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5(1 / 2)
,薛琴先跳出来了,急得要命:“不行不行,你们都要买资料寄出去的话,我们怎么可?能来得及印刷?
难不成?后?面的课,你们都不上了吗?全停下来,折回头去印刷?”
她已经有一种不祥的预感,经过这一次预考之后?,会有更?多人跑过来找他们买讲义。
他们现在是真没能力接这个活。
有人帮着出主意:“要不干脆找印刷厂吧,人家的机器一开,刷刷刷的,成?千上万分都出来了。不像我们,一张张的,油印机都要推出火花子了。”
薛琴还是觉得不行:“如果这样的话,那我们的刻版工和油印工岂不是要喝西北风了。”
她是团支部副书记,她有觉悟的。
他们夜校应该承担社会责任。
知青是他们招过来的,前面说得好好的,后?面一脚把人踹开,砸了人家的饭碗,那可?太缺德了。
工人们面面相觑,小声央求:“哎呀,我们又?不是投机倒把贩子,我们就给家里人买两本而?已。”
两边正在拉锯战,叶菁菁盖棺定?论:“找印刷厂吧。”
眼看?着薛琴要跳脚,她赶紧拦住:“听我说完,这个呢,找印刷厂印的,我们卖到外地去。本地的,咱们还是自己?印刷。”
工人们点头如小鸡啄米:“对?对?对?,就这样。”
还有人提要求:“那印刷厂印的,是不是应该便宜点啊。我看?书店的《代数》才七毛八分钱。”
叶菁菁摇头,老?实不客气:“我哪知道?啊,反正我们已经按照成?本价,便宜卖给大家的,厂里还倒贴钱呢。”
她愿意找印刷厂,当然存了自己?的小心思,那就是挣一笔稿费。
七十年代上大学,不仅不要学费,也有生活补贴,养活自己?,当然不成?问题。
但要想?靠这点钱,活得滋润,那也不现实。
当学生的人,除了吃饭,还得买书啊,要花钱的地方?多了去。
偏偏她叶菁菁吧,从小到大就没吃过缺钱的苦,也绝对?不想?吃这个苦。
可?她也没时?间干兼职,想?来想?去,最好的挣钱方?式,还是赚稿费。
出一套高考复习资料,哪怕是一本七毛八,五个点的版税,那也是三分九厘钱啊。
卖上一万本,就是390块,十万本,3900块。
以目前的物?价水平,这么多钱,够她滋滋润润地过一段时?间了。
薛琴仍然有点迟疑:“那照这个样子的话,明年的讲义就没人要了呀。”
今年考上的,明年用不上了,那肯定?给后?面考的人用。
今年没考上的,明年也不会继续买,还是用老?一套。
叶菁菁摸了摸脸:“你上小学时?,用的是你哥哥姐姐的书吗?”
“不是。”薛琴不假思索,“开学就发书了呀。”
“那不就结了嘛。”叶菁菁信心十足,“买的人只会越来越多。”
现在买他们夜校讲义,基本都是西津市区的人。
可?下面的县呢,周围人收听到西津广播电台节目的地区呢,难道?他们就不想?鲤鱼跃龙门吗?
叶菁菁提醒她:“纸、油墨,样样都得盯着,不然到时?候材料跟不上,我们直接熄火。”
薛琴总算勉为其难地答应了。
因为叶菁菁的话,提醒了她一件事,那就是印刷纸真的好紧张。
他们手工印刷,刻的蜡版,只能是大32开的纸。不比人家书店卖的小32开本的书,那种纸还相对?充裕些。
叶菁菁主动?提议:“你把印刷厂的联系方?式给我,我跟他们讲,到底要怎么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