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1(1 / 2)
青能用,跟他们一到参加高考的本地青年,同样也能看得到啊。”
她还记得中?央广播电台的事呢,于是秉着没鱼虾也行的精神,积极提议:“我们还可以在当地的广播电台播放我们的教学录音。这样当地所?有想要学习的人,都可以跟着录音一块学。”
哇!
她开?始忍不住头晕目眩了,如果真那样的话,他们的讲义外?地购买群体,可远远不止西津的下放知青啊。
嘿嘿嘿嘿!
那他们讲义的销量该有多高啊!
薛琴似乎看到了自己面前平地起的高楼。
如果能够靠卖讲义赚到足够的钱,他们就能自己盖房子,把工人夜校安安稳稳地放进去了。
对了。
还有印刷厂。
宁乡县的印刷厂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恢复自己的业务,万一他们不继续对外?出租的话,讲义要怎么?印呢?
必须还是得有自己的印刷厂。
叶菁菁则是充分掌握着谈判的技巧,层层递进。眼看冯主任在最后?拍板的边缘摇摇晃晃,只差最后?一把推力了。
她又给即将出锅的美味浇上?了最后?一勺热油,激发?出勾人魂魄的香气。
“送复习资料下乡,也是为我们西津市好?啊。以后?当地一说起来,就知道西津是大城市,大气。”
拜托,诸位领导,城市名片有多重要啊。
上?海的工厂为什么?不管生产什么?,产品都被四?方抢购?
当然是因为,全国老百姓都知道上?海市大城市,光鲜亮丽。上?海货就是高档货的代名词。
西津想要有这个待遇,当然得从方方面面努力。
送高考复习资料下乡,就是花小钱办大事儿,一举多得。
冯主任终于下定了决心:“那我们请示领导,领导签字的话,就把复习资料给他们送过去。”
这就对了嘛。
领导也是人,只要是人,最关心的,永远是眼皮底下的事情。
从前几年开?始,所?有的工厂都在开?足马力搞生产,大大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需求。
但?工业产品跟农业产品不一样,老百姓要顿顿吃饭,却不可能天天换新衣。
那西津的工厂要想销路畅,就不能光窝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必须得往外?面走,打开?市场。
送资料去外?地,就是一个顺理成章的好?契机。
冯主任的心放回胸腔了。
他不担心说服不了革委会的领导。
盖因西津在解放前就是工商业发?达的地区,用上?级领导批判他们的话来说,这里在历史?上?,就是搞投机倒把的大本营。
话不好?听?,却从侧面证明的一件事情,本地人确有经济头脑,身体里淌着搞经济的血。
不然社队企业也不能搞得这么?风风火火。
冯主任愿意伸手了,叶菁菁和薛琴都如释重负,再三再四?地保证,他们一定把复习资料准备好?,随时等待知青办的命令装车。
两边正其乐融融,冯主任还关心了一下工人们的复习情况,外?面突然间?传来吵吵嚷嚷的声音。
其实,外?头一直不谈不上?安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