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84(1 / 2)

加入书签

待到一堂课上完了?,大学生?们开始吃薛琴拿着他们刚到手的粮票和生?活补贴,去纺织厂食堂买来的馒头。

王老师的心已经飞到西?津大学去了?。

没别的原因,就是这群大学生实在太聪明了?。

有一种说法叫做,任何人可以做到一个?行业的前5%,那都足以称之?为天才。

而1977年的高考录取率,还不足5%。

尤其西?津大学又是重点大学,这群学生?即便在此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日语,跟着这些已经上了?大半个月的学员一起;他们依旧不仅没落下风,反而还遥遥领先。

因为他们的模仿能力和记忆力都相当?惊人。

王老师在讲台上说一句日语,大学生?们竖着耳朵听,哪怕不知道什么意思,他们当?中十个?有八个?就能立刻复述出来。

更可怕的事情是,人家过耳又过心啊,反复念了?三五遍之?后。再倒过头来,老学员们都记不清楚的时候,他们依然没忘掉。

更有厉害的学生?,下课的时候,已经把一堂课教的内容,全都记在脑子里头了?。

天底下哪有不喜欢聪明学生?的老师呢。

教这样的学生?,人家能记住你的每一句话?,还能举一反三,老师的教学成就感爆棚啊。

王老师立刻表态,只要大学能给?他一间教室就行。课时费什么的,没有也不是问?题。

薛琴气得?团团转:“哎呀,我这真?是把拐子给?带进来了?。”

礼堂里笑成一团。

王老师笑着安慰她:“放心放心,都是我的学生?,手心手背都是肉,我不会?厚此?薄彼的。”

有老学员唉声叹气:“手心肉厚,手背肉薄啊。”

大家伙儿笑得?更加厉害了?。

子弟学校的教务处主任过来,闻声也跟着笑:“什么手心手背啊?”

薛琴鼓着腮帮子,告状一样嘀嘀咕咕说了?始末,教务处主任立刻瞪大眼睛:“大学这是又要办夜校班和函授班了??什么时候报名?”

啊?

众人都满头雾水,跟不上教导主任的节奏。

但人家主任可不管他们如何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已经按照自己的节奏叨叨下去:“照我说,大学函授班早该复课了?。不然这么多学生?上课,到哪儿找老师去?”

对对对,中学是早复课了?,中学也一直招生?。

但在没有中考高考的时代,你能指望学校的教学质量有多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多膨胀?

现在高考一恢复,大中专院校一恢复招生?,纺织厂职工子弟学校瞬间感觉吃劲了?。

他们老师不够用,老师的教学水平也不够用,他们迫切需要进修。

真?的,现在都已经晚了?。

就应该趁着高考一结束,寒假的时候,把函授班办起来。

叶菁菁不得?不打断教务处主任的叨叨,遗憾摇头:“我没听说有这个?函授班。”

事实上,现在大学的师资力量同样紧张。为了?排课表,教授们头上原本就岌岌可危的几根毛,一个?冬天下来,愈发?走向?大光明。

可教务处主任不管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