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24章 和平使者(1 / 2)

加入书签

第324章 和平使者

首先我们要明白,大唐没有后世那种鉴定精神病的手段,也就是说,在大唐,装疯被识破的可能性,并不大。

而且在古代,大家认为疯了的人,都是中了邪,失了魂的,属于极度不祥之人,会主动规避接触,那麽暴露的可能性就更小了。

薛王宅这边在办丧事,王忠嗣的大将军府,则是准备在办喜事,而且已经张罗很久了。

随着薛王妃出殡,李瑁也终于脱下了他那身孝服,换上了王秀特别给他准备的一套礼服。

李亨丶王忠嗣丶太子党,肯定都不希望李瑁掺和这场婚事,但是没办法,人家是媒人,不想掺和都不行。

李瑁今天,受邀去元载的新宅,是元载亲自来请的,路途不近,所以李瑁乘坐马车,并将元载召了进来。

车厢内,元载主动道:

「嗣吴王的事情发生后,我听说负责查案的宗正寺和大理寺已经提交案卷了,并且已经送入门下省审核,案卷我还没有亲眼看到,据说,应该是什麽都没有查出来,他们交的也太早了,装都不装了。」

李瑁笑了笑:「皇城的工作从来都是如此,做事是一门深奥的学问,你要学的地方还很多。」

罗希爽当初检举李祗,所提供的证据当中,李抵涉及兼并的田亩,遍布各地,派出去的人连李抵疯了的事情都不知道,长安这边就已经结案了。

所以办事是否效率,完全取决于这件事重要不重要。

圣人已经下旨,案子不查了,那麽宗正寺与大理寺,肯定要有个定论,所以他们无需任何人提醒,都会非常默契的答案一致,那就是李祗很乾净,没有兼并田亩,完全是个误会。

这就是门下省的好处,朝堂中枢,可以第一时间知道国家大事。

元载如今非常喜欢自己的工作,也在兢兢业业的努力奋斗看,每日主动加班到深夜,经常值守省内,熬夜处理事务。

嫩啊......他还没有意识到,升官的出路不在这上面,不过李瑁却非常认可,要做大官,你的基础要打好,不然让你坐,你也坐不稳。

「王忠嗣明日进京,你不去迎一迎吗?」李瑁问道。

如今王忠嗣已经抵达咸阳驿,负责出城迎接的,是李适之丶吴怀实丶杨话,

李瑁听说,王忠嗣这次回来,带回来一些非常特殊的人物。

西杀葛腊哆妻子,默啜之孙勃德支特勒丶毗伽可汗之女大洛公主丶伊然可汗小妻余塞匐丶登利可汗女余烛公主丶突蕨西叶护阿布思颌利发等,他们带着魔下的部族投降大唐,入京觐见大唐皇帝,俯首称臣。

因为带来的人特别多,所以十二卫当中,左右威卫已经出城,布置在咸阳周边,以免发生动乱。

元载苦笑低头:「十二娘特意派人知会我,千万别去,我知道,王大将军不会认可我的。」

「他现在不认也得认,」李瑁耐心道:

「记住了,不要辜负你的妻子,这样的贤妻,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王忠嗣是个讲情意的人,也讲道理,只要你不亏待人家王秀,你这个老丈人,也绝不会亏待你,至于委屈受气,低三下四什麽的,不要在意,我有时候都得给人家低头,你为什麽就不行呢?」

元载赶忙道:

「我从来不在意这些的,出身寒微,怎不知低头做人,只是觉得内心愧疚,

牵累了十二娘。」

说到底,还是自卑,王忠嗣的女儿嫁给他,背后不知道多少人在议论嘲笑,

元载现在还没有那麽多坏心眼,脸皮也没那麽厚,自觉愧对人家。

李瑁笑道:「岂不闻知耻而后勇,知弱而图强?慢慢来,我这边能帮衬的,

一定会帮你。」

「万万不可,小人得隋王恩惠过重,恐此生难报,」元载一脸感激道。

李瑁笑着摆了摆手:「情意无价,谁让本王与元朗投缘呢。」

元载的宅子,是韦妮儿出的钱,而且韦妮儿现在与王秀关系极好,经常在王温秀面前称赞元载必非池中之物。

韦妮儿真的觉得元载是个潜力股吗?并不是,只是一种话术,那就是千方不要在别人面前说他人的坏话,而且还要捧。

因为坏话传出去,那就结仇了,好话传出去,结缘了。

元载现在对韦妮儿就特别的敬重,心里一直想着将来怎麽报答人家,当然了,对李瑁也是如此。

他的家,位于昭行坊,就在大安坊的东边。

大安坊热闹的不像话,但是昭行坊却安静了很多,因为这个地方,都是靠着漕运赚了钱的商人宅,赚钱在大安,享受在昭行,这座里坊,也是长安南城为数不多的治安合格的里坊之一。

元载的那座宅子,原先的主人,是一名靠贩卖牲畜起家的山西人,姓郭,跟太远老郭家没有任何关系,人家发财是在云中郡,也就是山西大同。

贩卖牲畜,是非常赚钱的生意,越是赚钱的生意,背后必定有人,这个郭姓商人的靠山,就是陈希烈的弟弟陈希敬。

「宅子不小啊,」李瑁被引入宅中之后,四处欣赏着,嘴上说不小,实际一点都不大,但是对于元载这个级别,算不小了。

没有前院,没有花园,倒是有一处规模不小的马既。

奴婢也买了一些,有八个,在长安南城,也算是一户中等偏下的人家了,只是让王秀住进这里,肯定是委屈人家了,大将军府的后园,都比这座宅子大。

没办法,长安北城贵族区的里坊,有的一个坊才住几户人家,多了的也就二十三户,但是在南城,一座里坊最多的能住三千馀户。

李瑁参观了王秀将来会入住的堂屋之后,笑道:

「慢慢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嘛,这座宅子将来,必因元郎而焕彩。」

元载傻乎乎的一个劲点头,脑子里则是憧憬着,将来一定要将宅子扩建改敲,好配的上自己妻子的千金之体。

李禕确实摔着骨头了,屁股都肿了,但是骨头没有断。

没有断那就是不算严重嘛,但是呢,可以形容的很严重。

太医是可以摸出骨头是否受损,但是他摸不出筋脉啊,正所谓伤筋动骨一百天,这还是年轻人,八十岁的老头子伤筋动骨,那得带进棺材里。

反正李禕是下不来床了。

李亨今天亲自来探视了,这是他的太子太师(上章写错,改了)。

三公,是太师丶太傅丶太保,但是太子太师丶太子太傅丶太子太保,可不是三公,而是等于太子的老师,负责指点督促和教导太子。

上一任太子太师萧嵩,如今彻底致仕,不过他们家,还是支持太子的,虽然只是口头上支持,但也是非常重要的。

太子太保,是高力士,眼下也变得立场模糊,太子少保崔琳,绝对的太子党,太子少傅杜希望,杜希望回京之后,太子都没见过这个人。

信安王再这麽一倒,李亨觉得天都快塌了。

探望慰问一番后,李亨脸色难看的离开了那一股子腐朽臭味的寝室,在院子里深呼吸一口,然后长长的吐出一口浊气。

里面真的太难闻了,一股行将就木的味道,呆了半个时辰都会呛死他了。

「长源认为,他还能活多久?」李亨小声道。

一旁的李泌压低声音道:

「气色尚存,脉搏稳健,信王安并无大碍,只是他这个年纪的人,寿元很难说的,如今虽然伤了,但只要还能说话,于太子来说,并无损害,就怕......」

「就怕什麽?」李亨皱眉道。

李泌道:「就怕他装糊涂,不再为太子说话。」

李亨沉吟片刻后,摇头道:

「不至于,信安王不会弃孤而去,他不是那样的人。」

他是怎样的人,恐怕连他弟弟都不知道,你怎麽就能笃定呢?李泌真心觉得,太子有时候的想法过于幼稚可笑。

这个级别的人,哪个不是一肚子心眼?是捉摸不透的,你如果这麽相信一个人,会吃大亏的。

「我们最好再去一趟吴王宅,随后见一下杜希望,不管怎麽说,他都是太子少傅,入京之后竟未去少阳院拜谒,此人的立场,我们也是要搞清楚的。」

在李泌看来,杜希望的作用其实已经不大了,这个人主动致仕,卸掉了一身官职,摆明了要养老。

但是呢,他担心杜希望会与李瑁有所瓜葛,因为他打听到,杜希望曾经去过新丰县,与他曾经的幕僚及同族杜鸿渐碰过面。

这可是个不稳定因素啊,你不愿支持太子,但也不能支持李瑁,所以李泌希望太子能施加压力,迫使杜希望老老实实的什麽都不要掺和。

赞成丶反对丶弃权,联合国都是这麽投票的。

在李泌看来,杜希望手里这张票,如果不是赞成票,那就必须是弃权票。

至于太子在十王宅外与杜希望见面,不算违法诫宗属制,因为杜希望确确实实在东宫挂职,这是上司去见自己不合格的下属。

然后质问他,既然返京,为何不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