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39(2 / 2)

加入书签

可是不论他们如何追问,戏文?结束就是结束了。

掌柜的按照赵安虞的交代,在安抚他们之后,还?解释了一句:“戏文?故事如何发展,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万千百姓共同的选择。故事如何写,得看所有人的努力。”

倘若只有一个人决定反抗,那这注定是失败的,亡国灭种也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但倘若所有人齐心协力,奋起?反击,那他们终有一日能将贼人赶出自己的家园。

这便是宋允知希望他们能领悟的道理——放弃幻想,准备战斗。

一出戏在光州境内的各个地方开始轮回唱,甚至不仅仅是光州,周边的几个州县宋允知也安排了人过去唱。恐惧是没用的,越是这个时候,越是要克服恐惧。与?其求助于外,不如求助于己。

钟离也听说了宋允知在他地盘搞事的消息,但是眼下他也分外焦虑,对治下的民心动荡疲于应对,虽然知道宋允知这出戏会引起恐慌,但是,若能以毒攻毒,倒也不错。

作为一个文?人,钟离当然也惧怕战争。庐州距离光州并不远,一旦光州失守,势必会牵连庐州。事到如今,钟离已经?懒得再责怪当初那些将他送来跟宋允知打擂台的人了,他唯一的指望就是,宋允知能坚持住。

只要宋允知跟光州不倒,他们便是安全的。如今两州算是个共同体,钟离甚至还?担心宋允知的军队不够,他交代手下的人,一旦光州抵抗不住,随时准备征兵。

无论如何,得将敌人拦在光州以外,不能再进一步。

戏文?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起?初的确带来了不少慌乱,但是随着看得人越来越多,民愤越来越重,群众代入感?越来越强,他们对齐国军队的战意也被激起?来了。

眼睁睁看着戏文?里的那些人被杀害,他们仿佛也看到了自己的亲友死于齐国军队的刀刃之下,比恐惧更汹涌的是恨意跟战意。

甚至有人觉得,如果?他们是戏文?里的主角,事态远不会糟糕至此?。

既然注定要被杀,为什么不从一开始就拿起?刀反抗呢?若是破釜沉舟,他们未必会像戏文?里输的那样?惨。

没有多少人愿意主动从军,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去换那飘渺的军功,但若是为了自己,为了家人,为了家园,真到了迫不得已的时候,他们也是愿意豁出性?命的。

宋允知巡视一圈后发现?,光州一带的百姓虽然情绪依旧低沉,但是已经?稳住了,甚至还?有些人跃跃欲试,准备参军。

他们不能接受自己的家人被伤害,若是朝廷的士兵不够,那就他们上。与?其挨打,不如反击。

很好,这就是宋允知想要的状态。

他自己没空些话本,于是便飞鸽传书,托他爹多弄几个话本。

宋瑜正愁着不能给儿子帮忙呢,如今好不容易有自己发挥的机会,自然是全身心投入创作中。他是写话本的老手了,各种技巧冲突运用得炉火纯青,没多久,一批又一批话本被送往光州。

允哥儿写的话本子,在宋瑜看来太过激进,朝中那些官员们看了只怕会有意见。宋瑜为了儿子着想,写得很有分寸,但是悲壮之处却是一点儿也不少。

这些话本不仅光州有,京城也有。

宋瑜的笔名太出名,一旦经?他起?头的事情,便容易引起?热议。很快,以夏国和齐国两国开战的文?学创作迅速涌现?出来。

朝廷虽然觉得这些东西虽然写得不过分,但是多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