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7(1 / 2)
经被大汉抢到了手里,并且还将匈奴赶到了北边,如此大好机会,刘彻当然想让西域各国臣服于大汉,同时孤立于匈奴了。
因此才会有张骞才会当人二次出使西域。
“那你在乌孙国的时候有发现他们那儿有一种叫棉花,或者叫木棉、白叠子、吉贝、织贝的东西吗?它不是乌孙国本地的植物,而是从印……一个叫身毒的地方传过去的。”
小九也不知道这个时候的棉花应该叫什么,所幸就把她知道的、关于棉花的别称都跟张骞说了,说完之后又跟他形容道,“它种出来之后是一团白色和云朵一样的东西,可能会有人把它当做是观赏植物。”
“棉花?”张骞对仔细回忆了一下自己当乌孙国的所见所闻,这次他从乌孙国回来可不是只带了数十位乌孙使者,他还从乌孙国带了一些大汉所没有的种子回来,其中就包括了葡萄、苜蓿、芝麻等等。
但是小九所说的棉花,他确实是从未听闻,也从未见过,所以张骞对着小九摇摇头道,“臣在乌孙国并没有见过殿下所说的东西,不过也有可能是因为它只是观赏植物所以被臣漏下了。”
毕竟被张骞带回来的种子所种出来的全都是能吃的。
一旁的刘彻好奇地问道:“小九,你所说的‘棉花’是什么花?它有什么作用吗?”
跟小九都相认一年多的时间了,这么长的时间里已经足够让刘彻了解这个小女儿跟实用主义者没差了,如果她所说的“棉花”不是有大作用的话,她不会这么上心的。
小九说:“能御寒。”
小姑娘是去年春天脑子里就多了一份记忆的,但是她是在去年冬天的时候才想起来这世上还有棉花这个好玩意儿。
主要是到了冬天要添衣的时候小九发现时下的人御寒除了动物皮毛之外,就是丝绸、麻布甚至是芦花、柳絮等等物品。
作为大汉公主,小九根本不缺御寒的物品,但是普通老百姓家却不一样,他们能用来御寒的东西大多都不够保暖,对他们而言,烧火取暖甚至都是一件算得上是奢侈的事情。
因为时下的山林基本上都是有主的,作为普通老百姓的他们根本没有资格上山伐木砍树。
小九是在去年冬天去了一趟陶灵雨的家中她才知道这一点的,也是在那个时候她才想起了棉花这种只要大面积种植,就能让大部分的老百姓在冬日里有保暖的衣物穿的御寒神器。
然而等她仔细一想,她才知道这个时候是没有棉花的,或者更具体一点来说,是中原地区并没有棉花。
根据多出来的那一份记忆,小九得知棉花是从南北两路传入中国的,一条是从东南亚传入越郡外境、南海郡和桂林郡,时间就在秦汉两朝。
是的,也就是说现在的大汉很有可能已经有棉花了,但是远在南边。
另一条就是从身毒经由西亚传入乌孙(境内)和河西走廊,然而这是发生在数百年后的南北朝时期。
只是小九仍然不太死心,虽然多出来的记忆说直到数百年后的南北朝时期,棉花才得以传入中国,但是万一在此之前已经传入但是却并没有被记载呢?
对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