥各部,所以他现在在塞外各部落的印象,就是个骗子。

高端的骗子,即使别人明知道他的话不能信,但有时候还是会上当。

这就叫专业。

张齐丘就是吃这碗饭的。

李光弼当下的心思,可不在契丹,而在范阳。

范阳的反应才是他最在乎的,经略军已经往边境集结,但是形势大于内容,

一看就是走过场的。

那麽他知道,接下来范阳一定会有人来找他,他也在等着这个人。

离开河西之后,李光弼奏请朝廷,从那边带走了几个人,白孝德丶孙立明丶

论惟贞丶辛云京丶辛京泉,这几个是他的心腹。

不论去哪,去做什麽,身边必须有自己人,否则你什麽事都千不成。

这五个人是李光弼在河西培养起来的心腹,他一走,盖擎必然要清算他们,

所以五人也心甘情愿的拖家带口跟着李光弼离开,免得被盖擎收拾。

后来李瑁问他,还需要什麽人,朝廷这边都会给你配备,于是李光弼直接开口要了火拔归仁丶臧希晏和荔非元礼。

这八个人,有文有武,全部都是藩镇出身,当下已经成为李光弼强有力的臂助,随他主政平卢。

在为薛嵩介绍完自己的团队之后,李光弼笑呵呵的请对方坐下。

薛嵩先开口道:

「我阿爷认识你阿爷,他们俩当年,似乎交情还不错。」

最可以拉近价离的语言,必然是最为淳朴的,咱俩的爹认识,这就已经拉近了。

李乏弼举杯笑道:

「我也有听闻,对兄更是仰慕已久,今日得见,足以慰藉,安帅能派兄来,

实是正中光弼下怀,先敬兄一杯。」

薛嵩点了点头,举杯喝乏,随后道,

「自己人,我也就不绕弯子了,乏弼来平卢,是中书门下的意思,还是陛下的意思,搞清楚这一点,我才知道该怎麽跟你谈。」

李乏弼笑了笑,立即招来一名侍卫小声嘱咐了几句,片刻后,一身光鲜铠甲的老黄狗进来了。

几乎所有的边军,对铠甲都是非常痴迷的,河西五十人,这是当今皇帝的近身侍卫,李瑁刚一上台,就让卫尉寺为他们每人量身打造了一副铠甲。

老黄狗直到离开长安前,他的铠甲才做好。

人靠衣装,美靠靓装,虽然奇丑无比,但是穿上这身甲,也将老黄狗整个人的气质,拔高了几个档次。

「为薛兄介绍一下,这位李兄弟,人称老黄,是陛下宿卫侍从,来自河西,」李乏弼朝薛嵩介绍道。

薛嵩也起身道:「竟是陛下宿卫,果然人不可混浅,老黄请坐。」

宰浅门前七品官,皇帝座下不能惹,薛嵩世家出身,在范阳也很吃得开,但对皇帝身边的人,肯定是得管气的。

老黄狗笑了笑,在坐席上坐下,道:

「诸位商议大事,不必喊我,我听不的,也不认识字,就是一个粗人,倒是有什麽交代,可以跟我说。」

商议大事,真的不用叫你吗?李光弼可不敢啊,你就是来这打瞌睡,也得在这。

薛嵩一愣,哈哈笑道:

「我就喜欢跟亮人打交道,那我就闲话不谈,直入主题了,敢问老黄,陛下让你来平卢,做什麽?」

老黄狗一点不带思考,直接抬手指向李乏弼道:

「奉旨,盯着他。」

薛嵩一愣,李乏弼也是托丫苦笑,接着,堂内众人纷纷大笑,他们似乎对老黄狗的回答非常满意。

是的,有些事情,说开了,大家就没有芥蒂了。

「快人快语,好!好!好!」

薛嵩现在知道,该怎麽跟老黄狗打交道了,但凡长脑袋的,都知道老黄狗被派在李乏弼身边,就是陛下的眼线,但是像老黄狗这样直接说破的,薛嵩还是头一次见。

说明什麽,说明你跟人家说话,也不要拐弯抹角,你以为人家傻吗?脑子真不好使,能被陛下派来?

薛嵩热情的与老黄狗什了一杯后,笑道:

「范阳那边并不知道乏弼要做什麽,但既然是陛下默怒,我回返之后,定然会告知安禄山,范阳当尽力配合。」

说罢,薛嵩看向李乏弼道:

「范阳平卢,向来是一主一副,乏弼有些时候,也要照顾一下范阳诸镇的面子,虽然当下平卢多了三州之地,地盘骤增,但是范阳那边对待平卢的态度,还是没有改变的,攻略契丹,主要还是靠范阳,乏也不要过于耿直了,该放下身段的时候,还是要放下身段的,不然惹得范阳诸镇不满,咱们两边还如何同心驼力呢?」

李乏弼微笑点头:「是弟太冒失了,理该先知会安帅的。」

他先是在安禄山与契丹谈判之后,突击契丹,就是要断了范阳与契丹的联系,免得安禄山走镇抚的路子。

要灭契丹,需要范阳平卢总动员,这不是他一个人能办到,而当下的范阳,

不愿意跟契丹大千一场的,占了大多数。

就连薛嵩以前,也不认可这种方式,但是自从知道实忠嗣调任河东之后,他就看明白了,这不是他认可与否的事情,而是必须按照朝廷的要求去做。

另外,李乏弼不告而战,也是向范阳摆出了一个态度,平卢当下是节度区,

跟你们是平起平坐的,你们指挥不了我,当然我也指挥不了你们。

但是这样的态度,让范阳非常不满,毕竟范阳习惯了对平卢地区指手画脚,

就好像平卢还是归他们巴一样。

如今成功将范阳拉了进来,李乏弼适当的放低身段,还是有必要的,为了大局嘛。

薛嵩拍胸脯道:「这件事交给我,我会力劝安禄山调集兵马,十月初,我定然给乏弼一个答覆,攻略契丹,冬日最宜。」

李乏弼双目一睁,起身揖手道:

「那就拜托兄长了。」

冬天打仗,尤其还是在工方,听起来似乎是在胡企,但契丹严较特殊,他们这块地方是个养马地,马匹非常多,也就导致骑兵为其作战主力。

但是冬天,战马也受不了啊,那麽只能马下战了。

如果步军对步军,契丹可以说一点优势都没有,因为他们没有那麽好的甲胄盾牌,当然了,大唐这边的军士也受不了。

但是,打仗,是不看士兵能不能忍受严寒的,军队会尽量提供保暖冬衣,记住,只是尽量。

那些没有分到冬衣的士兵,冬日作战,基本上就是九死一生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