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87章 库房钥匙(2 / 2)

加入书签

「你是真行啊,什麽都敢掺和?」李瑁一脸无奈道:

「钱是赚不完的,今后别这麽干了,安禄山今后再给你钱,照单全收,但不要再说裴宽的坏话,亏你还是裴家的媳妇。」

杨玉瑶带着李瑁来到库房前,冷哼道:

「裴家?他们什麽时候帮过我们孤儿寡母,我现在的富贵,还是靠的娘家,

婆家是指望不上喽。」

说罢,她抬起手臂从北指到南:

「你看,这些是西库,东边还有呢。」

李瑁目瞪口呆的望着那一排排的库房,触目惊心。

你是真的支棱起来了啊,一路所遇,满是奴婢家仆,库房还分东西院,作恶钱生意都没有你赚钱啊。

此时,杨玉瑶挥了挥手,所有的奴仆退下。

她拿过钥匙随意打开了其中一间,然后便拉着李瑁的手进去。

这间库房是粮库,满满登登的栗米。

杨玉瑶一把抱住李瑁,将他拉倒在金灿灿的粮食上面。

日子一天天过去,杨洄将李瑁从河北购买的那批军械,在太原的军器监调换了一下手续,被给他换成的十六卫军械,已经从太原起运了。

目的地不是长安,而是新丰驿。

新任县令杜鸿渐将负责接收,然后大大方方存进驿站的库房当中,他自己亲自掌管钥匙。

李瑁暂时不打算运进长安,因为王在修华清宫,基哥今年十月份,百分之百会住进去,来年二三月份才会回来。

而眼下已经是五月了。

他必须做两手准备,因为形势难以预料,将来发难的时候到底是在太极宫丶

兴庆宫还是华清宫,说不准的。

五月初三,杨钊回来了,但他回来之后,并没有像预想中那样有新的任命。

这个招呼,李瑁是跟李林甫打过的,但是李林甫那边并没有立即办,而是推辞科举结束之后,再做安排。

「这都过去十天了,事情还没个着落,科举眼看着就要结束,届时朝廷必然要安顿那些举人,哪还有什麽空缺?」

杨玉瑶的不满都写在脸上,冷哼道:「他连你的面子都不给了,真当自己是一人之下了。」

她可以帮助别人升官,但自己人却不方便,不然太过明显了,所以需要一个有分量的举荐人。

但是这个举荐人呢,最好是在吏部能说的上话,那麽掌管官员任命的李林甫无疑是首选,只是杨玉瑶没有想到,她的面子竟然摔在地上了。

隋王宅,武明堂的庭院,几人坐在院子里的凉棚下面聊天。

院子里原本的花木圃子,被武明堂全给砍了,上个月全部种上了葫芦。

她喜欢吃葫芦。

葫芦一称,唐代始流行,古则称之壶丶曰弧丶曰,

《记事珠》载:唐世风俗重葫芦酱丶桃花醋,苏轼在《菜羹赋引》中说:煮蔓菁丶芦丶苦荠而食之,其法不用酱,而有自然之味。

因《管子》载:六畜育于家,瓜弧丶荤菜丶百果备具,国之富也,所以葫芦也叫做「富国菜」,是大唐比较的一道食物。

武明堂眼下就在田圃中打量着葫芦的发苗情况,听到杨玉瑶这句牢骚,笑道:

「你不该央十八郎去给你办的,你应该自己去。」

凉棚下,吃着奶酪的韦妮儿点头道:

「我也这麽觉得,是你求人办事,托付给郎君不合适的,以你当今的势力,

又不是见不到右相?」

杨钊站在李瑁背后,不发一言,他这几天每天清晨来隋王宅,傍晚才回去,

来干嘛呢?看孩子。

也就是西平郡王李佶。

但是今天,郭淑带着孩子出门去了曲江池,事后还要去一趟玄都观,因为李信度的事情,已经被提上日程了。

虽然李信生下来就是道门中人,但是仪式还是要走一走的。

「我正因不想见他,所以才央十八郎的,」杨玉瑶咬着手里的蜜饯果子,

道:

「以前在人家面前低三下四,眼下见着不习惯了。」

李瑁笑了笑:「我觉得,他就是在等你去找他,因为我请他办事,他从我这落不着人情,但是你不一样,他需要你欠他的,方便他将来找你还。」

「我就是不想欠他,谁知道欠了他,我得拿什麽去还啊?」杨玉瑶牢骚道:

「行不通的话,我就去找李适之,将杨钊安排进卫府算了。」

杨钊在他们那边排行老大,但是杨玉瑶这边不会称呼他大郎,因为她们口中的大郎是杨话,所以也就直呼其名了,毕竟他们是爷爷那辈儿的亲戚,排行早就各论各的了。

「三娘,我不想去卫府啊,」杨钊苦着脸道。

这就是人家聪明的地方,什麽时候该表明心意,千万别藏着掖着,要说出来,毕竟事关仕途,这可是我的终身大事,你们能马虎,我不能马虎啊。

李瑁淡淡道:

「卫府李适之也说了不算,有裴耀卿拦着呢,李适之现在只是可以安排武举进入军中,不是可以随便在军中安排人,十六卫大将军,会给他面子的,没有几个。」

杨玉瑶没有搭李瑁这句话,而是看向杨钊道:

「你还挺挑剔啊,我能给你弄个官就不错了,你还挑上了?如今看到了吧?

事情不能那麽容易办的,我得低三下四为了你去求人家。」

说罢,杨玉瑶看向李瑁:「右相府人多眼杂,我不想去,能不能约他出来?」

她是不愿意让人见到她在李林甫面前卑躬屈膝,因为时过境迁,她现在混的太好了,虽然当初她见到李的时候都很卑微。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寡妇弱。

一个人得意之后,最不愿意见到的,就是曾经见过自己弱小可怜那一面的所有人。

其实就是自尊心作崇。

「那就抱翠楼吧,离得近,」李瑁随意道。

韦妮儿顿时笑出声:「不是吧?你约当朝宰相去那里?」

「怎麽就不能去了?」武明堂从田圃中走出来,搓了搓手上的泥土,在一旁洗手道:

「年轻时候指不定去了多少回呢,即使现在,他去没去,也不会让你知道,

比邻而居,是先有右相府呢,还是先有三曲呢?」

没错,先有的三曲。

三曲是从贞观时期便逐步在平康坊形成规模的,而李林甫他们家是从八年前才搬过来的,他之所以选择平康坊,倒也不是因为这里是「风流泽」之地,而是因为这里距离兴庆宫近。

但你毕竟是邻居,肯定没少去,李瑁自认为,如果安兴坊也有这种地方,他肯定经常光顾。

男人嘛,多大岁数的男人也喜欢漂亮女人。

李瑁办事是很麻利的,当即便派严衡去一趟右相府,时间请让李林甫自己定,至于拖翠楼那边,他让武庆去跟达奚盈盈打个招呼,安排一个僻静的地方。

杨玉瑶已经有些志芯了,她从内心还是畏惧李林甫的。

「你随我一起去,给我壮壮胆,」杨玉瑶道。

李瑁哈哈一笑:「我自然会与你一起,等着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