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33(2 / 2)
嗯,虽然火车上有?餐车,但一来现在餐车不提供点?菜服务,二来火车上人多,味道难闻,一路挤到餐车车厢太折磨人,实在没必要。故而大家基本?都是先问列车员买饭票,然后再由列车员把装满了饭菜的铝饭盒送过?来。
叶菁菁随口?问了句,却得知火车上最受欢迎的,仍然是大白?菜熬肥肉。
她真惊讶了:“为什么啊?”
这要是换成一般的小饭馆,她相信肥肉绝对俏门,老百姓普遍肚子里缺油水嘛。
但这是火车,1978年坐火车的基本都是出差的,属于早已吃饱追求吃好阶段的人群,更讲究口?味的。
列车员是位一笑起来两个酒窝的姑娘,乐呵呵的:“现在坐火车的知青多,他们喜欢吃肥肉。”
校长有点疑惑:“有什么事吗?离过?年还有?个把月呢,生产队给?他们批假吗?”
“不是过?年。”列车员颇为善谈,压低声音道,“他们好像都想回城,急着回家想办法呢。”
这种?事情吧,人之常情,但不好公开拿出来讲,不然就是不安心插队。
校长这才了然地点?点?头,没说“那他们怎么不好好准备考大学”之类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话。
高考录取率有?多低,他这个大学校长再清楚不过?了。
列车员叹了口?气,小声感?叹:“他们也怪不容易的。”
其他乘客基本?都吃火车上的盒饭,要不也会买个面包。就这帮穷知青,普遍自带干粮,实在馋的吃不消才会买大白?菜熬肥肉的盒饭打?打?牙祭。
校长笑笑,没说话。
全国这么多下放知青呢,不管放在哪儿,解决不好都是大问题。
叶菁菁在火车上睡了一觉,12月15号早上坐的车,16号下午才抵达北京火车站。
一下车,嘿,果?然人山人海,到处都是黑压压的人头。陪同他们上京的革委会的同志如临大敌,愣是几个人围成了一个圈,把叶菁菁和校长框在里面。
叶菁菁死命压唇角,头回感?受到穿越的好。搁在穿之前,除了他们家长辈,谁让她享受过?这待遇啊。
校长却笑不出来,他紧张死了,他手上拎着的那个密码箱一样的宝贝,是他们校办厂的样品——五笔打?字机。这要是有?个闪失,还怎么献礼啊!
好在国家科委的同志相当给?力,派了好几个人过?来接他们,硬是将他们成功地从汹涌的人潮中拔了出来,顺利送上了等?在外面的吉普车。
好家伙,12月的北京城都滴水成冰了,叶菁菁愣是挤出了一头汗。
就这样,科委的同志还说他们运气好:“这是要开会了,人少,不然人更多。”
校长笑着应话:“那是,全国都往北京跑。”
叶菁菁小字辈一个,不插话,眼睛光好奇地盯着车窗外看。
嗯,要她评价的话,1978年冬天的北京,时髦程度显然比不上夏天的上海。大街上的颜色真单调啊,不是蓝的就是绿的要么也是灰的,看不到什么花色。
寥寥几个一闪而过?的光鲜色调,全部都是外国人。这点?倒是蛮有?时代首都特色的,叶菁菁在西津就没怎么见到过?外国人。
不过?北京城还是挺好玩的,她在大街上看到了人赶羊,浩浩荡荡一大群,瞧着可有?意?思了。
“那些羊是送去屠宰场的。”见她看得津津有?味,科委的同志还主动提议,“一会儿去招待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