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54(2 / 2)

加入书签

原本绝望的陶灵雨现在就像是被人打了一剂强心针似的, 她问小九:“那我要怎么帮我爹上诉?”

小九道:“可以向赵禹赵廷尉上书,请求复审你爹的案件。”

位列九卿的廷尉是中央最高的司法审判机关的长官, 在来陶家之前小九已经询问过王定现任的廷尉是谁了。

一听说是赵禹,小九脑子里蹦出来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好巧——因为这又是一个酷吏。

没错,赵禹也是一个酷吏,他曾和张汤制作了“见知法”,此法是让官吏之间互相监督,互相揭发,若是知情不报的话,以故纵论处。

这个办法好使不好使暂且先不说,反正此法一出,赵禹在朝中是没有什么好人缘了,但是赵禹也压根不在意,因为他自从做官以来,从来不玩结党营私那一套,哪怕三公九卿登门拜访他,赵禹也始终只是跟他们闲聊,从不会因为对方的暗示或者请托而影响自己的判断和决定。

可以说,对于朝中许多官员来说,赵禹就是一块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但是架不住他确实有才干,哪怕在为官期间曾经被刘彻下旨罢官了,但是很快的还是被刘彻召回来当官了,而且一当就当上了九卿之一的廷尉。

昔日条侯周亚夫就认为赵禹执法深重苛刻,不宜担任大官,而事实上他也确实没有看错人,担任廷尉之后,赵禹的手段确实是残酷急迫,但是要小九说,赵禹也算是矮个子里的高个了。

一来,他廉洁,这就说明了他不会像王温舒那样谁有钱就站在谁那边;二来,他傲慢,平等地不把所有的官员当一回事,这就说明了他不会因为王温舒是执金吾而陶灵雨一家只是普通百姓就选择官官相护。

当然了,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赵禹还有一个爱好,那就是喜欢苛察深挖下属官吏的隐秘罪行。

巧了嘛这不是,小九想起王温舒是谁之后就想过调查他以往的事迹了,哪怕她从多出来的那一份记忆中得知王温舒不是个好东西,也干过许多伤天害理的事情,但是总归没有调查得来的确凿证据更能说明事实。

别以为小九不知道,刘彻对王温舒满意着呢。

但是没用,赵禹不看这个,他不像张汤,张汤担任廷尉的时候,判案的准则时常以刘彻的喜恶为准,更别提张汤和王温舒还有交情。

当然了,后面这点小九暂时还不知道。

……

赵禹作为廷尉,平时主管的就是律令的修订和诏狱的相关事宜,但是一旦有人要乞鞫的话,那么事情也是归他管的。

之前说过了,虽然谳狱制度确立至今有八十多年,但是成功谳狱的犯人却少之又少,作为大汉现任的廷尉,赵禹任职期间确实从未有人向他上书请求复审,今天还是第一次。

这让赵禹感到好奇极了,他放下了其他的公事,亲自接见了上书者。

陶家母女得知她们可以为陶大乞鞫之后,陶母原本是想着由她来上书的,一方面是因为陶母觉得她作为母亲,没理由出了事让孩子替她顶在前面,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陶母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她怕上书请求复审的结果不仅没能成功救出自己的丈夫,反倒是又折进去一个人。

毕竟她丈夫就是这样被折进去的。

有心想要救出陶大但是又怕他们家会重蹈覆辙的陶母几乎没有怎么犹豫,就决定由她亲自代替丈夫上书,如果……她是说如果这一次也同样失败了的话,那么大不了就让她陪她丈夫去死好了。

在陶母看来,她折进去总比她女儿折进去要好,毕竟她女儿还那么年轻,她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