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27(2 / 2)
简单点讲就是要整顿企业,改变企业的面貌。
而在此之前,以三十年一贯制闻名的一汽就想改,国家也不反对。
在一汽蹲点的一机部副部长还放了话:一汽要改革,可以;要改造,也可以,但要钱没有,要命有一条。
所以一汽就组团去?日本考察学习了。
这也是为什么纺织厂也要跟着?东渡的原因。
薛琴说着?说着?,忍不住半是困惑半是抱怨:“为什么要去?日本呢?其实西欧更合适。咱们跟日本才打过多少年啊,和西欧已经好?久没打过了。咱们厂的机器还是从英国进口的呢。”
除此之外,比如说法国,巴黎公社啊。
中国和法国的关系还挺不错的。
再想想日本,就感觉好?别扭。
叶菁菁不假思索:“选日本再正?常不过了。”
她掰着?手指头?跟薛琴分?析,“首先日本现在是终身雇佣制,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跟咱们现在工厂工人的状况比较像。”
这样啊,薛琴还是比较认可的。
因为她听说那位外国记者诟病中国工厂的一点就是,中国工厂居然从来不解雇工人,导致工人肆无忌惮,毫无纪律意识。
哈!资本主义国家真是残酷啊。张嘴就解雇工人,根本不管工人死活。
工人才是工厂的主人啊。
没想到日本鬼子还讲点良心,能让职工在单位干一辈子。
那她真好?奇了,日本的工厂效率为什么高。
叶菁菁又往下说:“第二,当?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模式,主要分?成欧美模式和日本模式两种。其中日本模式是欧美经济模式与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结合体。”
妈呀!
薛琴是真的被震碎三观了。
开什么玩笑啊?日本居然搞马克思主义!它不是资本主义国家吗?
叶菁菁强调:“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一直都不止是社会?主义国家。直到现在,马列派经济学家在日本,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二战以后,日本经济重建,马列派的思想和理论,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薛琴目瞪口呆:“真的?我怎么从来没听说过呀。”
叶菁菁摊手:“我也是上社会?主义经济学课才知?道的。”
以前她只晓得日本有赤·军而已。
薛琴咋舌:“你们还上社会?主义经济学啊,你现在不是物理系的吗?”
“物理也得学政治呀,这是公共课。”
薛琴又开始叹气:“还是上大学好?啊。”
“哎,别跑题呀。”叶菁菁提醒她,“你还没说为什么要问我去?不去?日本。”
说来说去?,这事?儿都跟她扯不上关系,因为她都不是纺织厂的人了。
“因为我们工人夜校啊!”薛琴眉飞色舞,“我们夜校教日语呀。”
上面领导决定去?日本考察学习,那肯定要优先考虑会?日语的人。
可1978年,全国会?日语的人,可比会英语会俄语的人少得多。
毫不夸张地说一句,除了专业人士以外,估计全国会说日语的人,加在一起?,都不超过五位数。
再放到纺织行业,那更是少得可怜。
于是纺织三厂的工人夜校,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