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8(1 / 2)

加入书签

,真是乱七八糟。

“行行行,你去吧,奶奶给你看着。”

叶菁菁风风火火冲下楼,蹬着自行车上大街,直接往百货商店跑。

礼拜天上午,街上挺热闹的。

有放假的小孩在路边奔跑,一边跑一边笑。有休息的大人在街边慢悠悠地走来走去。跟他们的悠闲自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拉货郎拖着板车以及三轮车奋力拱起的脊背。

拉货郎有男有女,叶菁菁还瞧见个七八岁大的小女孩,帮她妈一块儿拖板车,一脑门子的汗。

她没看到穿越必备圣品糖葫芦,不过街边倒是有个人在卖烤玉米。就是用那种烤红薯的大铁桶烤的玉米,怪香的。

她决定回头来买一根尝尝。

百货商店熙熙攘攘,瞧着比街上还热闹。

虽然柜台里摆放的商品种类不算多,但大家逛逛也挺高兴。

最热闹的柜台是卖服装鞋子和手表的地方,无线电产品柜台前倒没几个人。

叶菁菁找到柜台前,冲营业员笑:“同志,能拿个收音机给我看吗?家里老人腿脚不便,眼神也不好了,就想听听广播,了解国家大事。”

营业员的态度倒不像有些回忆文章里说的那样白眼球看人,虽然没笑,但也拿了收音机给叶菁菁看,还报了几种的价格。

乖乖格隆地洞,现在收音机果然是“三转一响”里的奢侈品,贵的收音机要两百来块钱,便宜的也得八九十。

按照叶菁菁的工资水平,她得不吃不喝五个月才能买台收音机。

但想想党爱芳那管不住的脚,她还是咬咬牙下定了决心,数了钞票递出去:“我要这个吧。”

最便宜,86块钱的。

营业员没嫌弃她寒酸,只问她:“票呢,收音机票也要给我啊。”

叶菁菁愣住了:“要票啊?”

原主没买过收音机,没这方面的记忆。她本以为收音机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东西,用不着票。

营业员脸挂下来了:“你这位同志开什么玩笑啊,当然要票咯。真是的,没票不要瞎胡闹。”

说着,她还狐疑地看过来,“你该不会是盲流吧?”

现在城里越来越乱,一堆农民不肯安分守己,非得往城里跑。

叶菁菁赶紧否认:“怎么会,我土生土长西津市人,我在纺织厂上班的。”

营业员也没说信还是不信,只强调了句:“没票买不了收音机的,你还是等你们纺织厂发票吧。”

叶菁菁无奈,只能无功而返。

她一边琢磨着看能不能找厂里同事换票,一边脚步不停出了百货商店大门。

她正要去推自行车呢,旁边冷不丁地冒出个脑袋,吓了她一跳。

那剃着板寸头的男青年赶紧赔笑:“同志,我刚才听你说想要收音机票,我刚好有一张,你要不?”

叶菁菁下意识地扫视一圈,心口砰砰跳。

她也是看过年代剧和年代文的人,传说中的黑市交易这么光明正大啊。

有点儿刺激哦。

“多少钱?”

“便宜给你,100块。”

叶菁菁倒吸一口凉气,眼睛瞪成了铜铃,直接推车走人:“谢谢啊,你本来可以直接抢的,怎么还贴张票啊?”

100块钱,比收音机的售价都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