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91(1 / 2)

加入书签

,怎么可能让他们上半天干半天活?

他们不是工读生,而?是全?日制大学生。

新生们哑口无言了,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校办主任:“那您得给?我们想想办法啊。”

校办主任感觉自己的头发?都岌岌可危了。

不管是文·革前还是文·革中,都没有这种问?题。

新难题摆在面前,他上哪儿给?他们找那么多工作去?还要不耽误学习。

他思索片刻,最后还是决定求助组织:“这样?吧,我跟领导汇报,校方开个会,看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叶菁菁觉得这样?不行?,你给?领导提问?题的时候,不能是问?答题,起码得是选择题,起码要给?领导提供几个思路啊。

“主任,你看这样?行?吗?”她伸手指了指校园,“咱们学校现在这个样?子,肯定不能一直这么下去。战壕得填了,学校也要再建设。如果需要建筑小?工,咱们也别从外面找人?了,就我们自己学生上,可否?”

校办主任愣了下。

他还没表态,急着勤工俭学的学生先激动起来:“是啊,主任,我们来干就好。盖房子这些,我在农村就干过,保证不拉垮。”

王新春也机灵地强调他们大学生的优势:“我们是本校学生,好管理,不像外面进来的人?,不知根底。”

更有人?开始思想超前地打起了价格战:“我们有十四块七毛钱的补贴,就想再挣个十几块钱,能补贴家里就行?。”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拼命自我推销。

叶菁菁总觉得他们下一秒钟就会挥着帕子招呼:来吧来吧,安全?便宜又好用,上哪儿找我们这种天选打工人?去?

毫无疑问?,校办主任狠狠地心动了。

作为学校的管家,花出去一分?一厘都要他的命。

况且现在学校变成大工地,一下子涌进那么多外人?,校方也怕出事。

让学生上工地干活,的确是两全?其美的好办法。

只是校办主任不敢打包票:“那我问?问?领导的意思,如果行?的话,回头辅导员会通知你们的。”

众人?一时激动,一时失望,害怕领导一讨论就讨论下去,等到猴年马月才有下文。

可校办主任咬死了不松口,新生们也没办法,只能唉声叹气地先走人?。

还有人?小?声抱怨:“我们家为了给?我凑路费,把鸡鸭都卖了,口粮也见底了。我没钱寄回去,还不晓得家里头要怎么活呢。”

其它人?附和:“就是,学校也不晓得什?么时候才能让我们上工。”

叶菁菁也同情他们。

拖家带口,确实不容易。不比她,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要不这样?吧。”她主动提议,“我给?你们出个主意救个急。”

“你们先写?文章,就写?你高考是怎么复习的,是如何考上大学的,挣点稿费。”

她从正?月初三开始上班,硬生生地赶在开学前,完成了高考真题集的广播讲课。

这几天因?为忙着开学的事儿,她没再去广播台,大学生分?享自己如何考上大学的节目,也停下了。

拿到录取通知书的大学生们,也急着去天南地北的学校报到了啊。

只是听众反响颇为热烈,不少人?写?信到广播台反应,希望能够重新启动大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节目。

现在叶菁菁当上辅导员了,手下一堆急着挣钱的大学生,刚好可以当节目嘉宾,继续把节目办下去。

也算是她这个老师,近水楼台先得月,给?自己的学生谋福利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